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墨攻》看墨家的自苦与追求
导读墨家思想尽管在当时无法转化为现实,“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墨家实施其思想过程中带来的苦果,仍然阻止不了其对美好社会的追求。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墨攻》作为一部大型历史题材影片,生动地讲述了一位墨者革离的悲情故事。墨家不比孔儒,国人对其了解甚少,从而造成了众多观众对《墨攻》的把握以及对墨家思想理解的偏差。在此,笔者试着以史学的眼光与影片的场景相照应,给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墨家形象。
影片前一阶段讲述的是战国时期梁国即将遭到赵国的侵略,墨者革离来到梁城助其守城,并在革离带领下击退了赵军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那么,墨家当时是怎样的情况,影片中仅仅提到梁国四处求救无援,紧急中向当时维护正义、宣扬和平的墨家军求救的短短数言恐怕过于简短。《淮南子·要略》称“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可见作为墨家创始人的墨子是早年向孔子弟子学习儒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渐渐意识到儒家的礼烦、厚葬等思想不利于社会发展,便摆脱儒学而创立墨家。墨子接近劳动者,同情小生产者、小私有者,对他们在战争中所遭受的痛苦有深刻的认识,因而他反对侵略战争得思想情感非常强烈。墨子力倡“非攻”,坚决站在弱国、小国一边,反对大国、强国对小国、弱国的侵略、掠夺,他和弟子四处游说、积极制止不义之战,有时甚至组织墨家弟子帮助小国守城,如“止楚攻宋”的故事。而《墨攻》中的革离,则扮演了一个援助守城者的角色。
较为细致观察影片的观众不难发现,影片中数次出现了“兼爱”这一字眼。诚然,“兼爱”作为墨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在片中多次出现是有其独特意义的。《墨子·兼爱上》指出“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墨家思想认为一切祸乱的发生都是由于不相爱造成的,儿子不爱父亲,其弟不爱兄长,臣子不爱君主,儿子、其弟、臣子只爱自己不爱父亲、兄长、君主将导致祸乱;反过来父亲不爱儿子,兄长不爱其弟,君主不爱臣子,这也将导致祸乱,总言之,一切的祸乱都是不相爱引起的。
然而,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换来的不都是如墨子“止楚攻宋”那样的成功,更多的遭遇是失败。《墨攻》中当革离击退了一次赵军的大规模进攻后,迎接他的却是一系列的苦果。当他目睹梁城将士将赵军俘虏杀死并由百姓将那数千尸首抛下的时候,他自问“以亟伤敌为上,对吗?”,实际上此时正如逸悦所说,革离的信念已经动摇了。更为可悲的是,梁廷竟恐革离威望太大,以谋反的罪名下令将其诛杀。墨者革离能得到梁城百姓的信任,能得到逸悦的真爱,却不能换来他所想达到的停止战争、社会安定的局面,还险些搭进自己的性命。当自己被梁国诛杀的那刻,革离已不能肯定那些被欺压的人是否真心愿意接受他的帮助。当被梁适公子问及墨家的兼爱岂不是骗人骗己时,革离淡淡说出“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诚然,“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表现出墨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但无法回避的是,墨家在当时的一些不切实际的落后思想已预示着其行为上的失败。墨家讲求“兼爱”,认为只有人与人之间都能无差别的爱,无论是父子之间,兄弟之间,还是君臣之间。实际上,当时君主和百姓的利益是无法达到一致的,各强大国君主都想扩大国土,就必然发动战争,这俨然与百姓所希望的和平相背离,墨家所倡导的“兼爱”是无法转化为现实的。同样的道理,“非攻”这一主张也是失去实现土壤的,墨家总以为只有各国并存的和平环境才是维持社会发展的最佳环境。然而,墨家没有意识到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大势所趋,也只有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真正建立了,社会才真正可以安定,战争才真正能够避免,百姓也才能得到一个和平稳定的生存环境。可见,墨家思想的局限性是其一系列行为失败的根源所在。《墨攻》中革离遭梁国诛杀,他的爱人逸悦被惨酷割喉,也就是墨者所遭受的苦果的体现。
除此之外,影片伊始出现的由革离小小改动的弓箭,竟能将射程增加一倍直至赵军将领前的镜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中未对此进行更多说明。其实,墨者之所以能在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与其个人能力紧密相关。墨子及其弟子大都出身于小生产者阶级,精通制作器械。《列子·汤问》一书中说:“夫班输之云梯,墨翟之鸢,自谓之能极也。”同样,《墨子·备城门》等篇中记有不少墨家弟子制作先进城防器械的例子,如起重机械“桔槔”,投石机械“藉车”,还有“渠答”、“转射机”等武器设备。值得一提的是,墨子及其弟子在力学、光学、几何学和一般物理学方面丰富的研究成果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墨家思想尽管在当时无法转化为现实,“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墨家实施其思想过程中带来的苦果,仍然阻止不了其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从《墨攻》看墨家的自苦与追求,墨家学派以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对反对侵略战争的正义事业做出了出色的贡献。墨家的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不但感动当时的人民,也给后代的中国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田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