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今夕何夕(四)

今夕何夕(四)

2013-10-26 06:56 作者:小蚕 阅读量:29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阳光依旧泉水样温暖,我和公公从脚下的田地,又挖到前方的菠菜地,这期间,这位老人一直很积极,很开心,一会儿去拿剪刀,一会儿去哪袋子。

不得不再次力夸今年春节阳光的给力,那通透灿烂的模样,宛若春天的衣袂已经飘然而至。走出户外,褪去外套,张开双臂,桃花,梨花,油菜花,反正属于春天的所有的花,好像都纷纷争先着扑进了怀里。

对了,得说一下,昨晚并未直接回江都,而是十几个人一起去了我婆婆家,然后父母和弟弟妹妹们回去,留下我们一家三口。婆婆家在邻市一个僻静的小村子里。老家有句俗语,“离家三尺远,各是各的风。”意思是,不一样的地域,不一样的民风。对于民风,我们的确要尊重,可是一些乖张的民风,倘若要你执行,可能就不是尊重那么轻松了。记忆最深的就是厕所,那里的厕所竟然是设置在村道边,一个正面没有任何遮挡,掩盖,且视觉很好的棚子里。也就是说,无论男女老幼,只要你上厕所,别人都会看见,都会知道,而且有的甚至是老远就能看见,就能知道。如果是因为条件差,无法建设像样的厕所也就罢了。关键是,那里的民风就是,厕所愈通透,可以看见和被看见的视觉愈宽敞,就愈好。这一点,说实话,我是难以接受的。好在后来,婆婆家新砌了房子,可能考虑到我们,厕所都和城里一样了,我紧绷在心里的弦,才终于松了下来。

不过,也有民风让人赞叹的。婆婆家那里的建筑很不错,即使是民居,也设计得婉约别致,像模像样。记得以前刚来的时候,满眼看到的都是两头高高翘起,中间呈一个弧线流线的屋脊,并且是青砖青瓦,花格窗。那模样,就是走在江南烟雨中的图画。后来经济好了,这里的民居都换成了三四层,有的甚至六七层的小洋楼,还都融进了欧式元素。此外,这里的庭院和我老家不一样,我的老家,家家户户都是庭院深深,可是这里却只是矮矮的一圈女儿墙。于是这样,无论是阳光,还是雨水,还是清风,还是视野,都比我的老家来得淋漓。如此刻,站在户外,沐浴着阳光,所有的风景都尽收在眼帘之下。

从远方的树木看到近处的河塘,从屋侧的民居看到墙下的菜地,突然间想起中午曾经吃过荠菜。一个念想闪过脑海,我要挖荠菜!

荠菜,如今虽然常能吃到,可是挖荠菜却是遥远的事情,也是让少年时的我,引以为乐的事情。我是个念旧的人,只要是美好的东西,无论是人,还是物,还是事,都会深深的藏在心底,然后在一个特定的时刻,翻出来晒晒,晾晾,想想,自顾自的品味,回忆,微笑。如此刻,善感的情丝,又绵铺到了那个年代,那片田野,又想起了那条清澈的小河,那口凛冽的北风,甚至是田野上一起提篮的幼小的身影,和从身影里洒落下的不失浪漫的幻想。记得那时,我总想如老师故事中说的那样,可以在某棵鲜嫩的荠菜下挖出一块金砖(老师的故事里说只有鲜嫩的荠菜下才有),然后把她带回家,给我的父母,然后我们就会生活得很好,然后我们用不完的钱,还可以分给别人。呵呵,真是异想天开啊!

说到做到,当及我就像公公讨了把小锹,跑到地里挖了起来。见我要挖荠菜,公公也跑到地里来,并从我手里拿去小锹,叽里咕噜的说了些什么,然后自顾自的挖了起来。说实话,我是不大听得懂这里的方言的,不过根据这些年积累的本领,好好领悟后,才知道,他是怕我弄脏衣服,所以他要帮我挖。一时间,我真的有点不知所措,其实,我并不在乎荠菜,我在乎的是挖荠菜,挖荠菜的感觉啊!看着老人雪花样的头顶,我的思绪不禁有点复杂。

我想到是昨晚。其实昨晚,也是我结婚以后,十几年来,父母第一次到我婆婆家。这途中还有几个小插曲,一是由于弟弟车速慢点,走错路,开到上海去了,然后我们又约定地点等他,二是先生稀里糊涂的下错出口,又返道,这样,一直忙到晚上8点多,才到婆婆家。

想想这人,一天之内,登山入海,日行千里,还彻夜未眠,饥肠辘辘,这身体疲惫度可以想象。此刻,没有其他想法,就是能够舒舒服服的坐下来,有碗热乎乎的饭吃。可是到了婆婆家,我却傻眼了,那些炒菜,竟然还等着我做。那一刻,不是失望,是意外,是意想不到的意外,心中突然就有一股泪水要奔涌而出。其实,媳妇烧饭做菜,都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可是,此刻,此刻,他们可知道,此刻我有多累,多饿啊!想着父母都是第一次来,弟弟妹妹们都饥肠辘辘的候在客厅,一句话没说,挽起袖子就干活。该切丝的切丝,该斩块的斩块,该裹酱的裹酱。等菜都炒完,家人也陆续吃饱。而我一个人,盛了一碗饭,默默吞完一盘西兰花。

而这一刻,看着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微弓的身影,颤动的白发,我能说些什么呢。我什么都不能说,也说不出。我知道,他们也是好心,他们可能怕因为口味不一样,而影响客人的食欲。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客人们千里迢迢的赶来,并不在乎吃啥,只是来探望一下,也不在乎口味怎样,有的时候,尝试新鲜,也是一种快乐,有的时候,捧出自己的特色,也是一种待客之道。他们在之前已经吃完饭了,可是他们忘记了,我的饥饿和疲惫,和我的需要。而此刻,我能怎么做,我是从公公手中夺回小锹,继续我的快乐,让他干站着,还是就此放弃呢。其实我也知道,他是关心我的,或者他正以这种关心为快乐,以自己这种小小举动所产出的成果,为他的行为价值。如果此刻,我只顾自己的感觉,必定会让这位腼腆的老人感觉尴尬,或者失落。而这种尴尬与失落,他自己未必知道,可我却知道。

思索半刻,我便询问公公,家里是否还有小锹,公公说,有。于是我说,我们一起挖吧,公公愉快的答应了。

阳光依旧泉水样温暖,我和公公从脚下的田地,又挖到前方的菠菜地,这期间,这位老人一直很积极,很开心,一会儿去拿剪刀,一会儿去哪袋子。不一会儿,满满的一大袋,择净,去根的荠菜,就装好了。而此刻,婆婆也在忙碌着把油,花生,等往车上搬。轻叹一口气,心中浅浅一笑,似乎所有的折褶都抚平。其实于我,我什么都不缺,我只是想满足他们认为的快乐,肯定他们肯定的价值。

下午两点,带着老人的给予,还有追随的目光,我们离开了这片土地。目光转向车外,刚好触及一个人坐在河畔的棚子里上厕所,我瞬即有点尴尬,突然想起这里的民风,果然,人家正大大方方的看着我们呢,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心中不禁释然,但也转过目光,不再去看,因为我不习惯,也不喜欢。

想起这短暂行程的际遇,浅悟。或许,这世间,无论是人与人,还是人与物,还是人和民风,人和习惯,都应该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理解,都一些宽容吧......

相关文章关键词

《今夕何夕(四)》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