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原本就是这样
导读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一些琐事而烦恼,而苦恼。工作地点太远,为公交车的拥挤而烦恼。孩子学习不努力,为其恨铁不成钢而苦恼。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难免有喜怒哀乐,就难免有生老病死,就难免要做许多事。巴金在他的《激流三步曲》的总序上写过“几年前我曾流着眼泪读完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曾经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巴金老人的这个话,看我们站在什么样的角度,怎样去认识。
假如我们没有工作,我们要为迫于生计而奔波;假如我们没有住房,我们要为厚重的房贷承担压力;假如婚恋遇到阻力,我们要为心灵的创伤作些抚慰;假如仕途出现坎坷,我们要在悲观中学会崛起……如果我们一味地计较生活,生活可能就是一个悲剧。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一些琐事而烦恼,而苦恼。工作地点太远,为公交车的拥挤而烦恼。孩子学习不努力,为其恨铁不成钢而苦恼。紧张的工作后,匆匆忙忙,进超市大包小包,像搬运工,为买菜做饭而烦恼。一顿饭来不及慢嚼细咽后,又系上围裙,为收拾残羹冷炙而苦恼。星期日难得清闲,为屋里屋外清洁卫生,累得腰酸背痛而烦恼。上有老,下有小,常常为他们的爱好不能两全其美而苦恼……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能解脱,生活可能就是一个悲剧。
医生遭遇疑难病人,未能立竿见影取得成效而苦恼。教师遇上不学无术的学生,不能让他无师自通地走上正道而苦恼。领导遇上调皮的下属,他不能心领神会地完成指示而烦恼。群众遇上不明智的上级,他可能因工作未能一帆风顺而苦恼。股民喜欢股票翻红,他们常常为大盘上扬而个股泛绿而烦恼。农民高兴风调雨顺,他们为老天爷恶意作对颗粒无收而苦恼……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能辩证地看问题,生活可能就是一个悲剧。
一生中,我们一天一天的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机械的工作,僵化的生活,呆板而平淡。因为做饭洗衣,吃喝拉撒,是一生中重复最多的事,它占据了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所以这是让人最烦恼的一些事,甚至认为毫无价值,极端到“生不如死”。但是,这些也是人生中必须的事,否则,一个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人间也没有神仙。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要食人间烟火。有苦就有乐,有劳就有逸,有张就有弛,有生就有死,有付出才有回报,有耕耘才有收获,有辛苦才有幸福,有失败才有成功。
正确的对待生活,高兴地重复自己的工作,快乐地奏响“锅碗瓢盆”交响乐,不厌其烦地送子女上学,周而复始地上班、下班,汗流浃背地一次一次的挤乘公交车,习以为常地完成一桩一桩的人情世故,自觉自愿地,每天为打发时光的电视剧唏嘘而感叹,然后很快又恢复平静,将昨天的“故事”遗忘得一干二净,辛辛苦苦地把子女培养成人,竭尽全力地为他们找工作,然后倾其所有“按揭”房子,完成“首付”,直到成家立业,还得担任家庭“关工委”的骨干,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把《常回家看看》变成现实,嘘寒问暖,尊敬父母,直到“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活着,就免不了要做事,就免不了有烦恼,有苦恼,除非你不在这个人世上,因为生活,原本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