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今夕何夕(三)

今夕何夕(三)

2013-10-25 03:04 作者:小蚕 阅读量:29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紫竹林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簇簇紫色竹子,那是一种很纤细很秀气的竹子,宛如江南山水般精致。想想观音菩萨钟情此物,也真的别具慧眼。

放完鞭炮,祭完天香,大年初一零点30分,按计划,三辆车12个人,浩浩荡荡驶上通往普陀山的道路。除夕之夜,游子归乡,众人围炉,把酒家常。这原本如洪流宣泄一样繁忙的道路,此时仿佛关了闸门似的,突的安静下来,在通亮的橘色路灯照耀下,显得深远而又宽敞。这是极少遇见的路况,若不是有时速限制,我想即使开到200码也不为过。

看过地图,从江都到普陀有600多公里,也就是说以正常速度前行,也需要6个小时左右。这真是个别致的迎新方式,从小到大,还是头一回。因而,无论怎么说,仅仅想着这一夜即将越过长江,越过山群,越过一座又一座因为新年而格外异彩纷呈的城市,然后在一座岛屿上,看新年的太阳从大海中缓缓升起,心里就充满了异样的感觉。这个主意,是父亲先提出来的,因为他要去还愿,顺便就带上了我们。父亲这一生,南疆北国走过很多地方。父亲是个爱静的人,无论和谁,都没有太多言语,更多的时候,是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抽烟,喝茶,攒眉,整理笔记或冥思苦想。但是前天和他谈到各地名胜的时候,他的话夹子竟然如流水一样打开,从北京说到河北说到上海,说到洛阳,说到南京,最后把主题定在了陕西。父亲说陕西是个值得去的地方,那里处处充满历史的味道,大雁塔小雁塔,兵马俑,骊山,华清池,甚至又延伸到周文王登基,秦始皇练仙丹,唐朝李氏皇朝的各种风流轶事等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父亲由于时间关系,可能没有读过很多书,可是这些亲身触摸,亲眼所见,亲耳耳闻,却让他的内心非常丰富。父亲说,他要在他的有生之年,尽量的多领略。听完,颔首,其实这也是我的一个心愿。

这几年,父亲的喜好中又增添寺院。峨眉,五台山,九华山,几大佛教圣地他都去过,仅这普陀山,已经是第三次来了。这尘世间有很多事情真的很玄妙,冥冥之中说不清道不明。父亲说,普陀山的灵光治好了他的耳朵,他的腿,所以他一定要来还愿。是否是普陀山的灵光治好,佛主面前,不打诳语,心诚则灵。我相信是的。并且我也是带着万分虔诚的心来的。

早晨7点多的时候,终于到达普陀。彻夜未眠,也未曾进食,走出暖洋洋的空调,忍不住裹紧身体。环顾停车场,我们真的算迟了。诺达的停车场没有多少空位,很多车顶结满白霜,显然,夜间就到了。两个孩子刚从梦中惊醒,朦胧着双眼,稀里糊涂的前行。父亲则不一样,他好像浑身都是力气,直嫌我们速度太慢。

普陀山四面环海,是舟山群岛中一岛,她和峨眉,五台,九华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通过网页了解,她历史悠久,可以直追到秦,源远流长,抵达东南亚,日韩。只是当时的我们根本顾不上这一点,唯一的目的,就是抵达普济寺祈福。由于普陀山在海中,所以欲登岛必须先乘船。尽管心里对普陀的香火鼎盛业已做好准备,可到乘船的地方还是吓了一跳,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买登船票得排队,上船得排队,那队伍曲折迂回的架势,真有点上海世博会庭前热闹的味道。左等右等,好不容易轮到我们了,可走出等候大厅,又得继续守候。此刻大海就在面前,水波起伏,一望无垠。沐浴着海水初生的太阳,清灵水澈,软软的阳光投射到脸颊,还有着海水微微清凉的味道。不过一会儿,阳光就温暖起来,就像个顽皮的孩子终于从梦中醒来,对着大海灿烂一笑,于是无数朵金丝银线勾边的水花,便在大海的脸颊绽开。右前方就是普陀岛,远远看去,如同点在海面上一颗砂痣,神秘而又俊俏。父亲说,他的双腿都是力量。

