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意漓江
导读站在小男孩和他奶奶家门前,和他留影,作别,穿过长长的青砖夹道的胡同,我已经分不清方向,村子的最后身就是小苏师傅家了。我好奇地围着他家的楼房。
我们去的几日,总是烟雨迷蒙,好友L执意的要跟团,这是我极不情愿的。我担心跟团总是不自由,很怕去到一地走马观花,枉费了难得一来的机会。
清早,好友被旅游团的车从桂林接走。我一个人从桂林出发,辗转,对不远的旅程心存很多顾虑。先从桂林坐公车到杨堤路口,再倒小公汽到杨堤码头,提着随身的行李。
独自怏怏地来到漓江边,迷惑中就被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拉住,不肯放手。江边停着排排竹筏,客人稀少,它们就无精打采地浮在江水里。
本来筏子允许承载四人,每只120元,每人40元,从杨堤码头载至兴坪码头,亦即九马画山之景处。我因为不熟悉当地情况,在杨堤岸边徘徊很久,迟迟不敢一人登舟,后知这本旅游淡季,那么多的船家争抢游客,游客大都早被船家定下,哪那么容易找到临时同船的伴侣呢。
基于这种情况,索性玩就玩个痛快,船钱不贵,一个人更为自由和随便,于是就登上小苏家的船。小苏老婆(拉我的那妇女)的话其实我听不太懂,岸上是她把我带到船上,我几次问她在不在船,她都支吾不清,等到见到小苏,她才说了一大堆的好话夸奖老公,叫我一人放心同他畅游漓江,小苏很老实的样子,憨笑着。
开船不到一会儿,我正被漓江迷人的景色陶醉,小苏跟我提了个要求,说有个当家儿带着孩子要搭下我的顺风船,顺便把他们带回村子,这点要求我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在童子拜观音那儿一位老妇人和孩子上了我的船。小孩儿长的很可爱,瞪着大眼睛不说话,只定定的看我。我喜欢的把他揽入怀里,他也做不挣脱,这使我一下子兴致盎然,觉得这一程有这样的偶遇反倒添了乐趣。
小苏不断地为我讲解着遇到的景致,孩子老老实实地依偎在我的怀里,每到一处极有特点的地方,小苏把筏子停下,给我不厌其烦地拍照,可乐地是,当我和孩子留影时,那一声不响的男孩会在快门一按的刹那,举起一只小手“耶”地一声,那猝不及防的清脆会把我笑的身体摇摆起来。看来小家伙是个摆pose的“老江湖”了。
他们住的小村叫“浪石”,也是一个古村落,建筑大都青砖黛瓦,古朴幽幽。小苏热情地邀我去他家小坐,我便抱着孩子上了岸。
站在小男孩和他奶奶家门前,和他留影,作别,穿过长长的青砖夹道的胡同,我已经分不清方向,村子的最后身就是小苏师傅家了。我好奇地围着他家的楼房(看来,其貌不扬不显山水的苏师傅家算富户了,呵呵)转了一圈,楼后就是村边,有菜地和一些果木。小苏领我来到他家一楼的天台,俯视村景。整个村庄被烟雾迷蒙的青山揽在怀抱中,静逸安详,偶尔一两座二层小楼跳跃地点缀在一群人型黛瓦里,昭示着旅游带来的富庶。一两声鸡鸣犬吠,更显小村的安逸。
突然舍不得就这样离开,很想在这里住下来。我和小苏玩笑说:“我想住下来,给你帮工,保管比你家女主人沟通能力好,你家管吃管住管坐船就好了。”
说着乐着下楼,小苏回答:“我家还有果林,帮我家摘果子。一个人到深山里放羊,你敢吗?”
我说:“人生地不熟,不敢,万一有野兽把我吃了,那就不合算了。”
小苏憨厚却不乏热情,来到一楼,他拿个塑料带子,装着柚子和一些橘子,一边说着他村的柚子有多么的甘甜,外面卖什么好价钱,一边领我去他哥哥家看看家庭宾馆。
我是真想住几天的,不能确定的原因是还要跟我好友商量,看她是否可以在这里多玩几天。小苏的哥哥大苏家又比小苏家富足很多,楼房拾掇的很漂亮,客房都在二楼,也干净整洁,唯一的缺欠是没有洗澡间。大苏比小苏还不善说,之所以生意比小苏兴隆是因为小苏的侄子会上网,一般游客都在网上协商好了,一来就奔他家而来。而小苏却只能等在码头,接待我这样无计划的游人,所以收入自然差些。
一楼的厅里,苏的一家老幼有说有笑地围桌坐在那里切吃着橙子,见我下来都热情地和我招呼,往我手里塞切好的甜橙。让我感觉,真像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见到的是朴实的乡亲,不同的是我根本听不懂他们的讲话,只从举动上感受那份朴素的热情。
从大苏家出来,上船,才开始了我真正的漓江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