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看摩崖石刻

看摩崖石刻

2013-10-23 00:27 作者:老蚂蚁 阅读量:34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一是规模小。只两块大石头上有,共32个佛龛,138尊佛像,最大佛像高1.4米,最小的仅0.2米。有释迦牟尼、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等;

没想到方城有个小史店,小史店有个佛爷沟,佛爷沟的半山腰有摩崖石刻。这摩崖石刻让一个叫杨镰的专家一看,嗬,不得了,说方城才是丝绸之路的源头,佛爷沟是条通往西域的古驿道。

为什么?因为他在那些摩崖造像中看到的佛都是高鼻子、深眼窝,而且还有骑羊的——这在汉唐朝以前的西域壁画中是常见的,而中原却绝无仅有。此外,他还在佛爷沟发现了西域的植物胡杨,在南阳发现了西域的别姓……

这个老头的结论让西安和洛阳人有些头懵,因为过去一直公认丝绸之路的源头在他们那里。

公元二零一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小史店人萝卜白菜自豪地对我们说,到我老家去看摩崖石刻吧,我们想都没想就一头扎进他的车里。

汽车穿过期待、焦急、想像,一路飞奔,停下来已是小史店林场村。

一位村民大嫂告诉我们,往南,沿羊肠小道走一公里,就是佛爷沟,摩崖石刻就在山腰的两块大石头上。

顺着大嫂手指的方向,远远望去,伏牛山余脉连绵跌宕,山上白石点点,植被片片,山下沟壑纵横,流水潺潺,真是好山、好水、好景。

这样的地方,没佛行吗?

在羊肠小道上走,按理说,我至少应该背着丝绸、茶叶、瓷器、水壶、指南针之类的东西才是,可不知怎的,我总想赶一群羊——那些绵羊,羊毛如毡,尾巴肥大,在屁股后摆来摆去;那些山羊,伸着坚硬的双角,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拉羊屎蛋。而那些小羊羔,在羊群后歇歇,赶赶,咩咩乱叫,生怕找不到妈妈的奶头。

往半山腰走,我的兴奋点儿一下子被触动。因为那里满眼都是老而又老的树根。

它们黑、粗、怪,犹如憋在心里的沉默、感叹和块垒,而上面又奇妙地生出几杆小枝、几片叶子。这让我又一次感叹山民们太傻,毫无艺术和经济眼光。把它们刨出来,扑通一声放到花盆里,不是神造的盆景吗?当然,更后悔的是我自己,来时又忘了带刨树根的家伙了。

好而不能得,弄清它们到底是啥树总该可以吧?

我问小杰,他摇摇头。问若水,他一会儿说叫胡叶树,他老家就很多,叶子可以烧锅;一会儿又说叫橡树,因为那树的籽可以染线,他小时候就干过。萝卜白菜手指一指,坚定地说那叫毛栗子。我想他学过植物分类学,估计应该是,但仔细一想,毛栗子的果实能吃,蜜汁板栗不就是那吗?可眼前这树籽明明不能吃,至多如若水所说,可以染线。萝卜白菜挠着头,说长着长着就变了。看看,这是什么话?

咳,如今的教授,能信吗?

真的看到摩崖石刻,我有些失望。

一是规模小。只两块大石头上有,共32个佛龛,138尊佛像,最大佛像高1.4米,最小的仅0.2米。有释迦牟尼、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等;二是风化和盗挖严重。佛不是没了头,就是没了脚,有的整个被挖走,石头上还留有钢钎的痕迹。

这让我产生一种错觉,佑人需先自保,而自保,显然也是佛的无奈。

相关文章关键词

《看摩崖石刻》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