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没钱租房过年
导读时代改变了,“钱财如粪土”这句话没几个人敢说了。不管做什么还是钱当头。不拜金但不能排挤钱。事实谁都想回家过年,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套住。
年已过,不知有没有人还沉浸在年味中。笔者对年味的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时代进步很快,年,年年过。开放前和开放后的年,不敢说是淡是浓。普天农民工过年涩涩的味道好似越来越浓。
好留恋少年过年的感觉。小时候天天盼过年,是因为有盼头。好吃的、好穿的基本满足,还可以尽情地玩。从小年开始,浓浓的、香香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浓。
年前半月小孩放的鞭炮声会连绵不断。最喜欢放的是像雷管一样的大炮。把它插在干水的田里或有小小水的田里,点燃引线迅速跑开。爆炸后,水、泥巴腾空而起,大约有10多米高,成巨伞状散落。走得慢的弄得一身泥,但依然开心继续。很多大人没事也掺和。当然好多好玩的一下说不完。
大人年前本没什么事,为过年没得闲。准备的东西还真不少。自做豆腐、红薯糖,用大铁锅、细沙、柴火炒花生、蚕豆、瓜子、糯米爆米花……。那浓浓的香味很远便可闻到,小孩这家吃了走那家。临过年时,还得杀猪,杀鸡……。这些自种、自养传统型的食物既绿色又环保。
值得一说的是当地特产糯米爆米花。外面卖的不是糯米,不香、不脆、不甜。爆米花吃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先要把糯米脱水蒸熟,再晒干。用铁锅、柴火、细沙放适量桐油干炒即可。爆米花与红薯糖经加热,用竹筒模具,可做成米花糖。除这个,爆米花是正月和办喜事的主角。相当于某些地方待客之茶和点心。
正月,同房、亲戚、邻友相互串门,都要先吃一碗爆米花开水,光米花当然太单调,浮在面上满满的是一种象征。底下最小两个鸡蛋,客气一点的有桂圆、红枣。红枣象征红红火火,其它圆的象征圆圆满满。上门女婿另有一番别论,红枣象征早生贵子。也有一些大婶多事,为了考验新郎官,把爆米花用丝线串起来。大大咧咧的人准上当。先吃时,一般都要用勺子,从底往上均匀翻动看看,另看糖化了没有。这些繁文缛节,传统特色渐渐淘汰了。种田种地的百姓样样得买,喂猪的红薯变宝了。
那时,正月串门,走亲戚,过了元宵还没走完。你来我往,都得报到。虽则是一餐饭,欠的是一份情,一定得补上。以前是山道弯弯,哪怕难走,走的是情。现在道路宽了,人却陌生了,几年难得见一面。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话对某些人来说,不知是安慰,还是一种讽刺。几年没回家过年的相信不难找。笔者汗颜,也是一份子。年头时今年一定回家过年,年尾明年一定回家过年,年年年一晃三年,恨不得不过年。如是说,有?于年。年本是团圆喜庆的日子。祖孙三代却天各一方。也许会说事在人为,图的是什么。说好听一点图现实,说直一点图钱。
有时总在掂量亲情和金钱在心里的份量,用膝盖想,亲情应是至高无上的。在现实中,亲情往往输给了冠冕堂皇的借口。心里却特别难受。一年到头不能与亲人团聚,以过年为幌子却难能如愿。事实对老人是一种虐待,大了的孩子,年轻稍好一点。
年前打电话回去,或者是老人打电话过来。本有千言万语,可当老人问起过年回不回去,除了说不回去。其它说什么也是多余的。老人反过来安慰。说没关系,哥哥弟弟会回来。老人除了理解又能怎样。日子也许好了,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变得越来越可怜。就算回家过年,最多十天半月都走人。以后的单亲不难以想象会怎么样。
时代改变了,“钱财如粪土”这句话没几个人敢说了。不管做什么还是钱当头。不拜金但不能排挤钱。事实谁都想回家过年,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套住。当然衣食无忧,自是没得说。去年没回去,大小孩毕业在长沙工作,我们在广东,老人在老家。孩子大了,有自己的计划。三年内想买房,心想赚钱不如省钱,加之放假较迟,春运人又多,不想过来。最后年三十下午还是赶过来了。可代价比坐飞机还贵。走高铁二小时300多块。一来一回几百块,去掉了新房几块砖。
在这个大城市过了三个年,于我来说没什么太大的感觉。气氛不如农村。都市人该吃的吃了,该穿的穿了。有钱的天天像过年一样。多一点气氛的是多几个灯笼,多几盆花而已。奋斗在这个城市里,留不住我们的根。高楼大厦与己无缘。不管怎么说,年是我们美好的期待,年是亲情的源泉。赠劳苦大众们一句话:
有钱没钱年年年过
没钱没房租房过年
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