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意漓江 (二)
导读船到九马画山,我的这次漓江之旅也将告结束。七个小时的漂流,让我饱览了如画的风景,体尝了陌生人之间的友好和善意。
由于是旅游淡季,江上少有游人,偶尔相向驶来一两只竹筏,间或对向游过一艘大艇。那些竹筏大都载着三四个穿着金黄色救生背心的客人,游艇的船舱更是坐满游客,他们从船窗里探出胳膊,伸出头,在飞快的游速中从我远远的侧面一冲而过。只有我,是个孤单的旅者,悠闲地坐在船头。
天很阴,雾气蒙蒙,江两岸的山就像笼在纱幔里,离远了就看不真切,更增加一种虚幻缥缈感,可这更衬了那些秀美的山的形状,几分柔美,几分羞涩,如玉立在江边的群裙少女,痴迷地注视着游人。去过一些地方,爬过一些山,峻秀的华山泰山,周边的苍岩山、天桂山、五岳寨,看惯的是北方山的苍翠挺拔,崖悬壁峭,可这里的山却是如此的幻妙缠绵,使人产生拥揽入怀的冲动。
凉凉的江风吹来,我知道我的故乡正是冰寒地冻的季节,可我却坐在这山水柔媚的春光里,看那丛丛的凤尾竹优雅地摇曳。我想,我是幸福着的了。
小苏介绍说,那些凤尾竹是1965年,周总理第一次来漓江,看到两岸光秃秃,很单调,就建议种植的,这使两岸风光生色不少。我想,总理还真是大智大慧之人,那些凤尾竹的形状正好与这里山的形状相互呼应,都是一派柔媚多姿的样子。听小苏说,原来两岸凤尾竹延绵茂密,甚是好看,多年来,江水时多,漫过最早的江岸,把许多凤尾竹淹死了。
我来的这个季节,正赶上枯水期,水量不多,江岸有的地方会裸露大片的卵石。小苏说:你赶上的还好了,今年上海世博,考虑到会有许多国际友人前来漓江,上游才放水过来,不然景色在这个时节就差多了。
我感叹自己真的又是幸运的,我喜欢静,但又喜欢游玩。现在中国大部分景致怡人的地方都被大限度开发,那些游人如织的场面,常常把我愉悦的游览之兴驱散一半。游走于山水之间,放松心情,陶冶心性,我想应该是信马由缰的,景美人稀,恬淡安详,这时候才能诱人进入一个忘我的世界,任思想毫无羁绊地在旷野里驰骋。也唯有这时候,身心得以真的抛却烦忧,逍遥自在。
这时候,我反而自私地庆幸好友的分开,让我能够静静地独自泛舟江上,什么也可以不说,什么也可以不想,只是睁大眼睛,专注地把美景尽收眼底。
一“水”行来,我觉得小苏真是个善解人意的人,他很会察言观色,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讲解,什么时候开始沉默,什么地点开始停船,领会我的意图拍照,这给我的游历增加了意想不到的快乐。
上天造化,往往勇夺人工,又让人相信天人合一,宇宙和谐,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叫人间与天宇沟通,演绎着世上的奇迹。看那断岩上的鲤鱼挂壁,瞧那威风凛凛立于江边的关公,仰望那烟云缥缈中的观音,无不栩栩如生。眼前,很担心那蛤蟆山一不小心就会蹦进江里,西天的悟空师徒四人,时隐时现里出没在云端里。谁家的烟筒在北面冒着炊烟,谁家的灶台盘的如此之大,那些隐隐青山莫非也组成着一个社会,只是现俗人不得而入的世外桃源吧。
胡思乱想间,江风一阵忽大,小苏瞩我加衣。因为事先计划晚宿阳朔,所以随身行李都在船上,当我披上黑色毛织大衣的时候,雨点已经噼噼啪啪落在江面,打在船篷,这更添了漓江的几分神奇。想老天爷是这样的眷顾于我,不但让我一睹漓江的烟云缭绕,还让我感受漓江的斜风细雨。不禁想起了唐人张志和的那首名诗《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我是不可以改成:
漓江夹岸凤尾摇,
人若桃花水上漂。
黄箬笠,坐船艄,
斜风细雨自妖娆。
哈哈,自笑。
我很喜欢雨,喜欢在雨中的那种感觉,空?,淋漓。很早的时候,下地干活,天若突然下雨,很多村人都往家急跑,而独有我,不躲不闪,自在逍遥地走在雨中夹道的树木间,独享霏霏细雨中少女自我编织的浪漫。何况置身在这如画的景致里,我突然想放歌,可在这样的环境里,不知怎么,只有唱刘三姐的《山歌好比春江水》最为协调:
唱山歌来
这边唱来那边合那边合
山歌好比春江水也
不怕滩险弯又多喽弯又多
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合那边合
山歌好比春江水也
不怕滩险弯又多喽弯又多
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那样放肆,好像整个漓江都是我的,我大声地在雨中高唱,伴着哗哗的流水。偶尔漂过的小船,游人友好地朝我挥手,我想他们都被感染了。想当年,聪明正义的三姐就是在这漓江之上和她的黑牛哥进行着山歌对唱,可惜,我的黑牛哥此时不在这里,呵呵。
