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春天,诗人,大提琴

春天,诗人,大提琴

2013-10-26 06:52 作者:百川不灌河 阅读量:25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在那个诗人生活的地方,春天一个接着一个,不必用音乐去引诱,不必处心积虑地去撒野,小桥伴着流水,野花召唤人家,卷心菜里睡着大青虫,房前屋后处处人面桃花……

那是一个又冷又燥的季节。冬日已经过去。春天却迟迟不愿回来。

当人们把头从冬的老屋里伸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听到云雀美妙的吟唱,或许季节已经过去,或许季节还未到来。这个天生矜持而优雅的生灵不会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出现。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春天。田野里没有早开的野花,那些贪玩的孩子连门也不愿出,厌倦地倚在成堆的柴火旁,听奶奶讲那些他们打死也不相信的老故事。

满眼的土灰色扮演着春的调子,头披枯枝败叶,从这个天边迈向那个天边。难道是大地不能容下时光迫不及待的催产?我疑心,那还是不是春天。

老屋的破电视机,总是能从这个冬天,捱到那个春天。至少他在时光的流转中,他能心平气和地迎来时光一次又一次的交点。而且他还会在某一个准确的时刻,用一场热闹至极的新春音乐会,把春的信息传递。绝对比一朵傲雪的木姜花更能准时到达。

无数个下午,老电视一遍又一遍地抽打着那条泛黄的旋律。巴赫的追随者们在用大提琴把那种古老而经典的曲风尽心地演绎,深沉又不失华美。是想将春天从某地一个角落里诱将出来吗?然后又丢下那些无人知晓的秘密,溜到高山田园、酒肆屋角去撒野?

高清摄影机后边的音乐厅,更像一座无比幽深而古远的帕农神庙,似乎连那些精心排列的音符都回返了音乐的始祖感面貌。老电视的破音响,无法还原这看上去无比虔诚的奏鸣是欢歌还是祈祷。

冬天让死亡如此迫近,春天却不愿传递一点信息。诗人注定熬不过没有野花的冬天。或许他不该来这片田野,他和他的诗一样,只生活在别处,只生活在昨天。——别处花团锦簇,昨天豆蔻华年。——别处阡陌交通,昨天水起残帘。

在那个诗人生活的地方,春天一个接着一个,不必用音乐去引诱,不必处心积虑地去撒野,小桥伴着流水,野花召唤人家,卷心菜里睡着大青虫,房前屋后处处人面桃花……任一阵风吹过,四下里回荡着的都是炊烟袅袅和浓浓酒香。

在那儿,男人们把土碗举过头顶,女人便醉倒在这浅浅的容器里。酒碗倒下,是烈火一团,嗓门一敞,春天便诗性大发。从窗口窥将出去,满眼的花草绿芽早已经跃跃欲试了。

诗人说,春天并不渴望音乐,欢乐只是人们惯用的借口。在有节律地滑动着的琴弦上,那些谁也不知道的心事是否也包括了花儿开与不开的纠结?这恐怕连诗人也不明白。然而诗人死了,凭谁问,花当开否。那些从梨木音箱里漫出的沉呤,是否真的只能留在一部分人的大脑中,然后又让另外一群人去痴痴呆呆地膜拜与猜测。

大提琴在沉吟着,春天依然迟迟未到,诗人却死在前一个寂寞的冬天。

相关文章关键词

《春天,诗人,大提琴》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