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温总理真情温暖亿万网民

温总理真情温暖亿万网民

2013-10-23 11:22 作者:空中飞 阅读量:37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为何总理与网民的在线交流,出现火爆现象。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总理在广大民众中留下了深刻的亲民形象。当总理说到我向大家拜年时,一下子就拉近了总理与网民的距离。

·时评报道:2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专程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访谈室,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温家宝回答了关于幸福、物价、房价、户籍改革、收入分配不公、退休待遇双轨制、人民币汇率等等网友关心的问题。这是继2009年2月28日,2010年2月27日,加上昨天的网络对话,连续三年温总理都是在全国“两会”前夕,通过网络跟民众交流,宛如一场国家领导人跟民众面对面的促膝长谈交流。

两个小时里,共和国总理与亿万网友就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坦诚、平等的交流。网聚民智,网汇民心,把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正如总理所说:“我最重要的是想通过访谈了解群众的思想、意愿和要求,并且回答政府在想什么,政府已经实行了什么政策,政府工作还存在什么问题”。在线回答了网民20多个问题,总理和网友的三次网络对话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节日,网络问政之风在神州大地上持续涌动,互联网将再次因为总理与网民的交心而沸腾。

总理在线交流,就象与朋友与亲人交谈,毫无顾虑,敞开心扉,提问非常踊跃。对我感触最深的是总理回答治理贪污腐败等方面的问题。温总理有问必答,深入浅出,语言通俗,语气亲切,让人口服心服。名叫坚决到底的网友问总理:“最近,刘志军被免去铁道部部长职务,原广东省茂名市委书记罗荫国被立案侦查,网民无不拍手称快,这体现了中央坚定反腐败的决心。但又一想,一个是现任部长,一个是现任地级市“一把手”,他们的权力太大了,胆子也太大了,靠什么来管住一把手的滥用权力呢”?总理说到:“要从制度上加以解决。之所以出现“一把手”滥用职权、渎职侵权这类问题,主要还是因为我们政府和主要领导人权力过大、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约束。今年政府反腐倡廉将把查处主要领导侵权渎职、贪污腐败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坚决查处贪污腐败分子。同时,我们还要推进制度改革,建立让人民监督的体制,我们正在做。这件事情反映了我们党和政府的决心,也表现出,无论什么人,有多高的职务,只要他们违法乱纪、贪污受贿,都会受到严厉惩处。在这个问题上绝不能手软”。说的好,总理对反腐败问题的回答实在太给力了,体现出党和政府不回避问题,坚决反腐的决心。特别是总理提出的反腐败具体措施,让网民们看到了反腐败进一步取得成效的希望。相信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的共同努力监督下,反腐败斗争一定会取得新的胜利,从而提高廉洁度,取信于民。

当然,整个访谈中,提问最多的还是民生问题有近百万网友。广大网友对未来5年的国家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寄予了很高的期盼,都关心未来5年的生活变化。名叫无限憧憬的网友问总理:“未来五年我们最大的渴望就是要有幸福感。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政府有哪些考虑?”总理回答到:“对于幸福的理解和标准可能人们都有不同,我只是说如何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这就是我们对今后五年的最主要的考虑”。温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情真意切,入情顺耳,在线互动高潮叠起,热烈非凡,网友们零距离感受到总理的真情。

这次访谈虽然只进行了二个多小时,正如温总理说:“我在回答大家问题当中可能不全面,也不一定都能达到每人的要求,但重要的是人民知道了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知道民众的疾苦有人在牵挂、民众的期盼有人在努力,就会大大加强人民和政府之间的血肉情感联系,也更能理解政府在工作中的困难和苦衷,给予政府更大的理解和支持”。是呀,真情对话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总理的民生情怀,感受到信心和力量。中国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但中国人民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相信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两会前夕“约会”网友,已经成为温家宝总理的“惯例”。亿万网民对此非常关心,密切关注。总理与网民的对话,不是单向的信息发布,而是内涵丰富的双向互动。在这个诉求、利益日益多元化的网络时代里,非常有助于增强社会的信心。在当前这样的环境下,不管是户籍改革、官员财产公开、还是个税起征点,舆论多有呼吁,但推动仍然较慢,甚至社会上有一些不乐观的情绪,大家觉得改革步履维艰,颇有失落感,容忍这种“各说各话”的撕扯是不利于社会和谐的。总理对于这些“敏感”话题不回避、不躲闪的明确表态,让我们对民意期盼在现实中找到落点大大增强了信心。

