家里的猪圈
导读那时候哪有什么垃圾啊,根本没有,垃圾都进猪圈变成农家肥了。但自从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生产队没了,土地都个人承包了,也没有人收农家肥了。
可别小瞧家里的猪圈,庄户人家的猪圈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可是宝贝,是聚宝盆,是家家户户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望呢。就是这近二十平米左右的一方猪圈,担负起了一个家庭生活的重担,解决了生活的一大部分问题。它是庄户人家的一条重要的活路,这个不承认不行,不承认也得承认。估计现在的故乡人也不会忘记的。
那时候每家每户至少都得养一头大猪,一年一头,这是没跑的。一年一头大猪,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一圈粪,这也是没跑的,当然人得勤勤,得经常垫猪圈,垫土垫草垫树叶,一是可以避免猪圈里都是水汪汪的,猪在干净的圈里面也舒服;二是为的就是多出猪粪这种农家肥。自己家的地需要是一方面,主要还是生产队需要,一立方的农家肥值不少工分,折合工分粮,再说那时候家家户户粮食都不够吃,多一些工分粮也解决不少问题呢。
小时候我是很勤勤的,喜欢干活,也形成了习惯。那时候不爱干活的孩子很少,哪个农村的孩子不喜欢干活?如果街坊四邻说:这家的孩子真懒,没有出息。这家的大人脸上也是没有光彩的,谁家摊上这么一个孩子可是要倒霉的。在那样的年代就是这样,人勤劳日子就会好过一些,那时候就是靠勤劳、靠肯卖力气吃饭,不像现在的人都玩脑子,不是靠出力挣大钱,发大财。那时候可不是这样,一是投机倒把不行,也不允许;现在投机倒把很正常,不投机倒把也发不了财,所以说现在最苦的就是靠卖力气吃饭的农民。而那时候经常干脏活苦活,就是再累的活也不算什么。家里的猪圈就是我经常垫经常起,往猪圈里垫土垫草垫树叶,由于几乎是天天都垫,所以一个月准起出一大堆肥料。猪圈紧挨着村街,把猪粪扔到外面,这样到时候生产队的大车好拉走。
把猪粪都起出来了,再把起出来的猪粪用铁锹和河叉整理好,整理方方的一堆,到时候生产队的保管员和会计带着皮尺量,看到底有几立方,这样用本子记录下来再回去算,该折合多少工分就折合多少。
我们家一个月起一圈粪,有的家儿一个月要起两猪圈粪,当然那不是养一头猪,而是养两头猪,那时候养两头猪就可以了,再多是养不起的,因为猪是很能吃的,养猪不能光喂草,猪是吃粮食的,人还不够吃呢。养两头猪的人家有的要起三圈粪呢,当然那是相当勤劳的,总是不闲着地往猪圈里垫土垫草垫树叶,每天都得往猪圈里垫呐!要不哪里起得出那么多粪呢?不能只出不进,只有多往猪圈里垫土垫草垫树叶,才能多出农家肥。不就是为的年终多分工分粮吗?
记得那时候天天早晨很早就跟着隔壁叔叔家的二哥到村外耧草毛树叶,有的时候一早晨去两次,弄回来一筐草毛树叶就往猪圈里倒,天天如此,挺老深的猪圈不多日子就垫得里面很高,显得很浅了。怎么也垫起一米厚的样子,要不一个月出不了出一圈粪,堆起来只有半堆儿,那生产队是无法量的,也不会收你家的粪,最起码拉两车吧,不到一车也没法拉啊!
那时候哪有什么垃圾啊,根本没有,垃圾都进猪圈变成农家肥了。但自从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生产队没了,土地都个人承包了,也没有人收农家肥了,各家各户也不再养猪了,结果村街上建了不少的垃圾站,各家各户的垃圾可多了,村街上都是很脏的。村南的南大道,那是多么长、多么深、多么宽的大沟啊,是过去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没有几年的工夫就被垃圾填满了,路也不再存在了,四处飞舞着废纸和塑料袋,环境污染得厉害,这是过去所没有的现象。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各家各户的院子里已经没有猪圈了,不养猪了,不积肥了,猪圈也就没用了。现在想找到一个有猪圈的地方,大概在我们那么大的村子里不好找了,也没有听说过哪家还有养猪的。我们家的猪圈都拆了三十年了,猪圈的地方盖成了厕所。但我们家猪圈的样子还在我的脑子里装着,至今也没有忘记。
20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