从船上下来,黄色墙垛,黄色旌旗,黄色布袋,香烛,虔诚的面孔,一一入目,佛教圣地的味道,渐渐浓郁起来。顺道前行,穿过林荫,在路边的商铺买了些馒头,便赶紧乘车直达普济寺。不用说,这样的圣地,这样一个被大海,被大自然,被佛文化青睐浸润孕育的千年古寺,自然古木参天,香火鼎盛,到处洋溢着神圣的味道。寺内管理很严格,通常不许自带香烛,我们的香烛,是偷偷的藏在包里,和怀里带进去的。说来也真有意思,济公有句话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在这里当代经济意识,其实也是与时俱进的。只要给那些管烛火的人塞些小钱,也不用多,就10元20元吧,我们便可以如意。我想大慈大悲的菩萨,估计也在窃窃的笑呢。

依照父亲的关照,每个来这里的人,都可以许三个愿,并且许愿之前,得先详细的报上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得到传授以后,便各自忙活开。父母的虔诚自当不在话下,其他人也都是各有各的愿望。好在今天儿子跟他父亲走,所以,我的思想乃至身体,都相对自由。三炷香在手,青烟袅碧空。面对菩萨,闭上双眸,心中默念,第一个愿望给我的儿子,第二个愿望给我的家人,第三个愿望,念到此时,微微一怔,瞬即,微笑如清泉般在心田清澈。近前一步,把心剖开,双手呈上,大慈大悲的菩萨,救苦救难的菩萨,博爱精深的菩萨,我愿把自己裸露于您的善目下,我愿接受您严格而又睿智的洗礼。我知道你一定可以读懂我的灵魂,我一寸一寸干净而又坦荡的灵魂。我要告诉你,我要坚定的告诉你,无论沧海如何变迁,我都愿放弃小我,成就大爱,我都愿面带微笑,独揽疼痛,我都愿心之涯,情之巅,思之滨,念之畔,草木繁盛,鸟语花香,蝶萦蜂绕。请准我许愿,菩萨!请赐我力量,菩萨!请予我如愿,菩萨......

睁开双眸,念如水澈,磕拜四方,把手中的香投进香炉,这最重要最庄严的一个礼仪,便圆满结束。此刻,大殿里人头攒动,烛火通明,花篮缤纷,诵经抑扬,众僧人似乎正在举办某个佛事。跟着人群走进大殿,顺着秩序,众菩萨面前,一一双掌合十作揖,没有念想,没有欲望,仅仅朝拜而已。然后,又去了一些殿堂,便从普济寺退出。

接下来的行程,便是紫竹林,那里自然是观音菩萨的静养的地方。普陀山林木葱郁,风景秀丽,即使是冬天,也有不少绿色远远近近的养眼。或许真的佛门圣地的原因,这里的树木基本都是有人领养的。刚刚在普济寺门口的一棵树,听弟妹说,就是陈佩斯认养的。当然还有其他很多人,不过都很陌生。前往紫竹林的路上,最为触动的,就是从五台山来朝拜的僧人,他们衣衫单薄,真的是五体投地,顶礼膜拜,那种庄重,那种虔诚,让观者不自觉也凝肃起来。

紫竹林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簇簇紫色竹子,那是一种很纤细很秀气的竹子,宛如江南山水般精致。想想观音菩萨钟情此物,也真的别具慧眼。穿过紫竹林,右拐,又穿过一个地上布满莲花图案的林荫道,眼前豁然开朗,灿烂辉煌,原来已经到达祭拜观音菩萨的金身的地方。那是一座高达数米的金色塑像,雄伟的屹立在山巅,在蓝天的辉映下,在大海的顶礼中,显得那么神圣,那么庄严。同普济寺一样,这里也有很多人在烧香,所不同的是,这里可以敬献果品,当然,菩萨乐善好施,同时我们也可以吃菩萨台前的贡品。当时也是又饿又渴,便真的在菩萨脚下,把那些橘子,苹果,桂圆,都拿回来啃了。

从紫竹林出来,便没去其他景点,其实,这一路走动,又是平地,又是台阶,又是乘船,又是搭车,加上彻夜未眠,也没啥进食,人真的很疲惫了。顺着海景原路返回,转车,候船,下午1点多的时候,终于回到自己的车上。这大半天,在普陀山的新年之旅,也算愉快的结束。

此时,阳光依旧灿烂,而普陀山已如梦一样的,自身后的大海慢慢飘远。但是,那缕青烟,那声默念,那眼远眺,却渐渐的浮出轮廓,莹润色彩。宛然回首,轻抿浅笑,碧海蓝天,苍松古寺,记得记得,请记得,请记得我对你吐露的心声,我对你许下的夙愿,请佑我,请用心佑我,此愿成真,一定成真.......

相关文章关键词

《今夕何夕(三)》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