只要敢于说真话,让群众看到政府的难处与做过的实事,一定会赢得群众的信任。像总理这样与网民坦诚交心,不仅能了解真实的民情民意,也能赢得百姓的尊敬和信任。当总理表示:“我在中南海25年,可以说是一个没有节假日的人。这几天我就更显得心情特别重,看到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常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我还想当一个人为多数人所信任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他已经是‘公共财产’,属于人民了。我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正做到无愧于人民,我是带着真心、真意、真情来同网友们交流的。我已经8个春节没有在家里和家人一起过年了,我觉得和群众在一起不仅高兴,而且心里感到踏实”。是呀,八年来,总理深入基层,来到群众当中,与人民群众一同共度新春佳节。通过与群众一同过新春佳节,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当下百姓的生活,感受人民群众生活的变迁,体察百姓生活的冷暖,从而更好地作出科学的决策。作为老百姓我很感动,在当前全国上下推进打造学习型政党,树立学习新风的形势下,这样的“真心、真意、真情”又何尝不值得每一位党员干部好好品味和学习呢?

国家领导人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在中国已渐成常态。温家宝总理到现在已经与网友在线交流了三年,从互联网上表达民意,得到了中国最高决策者的充分尊重。自访谈预告昨天上午8点发布后,截止下午5点结束,网友共发来提出问题的帖子超过40万个,还有10万多手机用户发来短信提问。这充分彰显了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已收到海内外网友留言近4万条,而且新的留言仍在不断涌入。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现代生活,网络民声和民意正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总理以“谈心”的方式和网民共商国是、共论发展,既是一次温暖的“大国家常”,也体现了中国政府更加透明的网络民主新风。

为何总理与网民的在线交流,出现火爆现象。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总理在广大民众中留下了深刻的亲民形象。当总理说到我向大家拜年时,一下子就拉近了总理与网民的距离,让人倍感亲切。总理三度网络问政,倾听群众呼声,就是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总理与网民坦诚交流体现的是一种信任。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总理向网民交心拉家常,展现了政府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诚恳态度;网民向总理倾诉提意见,表达了网民相信总理,相信政府,相信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的积极心态。这种相互信任,是上下同心攻坚克难的前提。过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保持鱼水联系,靠的是走村串户。如今,通过电脑屏幕与人民面对面、心贴心。以前走村串户是一对一温暖一个家庭,现在网上访谈是亿万人汇成舆论的洪流,凝聚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

这是一次零距离的互动,“我今天并不紧张”,这句话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总理的坦诚之心。为什么总理不紧张?就因为他是用真情与网友对话。那就是心连心的交流,手握手的诚意。认真回答网友的提问,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为什么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在为数不多的与民在线交流过程中,却表现得很紧张,不尽人意呢?就是因为这些官员要么官腔十足,要么夸夸其谈,要么不着边际,要么来太极推手,要么对网民早有“对立”之心。其实这些都很容易引起民众的误解与反感。从这点上,我们各级政府在进行新媒体交流时都要向总理学习。网友问得直率,总理答得坦诚。他质朴的话语、平实的态度、淡定的风格、理性的分析、深切的寄语,不仅展现了直面网民的诚恳态度,更折射出中国领导人对社情民意的深情体察。正是这种坦诚、不紧张的真情对话,才引起了网民的强烈共鸣。在互动高峰时,每秒钟提问超过120个。温总理很珍惜这种网上交流机会,并不紧张地倾听着来自海内外网民的意见。亿万网民在互动中度过了愉快、难忘的周末。温总理与亿万网民的在线交流,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热烈反响。人们谈论的是一种感慨,人们看到的是一种榜样,人们获得的是一种信心,人们感受的是一种创新,人们坚信的是一种希望。总理的真情温暖亿万网民,他的自信与坦诚,折射出今日中国开放、民主、海纳百川的胸怀。

(2011-02-2814:19:10)

相关文章关键词

《温总理真情温暖亿万网民》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