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小小三峡记
导读“前面是激流!”有人大声警告。果然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也有搁浅翻船者,但绝无倾覆之险。同舟共济者三人,只好涉水举舟,把船翻个面,再向下游划去……
游小三峡,不到小小三峡,是一件憾事;到小小三峡不顺水一漂,也是一件憾事。
晨8时,从龙门峡逆大宁河上,10时半到小小三峡入口处——马渡河。马渡河流水潺潺,清澈见底,五彩斑斓的三峡石,历历可数。这里有一溜儿小木船,每载十许人,逆水行舟,全凭船工两只结实的手臂,用力撑,用力扛。一个小时光景,我们达到启漂目的地。此时,烟雨蒙蒙,山岚飘忽,似云似雾,上下滚涌,给峡谷平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水更窄了,山更高了,舟过一线天中,好像一伸手,都能触摸两岸湿漉漉的岩壁,贴耳可聆听远山淙淙的流水细语。
这时,天色更加阴郁,幽深裹着寒气,我们一阵犹豫之后,果断战胜了徘徊。大伙脱去外衣,穿是印有“马渡河漂流”字样的衬衫,外套黄色救生衣,15人分乘5只橡皮船,举桨向下游漂去,一路大有当年尧茂书“长江第一漂”的气势。
马渡河虽水浅不过膝盖,但顺水漂流并不是易事。遇着回水处,橡皮船只打旋,愈是性急,舟愈不听使唤,老在原处逗留。是人流连,还是舟流连,索性听其自然,任意东西,仰卧观景,两岸峭壁林立,悬崖多生杂树,杂树枝叶凌空向上,蒙蒙细雨,在枝叶上聚点成滴,吧嗒吧嗒落在水里,溅起一个又一个小水泡,偶尔滴在人身上,一阵清凉,沁人心脾,竟有“六月飞雪”之感。
“前面是激流!”有人大声警告。果然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也有搁浅翻船者,但绝无倾覆之险。同舟共济者三人,只好涉水举舟,把船翻个面,再向下游划去……约莫半小时功夫,窥见马渡河出口。
随即,更衣换船,舟返大宁河中,船工发布一条新闻:巫山县政府决定,继续开发马渡河已纳入计划。届时,从大昌古镇兜一圈,顺马渡河源头漂下来,那才叫人惬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