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花季吐蕊
导读也许直到现在她并不知道曾经有那么一个男孩喜欢过她,暗恋过她,只是他把他的那份感情深深地藏在内心,没有语言也没有行为,直到有一天,他又引身而退并把那段往事烂在了自己的肚子里。
记得歌德曾说过“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痴情”,是啊,一个人在其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是必然要经历这一阶段的。人们常说,恋爱、结婚和生子是人生的三部曲,毋庸置疑,恋爱肯定是最甜蜜的,也是最令人刻骨铭心的。正如大家所知的,恋爱还有明恋和暗恋之分,明恋当然就是勇敢的公开的那种,暗恋自便是懦弱的内敛的那种。在这里,我想说一说我在十六岁的花季那一年所萌生的一种情愫。
1992那一年十六岁的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县一中的高中并被分配在重点班,因我的个子偏矮,故老师在调配座位的时候,我便理所当然地坐在了第一排。令我有点惊讶的是,坐在我正后面的是一个来自城里的大姑娘,因我来自农村,生性腼腆木讷,之前几乎没有和女孩子说过话,更何况她是一个落落大方的千金闺秀,这无疑给我平添了一丝局促感。不过,我的内心很清楚,我的主要任务是考大学,其它的事可一概不理,这可是父亲在家里千叮咛万嘱咐过的。
不用说,城里的女孩和乡里的女孩相比自是天壤之别,她的皮肤白皙,脸色红润,体态丰满,留一头齐耳短发,两个小小的蝴蝶形发夹点缀鬓角,煞是好看。她经常着一袭白色的连衣裙款款地从我面前经过,然后又翩翩地落在我的后面,在坐下的瞬间总伴随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她每次回到座位时,我总觉得是一只白色的蝴蝶盈盈地向我飞来,然后在恍惚之中又轻轻地落在枝头上。那种感觉真的很美妙,时至今日,她当初那美丽而动人的倩影依然记忆犹新。
在高一一期,我们只简单地说过几句话,不外乎是询问一些彼此的基本情况。其实,她是一个很热情也很大方的女孩,她每次微笑着问我一些问题时,我总是耷拉着头一副羞答答地样子,嗫嚅着像挤牙膏一样半天才会从嘴里迸出一两个字,她显得很有修养并不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我。老实说,她的微笑真甜,笑的时候总会露出那两个浅浅的酒窝,尽管我低着头,可我还是会用眼角的余光去扫视她那清秀的脸庞。其实,我在别人尤其是男孩面前不是这样子的,还算是神情自若、吐字清晰,可为什么在她面前却是如此窘态呢?当然,我的内心很清楚,一方面我来自农村,一个十足的乡巴佬,家里条件显然没人家好,穿的是粗布衣裳,吃的是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可比不得那些来自城里的学生,一个个穿得光鲜艳丽,故在心理上难免有一定的落差和自卑情绪;另一方面,我总觉得她在我心中是一位美丽的公主,神圣而不容侵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故和她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为好。有时,她从家里带一些好吃的零食譬如饼干、巧克力和点心之类的,她也会顺便分给我一些,我只是出于感激地笑笑但并不说话。
在高一二期,或许是我的学习成绩在两次考试中名列前茅,故她对我倒也刮目相看,也或许是我已经慢慢适应了新的环境,于是说话做事也便大胆起来,加上“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我和她之间的沟通自便多了许多。有时我们一起探讨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因她偏向于英语、历史和地理之类的文科科目,而我则善长于数学、物理和化学之类的理科科目,故我们会相互请教以取长补短,少不了也有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多半是她占上风,毕竟她的嘴乖巧伶俐能言会道些,不像我笨口拙舌,何况好男不跟女斗,基本的绅士风范还是有的。当然,她自已觉得没多大胜算,也会请老师仲裁。尤值得一提的是,我俩竟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俩的语文成绩都出奇地好,这就少不了会高谈阔论一番我们当时那粗浅而稚嫩的文学常识,我还记得现代著名文学家贾平凹这三个字就是从她那儿听来的。另外,她的字也写得相当清秀而端庄,用的是行楷体,一个个错落有致,就像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镶嵌其中而跃然纸上,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人常说『字如其人』,看来此话不无道理,她做起事情来也是不缓不急,轻中有重,大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风范。就这样,我们在一种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度过了这个学期。
