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
导读难怪我做的鸡汤,母亲值说好吃。尤其现在,老人手里不缺钱了,缺少的是回家看看的亲情。说说家常话,回忆回忆过去,老年人是很爱听的。
我每每回家都给母亲钱,少说一百,多则二百。至于父母的生日、年节就更不必说了。就是在困难时期,我每月36.5块钱,也没有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给三元五元钱是常事。回家也不空手,买些水果、猪肉,孝敬老人。
但是,母亲还是不说我好。说我的侄儿和姐姐们好。我很不理解,也很郁闷。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得不到父母的欢心。
我问姐姐和哥哥,你们都给父母什么了,这么使父母说你们好。他们也不知道。都笑着说:“别跟老妈一般见识。老妈是老小孩。弟弟你很够意思了,咱们几个子女数你花钱最多。”大家一笑了之。我的侄儿们有时帮助父母干活;侄媳在过年时请母亲吃一顿饺子;姐姐有时给母亲买一件衣服。也就是三五十块钱。
这些我更为不解,我每次给父母的钱够她们一年给的。可母亲为什么还不说我好呢?而他们给一件衣服,请他们吃一顿饭却常念念不忘呢?我很生气,认为父母对我很不公平。
随着年龄增大,我已经步入老年。儿子经常不在家,有时回家看看,没住几天,也就草草打道回府了,我很生气。时间一长,不来电话,我就骂他:小王八犊子,就知道自己在外边工作,吃喝玩乐,也不回家和我唠唠嗑。心中不免积怨起来。
无奈之下,我只好回母亲家,买只鸡,亲手给父母炖上。当我把热腾腾、香喷喷的鸡肉,连汤带肉端给母亲时,老人高兴得值说好:“看,还是我的二儿子孝顺,知道妈妈心里想什么,爱吃什么。”
我的父亲也夸我,说我现在懂得孝顺了。其实,我早就知道为人之父应该做什么。作为男人:要在世上,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儿女,中对得起妻子和朋友。给父母养老送终,这是做为男人的责任。父亲有病时,我急忙打车去医院,哪怕三更半夜,我也在所不辞;父亲去世时,躺在我的怀里,说有你我就安心走了,我没有眼泪了。父亲活着的时候爱吃什么,我尽力买到,除非在物资极度缺乏时买不到,我才没有办法。只要父母说的话,我想办法达到他们的要求。
现在想起来,父母在困难时虽然缺钱,但是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安慰,思想的沟通。常回家看看,作为子女,比拿钱或者拿东西更为重要。
难怪我做的鸡汤,母亲值说好吃。尤其现在,老人手里不缺钱了,缺少的是回家看看的亲情。说说家常话,回忆回忆过去,老年人是很爱听的。
孤独的母亲,今年您已经88岁了,还有几年快活的时间呢?对于儿女想孝敬老人的机会不多了,我要抓紧时间,常回家看看母亲,和母亲唠唠家常,给母亲洗洗脚,捶捶背。给母亲夹一口菜,做一碗鸡汤,这是多么快活的事啊!
鸡汤,心灵的鸡汤!母亲您爱喝吗?我尽量少写些书,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