南国的雨,很是奇怪,时有时无,像顽童的眼泪,来的疾,去的快。也许是歌声催生了我的疯癫,我打开衣箱,换穿着各色衣服,摆弄着奇怪的各种姿势,就连苏师傅给我特地带来的橘子和柚子,我成了我耍把的道具。我似乎变成了十六七的少女,身心在漓江上飞扬。
这就是自己旅游的又一妙处,没人阻拦你的不羁,没人笑话你的癫狂,心寄山水,恣意忘情。我发现小苏不但是位很好的船家、导游、还是一个很称职的助理和摄影呢,我几简单几句,他就能领会我的意图。你看,照的照片无论取景和神态,就抓的蛮好呢,所以,我建议朋友去漓江旅游真的要去找这个全面手的小苏师傅呢。
折腾半天,中午已过,肚子有点饿了。苏师傅说这里有著名的清蒸漓江剑骨鱼,非常好吃,我决定去尝尝。鉴于小苏一路给我带来的良好帮助,我想请他吃饭表示感谢。虽然他拿了我的船费,理应给我服务,可是传递给游客的这种默契、轻松、快乐,我觉得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船靠到江边,我们来到岸上。简易的木棚下,木桌,木椅,已有几位游人在那里用餐。我和苏师傅挑一处能够俯瞰漓江的座位坐下,苏师傅起身端茶,说是漓江边的特产,我喝了一口苦苦的,还能应付。一会儿,一个小伙子过来让我点菜,其实不是我点,是苏师傅推荐了,一份剑骨鱼,一份竹笋,一份野菜,都是当地的特色。等那小伙子走了,我对苏师傅玩笑说:“领我到这里,你一定有提成吧。”
小苏脸红一样的笑说:“没有的,你不请我,他们是白叫我吃饭的,哪有什么提成呢?”
等饭的时间,旁边一桌是几个上海来的青年。其中一个像是见过很多世面,也像个领头的,许是看我只身旅游很是新奇吧,笑着和我搭话,盛情邀我和他们拼为一桌。我明白小伙子并无它意,只示友好,可我想毕竟年龄相差悬殊,是不好那样冒昧的。
吃饭的时候,小苏不好意思吃菜,总是冲着米饭下手,一碗一碗又一碗,我不住地让他吃鱼吃菜,那小伙子总是笑呵呵看过来。吃完饭,我们在那里休息一会,小伙子很擅说,原来毕业一直在美国工作,这次是带表妹和朋友来玩的。他很喜欢和我说话,讲了一些美国和国内生活的不同,让我了解了一些留学生在国外的情况。
那漓江鱼真是美味,就连鱼肉蒸熟的形状也和平常的不同,那四连球一样的鱼肉一丛丛摆在盘里,没有一根鱼刺,蒜瓣一样,滑软细嫩,极为可口,叫我如今还惦念吃上二回。
那群年轻人早我们离开,但苏师傅发现,他们忘了一个提包儿。我和苏师傅拿起包,赶紧下了堤坡想开船去追他们。远远看见一个小伙子急急下船,我就大声喊:“喂,你们的包在我们这,别急!"
我之所以先大声喊,是怕人家误解,误解我们捡包。这世道不是很容易发生做好事被怀疑的事吗,所以提前做好预防就好了。
船向着九马画山方向前行,我坐在船中的木椅上,剥吃着柚子。平时买的柚子我觉得大都很苦,苏师傅家的柚子却特甜,就是很干,水汽不够。苏师傅说就是这种品种,也是今年雨水特少。
奇景,美食,遇到一群友好的人,谁说我此程孤单,这种幸福是如何才能碰到的,我幽幽地想。
“哎-----”,一艘快艇迎面而过,我的好友L在船窗向我招手,我兴奋地站起来回应。
小苏赶紧提醒我:“小心,站稳,大船来了江波很大。”确实,江波涌来,冲击地小船晃悠起来。碰到这样一位细心又耐心的船家,谁说不是幸运呢。
我问小苏“为什么江水这么脏,黑乎乎的,一点也不清亮。”
“江水很清的,看着黑是因为天阴。还有就是两岸青山的倒影,让水看起来不透亮。你看水底的水草,看的多真,其实水很深的。
说着,他拿起船篙插向水底。确实,木色的船篙在水里看的很清楚了。原来是因为江水过清,倒影了山色才显的黛青。而我们常见的碧绿的湖水才因为含了其他杂质,有那清亮的颜色的。
原来世上的有些事情竟是这样,只是我们没有去认真探究,混淆了是非罢了。
船到九马画山,我的这次漓江之旅也将告结束。七个小时的漂流,让我饱览了如画的风景,体尝了陌生人之间的友好和善意。
傍晚,我独自上岸,饶有兴致地闲诳兴坪古镇,又遇到陌生人给予的温情。感谢在我的旅途中遇到的每个人------那个卖花的老太,小苏,老地方酒吧的女子等等,都给了我很多的幸福和欢乐。
在阳朔住了两晚,第三天,为了那跟团没有玩好漓江的好友,我们又一次返回杨堤找到小苏。又一次品尝了漓江鱼、柚子皮炖肉、红烧漓江土鸡等。
这次我们从杨堤上船,复从杨堤下船,来回玩了九个小时。
漓江,我算看看的真真切切了,想念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