高二一期时,我能很明显地感觉到我对她的情愫有了丝丝的变化,也许是上个学期的频繁接触和亲密沟通开启了我的混沌,在那两个月的暑假里,我竟觉得比往常漫长了许多,甚是难熬,一心只盼望着能够早点开学,以求早一天见到她。扪心自问,我在情感方面比他人成熟得要晚一些,故我当时并不知道那就是一种朦胧的一厢情愿的暗恋。我只知道,她的出现好比一粒石子投入我内心的一汪湖水,激起了阵阵涟漪,令我久久不能平静;她的出现又好比一股和煦的春风,溶化了我童贞的冰雪,催开了我柔情的花苞。在新的学期里,上学时我会早早地来,倚在二楼的水泥栏杆前守候着她骑自行车翩然而至的身影;放学时我又会目送她的身影消失在我的眼帘;课间休息时,我会偷偷地看着她和同学们嬉戏游玩;上课时,我在回头张望后面时也会瞟上她一眼。令我不可思议的是,有时看见她和别的男孩子结伴而行或是打闹的时候,我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妒忌和愤懑,我不知道那是不是私心在作怪还是人们所说的醋意中烧,但不管怎样,对这所有的一切,我只是默默地看在眼里,并不多说话,更不会向她写情书或是送点礼物什么的?因为那个时候的我,根本就不知道那就是一种暗恋,一种潜在的爱情,至于我对她的情绪变化,完全是出于一个情窦初开的男孩对异性的一种很朦胧的好感,一种雄性动物对雌性动物很原始的渴求而已,这一切都是潜意识的,丝毫也没有上升到欲望和行为的高度。
高二二期时,学校为了提前进入高考状态,本着学生自愿和老师建议的原则对学生进行了分科,她进了文科重点班,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下降不少,但留在理科重点班还是绰绰有余的。由此,我们见面的机率和说话的机会就更加少了,尽管如此,她的身影在我的脑海里依然挥之不去。因她的教室在我的楼下,于是下课时我会下意识地倚在围廊前张望,看能否窥见她的身影;做课间操时,我会在一排排的人群中搜寻她的身影;上下学时,我会在校园的过道上徘徊,若看见她便有种大喜过望的感觉,如果没有看见她便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有时,我去她班上的一位好友借东西时也会不失时机地瞟上两眼。总之,只要能够见到她,我便觉到这一天的阳光分外的灿烂,心情也特别的舒畅,若是这一天没有见到她,便觉得整个天空灰蒙蒙的,心里似乎缺少点什么,她就是我的晴雨表,时时刻刻影响着我的温度和热情。说来也怪,其实我的要求再简单不过,我并不奢望和她说上几句话或是一起做点什么,只求能够看上一眼,我的心便踏实了。这种感觉一直维持到高三最后一个冲刺阶段才稍稍平淡了许多,毕竟在那个昏天黑地每天被老师念叨着高考倒计时屈指可数的时日也就无暇顾及了。
高考之后,她很顺利地考进了湖南师范大学,学的是历史专业,而我却发挥失常马失前蹄进了省城的一所高等专科学校,这样无形之中就把我们的距离拉开了一截。也许是我真的长大了,思想趋归理性,或许是自身感觉到彼此的差距,知其不可为而退之,于是便适可而止,昔日那种爱恋的感觉便渐渐地消失殆尽,只残存一段甜蜜的回忆。后来,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我和她之间也只是像普通同学那样叙旧而已,丝毫没有先前的那种暧昧和局促的感觉。毕业之后,我便南下广东开始了我行踪不定的流浪生活,她却进了长沙市的一所中学,做了一名光荣的教师,一年之后便嫁给了当地一知名媒体的记者。从此,我们便天各一方,杳无音讯。
也许直到现在她并不知道曾经有那么一个男孩喜欢过她,暗恋过她,只是他把他的那份感情深深地藏在内心,没有语言也没有行为,直到有一天,他又引身而退并把那段往事烂在了自己的肚子里。其实,她知不知道这回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人生的成长历程中曾经拥有这份感觉,这就足够了,因为那种暗恋的感觉也挺好的!
暗恋是一道风景,暗恋是一种心情,暗恋是一种青春的悸动,暗恋是一种孩童迈向成人的嬗变,虽说我和她并没有走到一起,可我并不后悔当初没有对她表白点什么。在写下此文的同时,我竟有一种来自内心的?喊,那就是:感谢生活!感谢生命中有她!这是一份很温馨的回忆,它将深深地烙在我的心田,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