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为重庆万州区纪委严处“空饷”者叫好

为重庆万州区纪委严处“空饷”者叫好

2013-10-23 15:41 作者:空中飞 阅读量:40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重庆对吃空饷者公开公布了查处结果,带了一个好头,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为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重庆市今后将采取编制实名制“对号入座”进行管理。

·时评报道:近日,网络爆出重庆万州原区长女儿挂在驻京联络处,不上班拿空饷两年。网上对此一片哗然,声讨谴责之声不绝于耳。经过多方调查取证,重庆万州区19日做出决定,严肃处理社会反映的万州区前区长李世奎的女儿李果吃“空饷”事件。由纪委责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规定对李果予以辞退,李果两年间所领取的工资、津贴与福利等收入全额退还(2月21日重庆晚报)。李果提供了退款的原始单据,两笔汇款合计72888元。万州区纪委这种雷厉风行不护短动真格的举措,受到网民的一致好评。

吃空饷现象的产生,是由于部门的自利性和公职人员的趋利性所决定的。在制度缺失、制度执行不力、监管缺乏的情况下,贪占公共资源的“吃空饷”现象必然禁而不绝。事情的揭露在于原万州区驻京联络处的第一任主任杨明安同志的举报。因为与他一道退休的几个干部的津贴长期领不到位,都是财政拨款,拖欠太久肯定不正常。于是他去查阅了档案。在查看中,无意发现了联络处主任林成仁违规调动亲属,安排50岁妻子曾光廉重新上岗,安排领导子女吃空饷的秘密。随后,他们五个人联名给区纪委写信反映林成仁的问题,纪委展开调查后,结果属实。

早已超过退休年龄的一个临时工,对档案稍加“技术处理”,就摇身变成了驻京联络处干部。就算某些领导好骗,可需要通过的层层职能部门岂是这么好骗的?林成仁的妻子2003年就该退休的,为什么当地社保局一直没为其办理退休手续,反而还办理了正常的工作调动。众所周知,这些都需要通过社保和人事等部门的严格审批,当时到底是如何获批的?本来早该退休的职工,直到数年后,社保局才发文“更正”,更令人可笑的是,有关部门也只是仅以“更正”了事,人们口服心不服。只是对于区长女儿吃空饷一事的处理,当前不仅全额退出了二年所吃的款项,而且还进行了辞退,这样的处理网民还是很满意。当然,如何更好地纠正这一“失误”,个别网友质疑,这件事情区长就没有任何责任吗?应该担责。最后怎么处理,似乎还在等待“上级领导一句话”。

要不是内部人士举报,可能吃了两年的空饷,还会这样下去照吃不漕,这不就是明摆的腐败吗。不过现在吃空饷的现象到处都存在,吃空饷的“牛人”不断涌现。16日新华网报道:湖南永州教育局数百名教师吃空饷。多个地区出现了教师在编不在职,拿着财政薪水,却在从事第二职业;校长放任教师“吃空饷”,隐瞒不报,截留教师工资作学校收入,或中饱私囊;教育局默许学校行为,或参与联合吃财政空饷。此帖迅速引发网民关注,点击率持续攀升。据永州市零陵区纪委证实,去年查出109人存在吃财政空饷行为,吃空饷的金额在200万元以上,目前追回56万。宁远县查到60名、东安县查到152人长期离岗,涉及被吃掉的“空饷”以及追回的款数到目前仍未见统计和公布出来。

为何有这么多人喜欢吃空饷?就在于查出来后,只是退款了事,没有依法惩处。鲜见相关部门或当事领导为此担责,更少见“吃空饷”者被判刑。这造成了国家财政的巨大损失。只有让为“吃空饷”提供机会的人也承担连带责任,对其作出严肃处理,加大对单位与个人合谋骗取“空饷”的惩处力度,如此,“吃空饷”顽疾才有根除的可能。

现在“空饷门”成为了社会的一个热词,有亡故多年,仍领薪酬者;有犯法下狱,工资照发者;有干部子弟上学期间,就吃上“皇粮”者;也有下海经商或其他情况隐瞒不报,仍向财政部门领取薪金者等,说来说去都是领导们掌权的杰作。没有领导的“关照”,绝大多数“空饷”是不可能存在的。“最牛公务员”之所以能9年不上班而工资照拿,无人愿查、能查,里面隐藏着什么秘密和腐败?这幕后的黑手,恐怕才是真正的“最牛”。我们知道,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职工,连续旷工超过15天均可被辞退。江进祥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长达9年不上班而工资照领,龙岩市城建监察支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表面上这是人事管理方面的“小问题”,深层次里恐怕还有着难以言说的大问题。虽然江进祥举报豆腐渣工程固然是为了公益,为了正义。但是,再正义的原因,也不能成为其长期不上班,而吃空饷的理由。这也说明这是个人浮于事的岗位,不然市城建监察大队的工作,怎么一点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呢!

