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朝圣
导读人生无非是平凡与伟大两种境界,伟大者在于能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来,作为人民教师,五位专家的讲座如醍醐灌顶,在我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我明白了,多一分关爱,多一分细心。
前几天,我又一次去了北京,作为土生土长的乡下人能走进北京真是万分荣幸的。我也带着激动的心情想写些关于北京之行的文章,但又不知从何下手,昨天整理书柜,看到魏旭先生所著《感恩与朝圣》,心里尘封的情绪喷涌而出,我的北京之行不也是一次不平凡的朝圣吗?
漫漫行程朝圣路
2009年10月15日,我们一行三十多人乘上了开往北京的T75次列车,一路上我们带着对首都北京的憧憬与希冀,时而眺望窗外渺远的山景,时而心驰神往想象北京的妙境,借此来打发对北京的向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内心的焦灼。
可能是“欲速则不达”的缘故吧,列车一路晚点,从晚点一刻钟到半个小时,再到一小时二十分,最后竟然晚点五小时三十分,你可以想象这漫长的几个小时,对于我们这些满怀期望的人来说有多么难熬。本来是十六号下午五点就可以到达北京了,就可以一览北京的风采,没想到晚点了,而且还晚点五个多小时,真是气煞吾辈了,这有点像是“欣喜丛中艰涩刺”的味道了。但气归气,我们向往到达北京的热情不减。
九点二十分,我们终于到了北京西站。下车后看到城市闪烁的霓虹,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我们沉浸在现代都市带给我们的新奇中。欢喜的我们一路高歌前行,尽管距离住处还有十几里路,但我们都兴高采烈的步行前往,并没有因为要走这么多路而有所怨恨。
聆听名师教诲如沐春风
我们这次去北京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参加“中国班主任大会暨各校名师德育工作实效研讨会”的,在会上我们听取了北京广渠门中学首届宏志班班主任高金英老师的讲座,我们为她博大的心胸以及对学生的无比关爱的教育赤城而感动,聆听特级教师,教育专家,北京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的“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宽途径——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我们感受到为人师表的内核是细腻与持续关注学生成长的高瞻远瞩,我们也为王晓春教授“问题学生教育”的精当讲解倾倒,为史正红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所折服。
倾听名师,感受名师风采,我深深的体味到作为教师肩上所承载的重任:我们的精心呵护会使无知的幼苗在经历风雨侵袭之后能茁壮成长,但我们不求回报,我们有的是“清风拂面”的骄傲与自豪。
毛主席纪念堂,永久的牵挂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北京,第一次由于“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激励了年轻的我,我不得不首先选择登上长城,借此来证明我是好汉的虚妄。当我们赶到天安门时纪念堂的开放时间已过,不得不去了趟故宫,但没有参观纪念堂的遗憾一直在我内心徘徊,这次有幸再次到北京,我一定要去纪念堂,去瞻仰伟大的领袖和导师的遗容。
10月20日早上五点,我们几个相约来到纪念堂前。毛主席纪念堂位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占地5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8000平方米。主体呈正方形,外有44根福建黄色花岗石建筑的明柱,柱间装有广州石湾花饰陶板,通体青岛花岗石贴面。屋顶有两层玻璃飞檐,檐间镶葵花浮雕。基座有两层平台,台帮全部用四川大渡河旁的枣红色花岗石砌成,四周环以房山汉白玉万年青花饰栏杆。南、北门台阶中间又各有两条汉白玉垂带,上面雕刻着葵花、万年青、腊梅、青松图案。纪念堂大门正上方匾额上的“毛主席纪念堂”六个大字,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为毛泽东纪念堂的亲笔题字。匾额的材质为汉白玉。看着高大巍峨的纪念堂兴中不由得有点感动。就在我感慨于纪念堂的雄伟时纪念堂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一条长龙,一眼望不到头,我连忙三步并作两步站在队伍之间,瞬间我的身后又排起了很长很长的队列。
在瞻仰的队伍中我挪动着脚步,心中不止一次的幻想着毛主席纪念堂内部的陈设,一次次假定,一次次的否决,毕竟假想代替不了现实。
听着播音员播报的瞻仰的规则和注意事项,看着前面九曲连环式的长长的队伍,有说不出的焦急,这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什么时候能走到最里面的一层。
到了,终于到了。我买了一支仅值三块钱的黄菊花表达对主席的崇敬。我们随着瞻仰队伍前行,走进大厅,原来喧嚷的人群突然安静下来,寂静的有点让人窒息的感觉,就连里面的工作人员也仅用手势指挥瞻仰队伍按照两人一排的队形瞻仰。空旷的北大厅。正中是毛泽东汉白玉座像,总高3.45米。背景是一幅《祖国大地》绒绣,宽23.74米,高6.6米。大厅里的4根方柱,柱体是江苏无锡奶油红大理石,柱端采用天山白色大理石作衬托。地面铺杭州灰色大理石。天花板上装110盏玻璃葵花灯。此时主席座像前已经摆放了一米多高四米多宽的三块一支的黄菊花,看来已经有好多人把自己的心意放在这儿了。我随着队伍将黄菊花敬献与主席座像前,心里翻动的情愫不知该用怎样的词语回答。这时我看到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主席像前长跪不起,失声痛哭,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才颤巍巍的离开。也许我们永远不能感受到老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正如老人不理解我们的对主席的神话般的敬重一样。但我们为老人的长跪而感动,更为令老人能为之下跪的伟人而骄傲、自豪。
走进瞻仰厅,气氛更加庄严。正中间的水晶棺中,安放着主席遗体。主席身着灰色中山装,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水晶棺基座用泰山黑色花岗石制成,棺座四周分别镶着金饰党徽、国徽、军徽和毛泽东的生卒年份。水晶棺周围是君子兰和玻璃栏杆。大厅正面的汉白玉墙面上,镶着17个镏金隶书大字“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仅仅这一面就在我心中留下永远也抹不去的风采。不容我们再次注视,工作人员已经让我们离开了。我们虽然很快就离开了瞻仰厅,但鲜红的党旗,晶莹的水晶棺,以及主席栩栩如生的面庞,“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镏金隶书大字却永远的留在了我的脑海里。随后我们在纪念堂外留影,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纪念堂,但我的心却定格在那一瞬间,久久不能平息。也许这就是伟人给我们后人无尽的力量与财富吧。
行色匆匆,不是尾声
忙碌的听课与培训结束了,我们该离开北京了,回头看看逗留了几天的北京,想起我以后的路。
人生无非是平凡与伟大两种境界,伟大者在于能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来,作为人民教师,五位专家的讲座如醍醐灌顶,在我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我明白了,多一分关爱,多一分细心,多一分耐心,对于一个孩子乃至一个家庭来说都是莫大的财富,也许换个角度,我们的眼前会是另一个新的天地。
(通联:甘肃西和北川初级中学742100)
QQ:10168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