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听到黄河的声音

听到黄河的声音

2013-10-24 04:47 作者:平湖可人 阅读量:39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编者按在这深山河谷里,我听到了黄河的歌唱,哗哗哗哗的水声,有节奏地掠过寂静的夜空……

从西安去黄河壶口瀑布,除去中途参观黄帝陵的时间,大约需要七八个小时,达到已是傍晚。瀑布两边的岩石上站满了人。惊呼声,感叹声,早已被瀑布的气势所吞没;拍照不断的闪光,也被巨大的水雾所遮绕。

“居欢惜夜促,在戚怨宵长。”来不及大家饱眼福,天色很快黯淡下来。导游催促大家离开了壶口,就地安排游客住在黄河边上的“大禹山庄”。

“大禹山庄”距壶口瀑布两公里左右,紧靠大禹治水的地方——孟门山。大禹站在一只巨龟上,笔立挺直,高大魁伟,朦胧中依稀可见他全力以赴治理恶水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谈,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教材。

旅行社将我们安排在“大禹山庄”的底楼,美其名曰体验一下窑洞生活。其实那不是真正的窑洞,只是一幢五层楼房的地下室,装饰了一道类似窑洞的拱门,名不副实,与真正的窑洞相去甚远。伴随一天的车马劳顿,大家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一牙弯月从孟门山顶升起,凉风习习,送来黄河泥沙的土味。一辈子第一次这样靠近黄河,犹如小时候靠在母亲的怀抱那般亲昵。夜阑人静,没有睡意,有的是遐想。索性从屋里搬出桌凳,沏上一壶清茶,聆听黄河“鸣溅溅”的水声。这是一个少雨的季节,除了壶口的落差,让黄河陡然变得不可一世外,其上其下,好像都显得十分温顺。远看有的地方,觉得只要搁上一块跳板,就能抵达彼岸;或者挽上裤腿,就能淌过河去。

黄河应该是温顺的,它的流量远不及长江。长江厚重深远,在中下游一带,很难听到它流水的声音。可是今天在这深山河谷里,我听到了黄河的吟唱,哗哗哗哗的水声,有节奏地掠过寂静的夜空,我由此改变了对黄河的看法:难道“一碗黄水半碗沙”是黄河的“过错”吗?黄河过去不是也曾“河水清且涟漪”!黄土高原的贫穷荒凉,是天灾,抑或是人祸?

据说每年三四月份,是黄河的雨季。如遭暴雨,黄河会出离的愤怒:泥沙俱下,横冲直撞,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任意东西,涂炭生灵,老百姓怨声载道。

不,黄河应该是温顺的。它的愤怒,源于外界对它的激怒。从秦始皇建阿房宫、修骊山陵开始,乱砍滥伐已不但殃及陕西一带,而且已经“蜀山兀,阿房出”,连四川都遭了殃。黄土高原缺少了森林覆盖,水土流失自然形成,生态环境恶性循环,已经给人类的生存敲响了一大警钟。

今夜无眠。想当年花木兰“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她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写木兰奔赴战场时反复提及“不闻爷娘唤女声”,其实正是木兰此时心态的真实写照:当夕阳西下,暮色沉沉时,木兰独自露宿在黄河之畔时,耳听黄河流水哗哗作响,心中却时时回响着父母的声声呼唤,渐行渐远,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早已听不见了,但这声音却时时回荡在女儿的耳畔心头!征程漫漫,何时能再听到那温暖女儿内心的爷娘亲切的呼唤呢?

但此时此景,天壤之别。我绵绵的思绪,已经随着哗哗的黄河水奔流到海不复回。

雨亦奇

相关文章关键词

《听到黄河的声音》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