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硕士生当油漆工的标本意义
导读北大硕士当油漆工只是一种暂时谋生的手段,是现实形势下的权宜这策。北大硕士生毕竟是高素质人才,如何将自己的所学更好的应用于实践,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才是最终的目的。
据东方今报报道:一名北京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京城就业连连受阻后,回到家乡河南南阳市另谋生路,结果找工作又是一再受阻。最后,她竟作出了一个让大家惊掉下巴的决定:和农民工一道学习油漆技术。苏黎杰介绍,之所以学油漆工,是因为首先得让自己先生存下去,然后才能实现理想。“况且建筑装修与地产设计同源,从基础做起也算不上浪费才华。靠自己的劳动吃饭,有什么丢人的!”
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都有数百万计的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大学生资源是供远大于求,前段时间的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被炒得沸沸扬扬,这些都说明高校毕业生已不是市场上的抢手货、香饽饽,也就是说,对于那些理想过高的毕业生要向更务实的方向去转变,脚踏实地,先图生存后图发展。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北大硕士生当油漆工无疑是具有标本意义。在找工作再受阻的情况,在梦想惨遭打击后,毅然回家乡当起了油漆工,“自已先生存下去,然后才能实现理想”,这是一种务实的表现,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而反观有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碰壁之后,要么灰心丧气,抱怨生不逢时,要么呆在家中继续“啃老”,坐享其成,要么依旧为自己不切实际的理想奔波,每年挤破门槛的公考便是很好的例证。“条条大路通罗马”,实现理想的道路不只一条,这条路走不通,便可尝试着走其他的路,高校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也可以尝试先就业再择业这条路,先解决生存问题,自食其力后,再去谈发展问题,去谈自己的理想,空着肚子去谈理想,理想终究还是镜中花,水中月。
当然,北大硕士当油漆工只是一种暂时谋生的手段,是现实形势下的权宜这策。北大硕士生毕竟是高素质人才,如何将自己的所学更好的应用于实践,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才是最终的目的。
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