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奶奶的祭日

奶奶的祭日

2013-10-23 19:03 作者:花落无情 阅读量:44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编者按奶奶的祭日回家,却为了是否哭而纠结,终是哭了,真情与否,孝顺与否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怀念。

明天就是奶奶去世一周年的日子了.一大早我便收拾好了行李准备回家。当列车开动的时候,我内心的纠结如同撕裂的伤口一样隐隐作痛,最后一次见到她的情景还是那么清晰,好像她压根就没死去,只是因某件事的纠缠而一时无法回来。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们,奶奶用她九十年的人生阐述了一个母亲的伟大。鞠躬尽瘁是她最真实的写照,也是孩子们最深切的记忆。

“你该下车了。”列车员的提醒打断了我刚刚的思绪。原来车已到站,我已回家!推开门的时候婆婆正在帮儿子洗衣服,看到我回来她站起了身“烧纸我帮你准备好了,还有白孝衫和孝布。”“知道了,我先帮你洗衣服吧”看婆婆的样子水可能有点冷。“不用,你还是歇一会,晕车很难受的。”“不要紧,咱俩一块洗。”拗不过我,婆婆放下了手中的衣服,“我去炒米饭,吃了早点去你奶哪,别迟了。”婆婆的话又一次勾起了我对奶奶的思念,深深的深深的······回忆······

下午四点半,我穿上衣服戴好孝布赶往奶奶家。临出门的时候堂妹打来电话,让我在路口等着她她一会就到,随行的还有另外几个妹妹,他们都是请了假来回家给去世的奶奶过周年的。从下车的地方到奶奶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便如约在那里等候妹妹们回家。

随着一声汽笛声响过,弟弟妹妹们出现在眼前,看他们风尘仆仆的样子就知道是赶了几个小时的车程。“姐,是不是一回到家还要哭?”小堂妹一下车就问。“那当然,今天是主要日子,看的就是这哭声。”“姐那你先哭,我们跟着你哭。”难题就这样甩给了我。说实话我也正为这事发愁呢,倒不是说我不想奶奶,我知道他们也和我一样,只是这农村的习俗一时半会改变不了又有什么办法呢。“唉,时间过得真快,咱奶不觉都去世一年了,想想真有点不信。”二妹的一句话让干刚刚还唧唧喳喳的几个人忽然间安静了下来。“还是赶紧赶路吧。”怕大家伤感我只好催他们快走。

快到村口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的放慢了脚步。“姐,咱哭不哭?”还是小妹打问。“随便,哭不哭自己掂量。”只能这么答覆,因为我自己也有点难为情。“可我真的不会哭呀。”小妹再次强调。“那就别哭了”

“那要是让别人看见了还以为我傻呢。”小妹顾虑的是,在农村回家奔丧的人是一定要在进门前哭两声的,一来告诉人们这家有亲人回来了;二来也是为了表示对死去亲人的无限怀念。其实,说到底都是给别人看的。至于你到底孝不孝顺,村里得人心知杜明。

家,离得越来越近。“姐,你看那站了好几个人,咋办呢?”小妹拉了一下我的衣角。“有什么怕的,哭吧!”“这么多人咋好意思。?”“那也得哭,不然真成了笑话了。”这个时候也只有我拿主意了,谁让我是老大呢。“姐说的对,赶紧的,要不那些看的人就要笑话了!”二妹在一旁帮腔。“难道不哭不行吗,不哭就是不孝顺吗?”小妹扭过脸问。“哪来那么多废话。咱们这就兴这个,有啥办法。”二妹显然做好了准备,因为说话间就要到了。

“奶······”终于,那个一想起来就心痛的字从我的喉咙喷薄而出,没有一丝的做作,没有一丝的设计,更没有时间酝酿,奶奶的灵堂前已是哭声一片。“别哭了,晚上还要接灵呢(接灵,就是在先一天晚上去主人的坟前哭一场把他的灵魂迎回来安在家里等第二天下午在送走),到时候有你们哭的。”大伯走过来拉起了我,随后又回过头对着奶奶的遗像说了一句话“妈,你有福呀,你看谁家有这么一大帮孙子,孙女,更别说成了大小伙子的重孙子了,这辈子值了!”说完,眼泪已溢满了眼眶。

“孝子孝孙接灵了!”随着执事大叔的一声高叫,奶奶的大重孙(也是我大伯的大孙子)哲哲从灵堂上接过了奶奶的遗像抱在了怀里,接着一屋子的男人在执事的带领下神色凝重的走向了坟场,在那里他们将接回奶奶的魂灵........而女人家则一人一炷香端了凳子坐在了门口,看见男人们回来时便开始放声大哭,以示迎接亲人的心情。直到执事的人将牌位放到灵堂正中,当晚的仪式才算彻底完成。

第二天早上,该来的亲戚陆陆续续拿着礼物来了,叩头烧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接着就是女人或真或假的哭声,而男人,只是在点一炷香后叩个头就算祭拜过了。随着客人的陆续到齐,一碗哨子面就是最实惠的早饭了!吃罢饭,大家便各干其事,打牌,闲聊,或者看电视。只等午饭后那最后一场祭祀的到来!

下午五点,奶奶的坟前已是烟雾缭绕,哭声连连。这,便是今天最后一场祭祀活动,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就会有孩子们的哭声按时回荡在这里,久久······不散!

罂粟

相关文章关键词

《奶奶的祭日》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