地方财政控制在地方相关掌权人手中,公务员也罢、教师也罢,没有献媚取悦于权力,没有权力的庇护和唆使,空饷这个名词早就消失了。吃空饷只是合谋腐败的典型案例。这些年查处曝光的腐败案件中,合谋腐败是一个明显的趋势,用百姓的话来说就叫“窝案”。在某种意义上说,不只个别公务员、就连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都在吃空饷,表明合谋腐败猖獗,已病入骨髓,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大具有挑战性的反腐课题。

如果说公务员吃“空饷”是管理机制对个体事件监管的缺失的话,那么永州零陵区的这些百余名人民教师吃空饷事件,应该算得上是整个监管机制的失效。问题的症结在于某些处于职权部门的“一把手”掩盖了这些弊端。使上级部门不能察觉这些,照常的拨发工资款项,而下属职员为了个体的利益,或是为了小团体的利益,愿意与之结成利益共同体,来掩盖这些弊端。好在永州有关部门明确表示,至从媒体暴光后,对于此次吃“空饷”事件中的责任人,存在瞒报、漏报、谎报者,举报一经查实,将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目前,永州整顿教师吃空饷,已制止了新的教师“停薪留职”或借“勤工俭学”之名离岗外出务工的情况。

吃空饷严重侵害了民众对国家机关及公务人员的廉洁性要求和企盼,近年来各地清理“吃空饷”举措不少,然而“吃空饷”却屡禁不止,成为长期困扰许多地方的老大难问题。关键是没有象重庆万州区那样,对待吃“空饷”者动真格。很多人对吃“空饷”认识不到位,不然的话,零陵区教育局局长胡乃湘也不会振振有词地说:“空饷吃的是地方财政,不是国家财政,关你记者什么事?”吃空饷现象,在永州的一些县,已是公开的秘密。如果真下决心,查处这一“公开的秘密”本应易如反掌。然而,涉及吃空饷的每一个人都配合默契,查处环节则醒目地高举轻放。因为他们都吃到空饷的甜头,由管理部门与学校、校长与教师,由此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瞒住后,皆大欢喜。几乎每所学校都有教师停薪留职,校长放牛吃草,学校与教师联合吃空饷,或校长与教师幕后交易吃空饷。

大面积存在吃空饷,几乎已经成了默认的潜规则,教育部门是难辞其咎的。这样的痛脚当然是不希望别人来关注、来揭露的。所以胡局长的雷人之语就这样脱口而出。看得出来,胡局长思维灵活,头脑清晰,知道区分地方财政和国家财政,只是他可能不明白地方财政也好,国家财政也好,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都不是想吃就吃想吞就可以吞的。胡局长也感到很委屈,他认为公务员吃空饷的更多,公务员吃得,教师就吃不得?其实公务员吃空饷记者当然也在关注,也在监督,不断有媒体披露关于公务员吃空饷的新闻,只是胡局长选择性失明,没关注到记者的关注罢了。

吃空饷本身就是一种腐败,胡乃湘作为一个局长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反而不知羞耻的理直气壮的说:吃的是地方财政。难到地方财政的钱不是老百姓的税吗?这样的思维,怎么能够担纲局长这个岗位。胡乃湘作为教育局的局长,即使不具有“大局意识”,至少懂得“一码归一码”这个朴素的道理,面对记者,怎能如此粗暴?他这么一质问,不仅暴露出他本身素质不高的问题,更暴露出当地政府用人制度上的问题。同时告诉人们,永州这个地方很腐败,零陵区更不例外,像“吃空饷”这样的问题,已经不算是什么腐败问题了。在反腐防腐治理工作中,“吃空饷”问题已经“排不上号”了,这么多的人“吃空饷”,上级有关领导不是不知道,记者没有必要过多关注这个在当地已经被视为司空见惯的问题。

透过语境,可感知胡局长不但不认为吃空饷不算什么大事,甚至认为记者的监督也是“无事找事”。他跟有些掌权者是一样的心态,认为地方财政“不吃白不吃”。教师吃空饷,这既是对财政资金的贪污,也是权力的滥用。任何一个公民对此都有知情权和监督权,都有权知道是不是存在这么回事,也有权要求制止这种事情、处罚相关责任人。记者作为公民的一员,当然也享有公民所享有的知情权、监督权,当然有权利要求永州零陵区教育局局长胡乃湘将此事公开。何况,在现代社会,记者被视为社会良心的守望者,更有义务替公民和社会守望公平、正义,清除国家和社会肌体中的腐败。可以说,除非纯粹的公民私域,凡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都关记者的事。

重庆对吃空饷者公开公布了查处结果,带了一个好头,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为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重庆市今后将采取编制实名制“对号入座”进行管理。确保实有人员与批准的编制数和领导职数、财政供养数相对应,这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吃空饷”现象发生。吃空饷”是个带有全局性、普遍性的大问题,是国家财政资金管理上的漏洞,各地都要认真督查“吃空饷”查处情况,公布举报电话。从中央到地方,不管是公务员,还是教师队伍都要层层督查,对查处不力的单位和部门,要坚决追究领导责任。

(2011-02-2302:06:51)

[]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为重庆万州区纪委严处“空饷”者叫好》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