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书店情缘

书店情缘

2013-10-23 12:50 作者:赵春华 阅读量:28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九十年代以后,我光顾书店的次数和积极性就少多了,但总还是去的,也会买一些书;北京举办的书市也经常看看,也会买一些书的。

八十年代头五六年,是我最爱逛书店的时候,每周都要去书店两次,还不算平时路过书店时进书店看看或者买书的次数。我最大的兴趣就是逛书店,其他的商店是不去的,无论去西单、前门和王府井,都是直接奔书店,每次去看见了喜欢的书就买,一般不会空手回去。

八零年我刚参加工作,晚上住在学校,下班之后也没有什么事,就去逛书店。工作的学校附近有新街口书店,再远一点儿就是西四新华书店,三天两头都去这两个书店转转;王府井书店虽然远一些,但乘坐公共汽车也用不了半个小时就到了,那时候的交通很畅通,还没有三环,就是二环,二环里面也不堵车,所以去王府井也很方便。王府井书店是北京乃至全国最大的书店,所以每天总是有新书上架,我就是冲新版的书来的。当然主要是买诗集,主要是外国和国内著名诗人的诗集,现在看来也都是精品的诗集,什么普希金、歌德、拜伦、席勒、雪莱、叶赛宁、叶芝、艾略特、庞德、惠特曼、聂鲁达等诗人的诗集,还有国内诗人郭沫若、艾青、戴望舒、徐志摩、李瑛、雷抒雁、舒婷、北岛、顾城等诗人的作品。

工作的学校在西直门内,离新街口很近,新街口新华书店里面的人很熟悉,因为我们学校经常购买图书,与书店的机关服务部有联系,一个专门负责机关服务的工作人员小果,我经常到书店后面的库房找她,在里面书架上翻书,看看有没有新进的图书。后来小果调到了西四新华书店,我也经常到那里找她,看来没来新书。

那时候还有不少新开的书店,不是新华书店系统的,经常有特价书,很便宜,都是几年前出版的,十几块钱买的书很重,并且都是大部头的书,像《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好几卷,每卷都是六七百页,《短篇小说选》是建国三十年短篇小说精选,大概十几卷,每卷也是很厚。当时我工资才三十二,一个月光买书就花去一半多,因为还年轻,也没想到攒钱娶媳妇,就是爱好看书,喜欢文学和创作。

有过好几次买特价书的经历,看到那么多特价书,都是现当代文学的精品,以前都没有看到过,一定要买下来,因为过去看的书太少了,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是需要我恶补的,毕竟文学的基础好比较薄弱,若想搞文学创作首先是要多阅读作品。过去在农村劳动的时候没有这个条件,现在有了这样的条件,过去看不到的书现在能够看到了,那就花钱把它买下来,这是过去买也是买不到的。所以每次买特价书都是很兴奋,这么多我喜欢的书,就是再沉重,我的心里也是快活的。吭哧吭哧扛着一大袋子书,从书店到车站的距离虽然不是很远,但也是很累的,但是再累心里也是高兴的。若是一次买二十元的特价书,那是真够我扛的,实在太沉重了,好在我还是有力气的。

大概也就是三四年的功夫,我居然买了近两千册书,放在学校宿舍里好几个大箱子,只能放在床底下了。当我离开这所学校的时候,搬走这些图书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那时候单位又没有汽车,只好自己利用了好几天时间,乘坐公交车一箱一箱地送到新的单位;有时候还骑着自行车一箱一箱的带到新单位,也是放在宿舍的床底下。

八七年单位分给我东四一间平房,那次搬家的时候是单位出的车,但这么多书也是费了很大力气的。前年冬天家里装修,腾空房间,在附近租了个地下室,地下两层,又没有电梯,这些书真是让我受了大罪了,搬下去不容易,考虑到若是再搬上去,心里真是发憷。所以还有不少的书装箱放在楼道里。家里装修完了,把书陆续搬进房间里,还有的书暂时放在楼道里,就是因为没有搬进屋,所以才丢失了一大箱子书,我心疼了好些日子缓不过来劲,那是我的宝贝啊!现在这些版本的书买都买不到了,真是可惜!

是啊,这些书都是一本一本从书店买来的,花费了多少心血啊!可惜都让那些收废品的溜进楼里偷走了,他们是不会看书的,我这些宝贵的书籍成了他们不花钱弄来的废品了。想起这些收废品的真是可气。

九十年代以后,我光顾书店的次数和积极性就少多了,但总还是去的,也会买一些书;北京举办的书市也经常看看,也会买一些书的。但这十年基本不去书店了,也没有什么自己喜欢的书,特别是文学作品,当代的也没有什么可看的。现在书籍的种类很多,但是真正的好书、吸引我的书是寥寥无几的;过去图书虽然没有现在种类多,但还有好书,现在的书这样多,却没有几本真正有价值的书。想看书可以上网,所以书店基本与我无缘了。

2011.3.25

相关文章关键词

《书店情缘》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