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为张翕飞廉政工作的新“创意”喝彩

为张翕飞廉政工作的新“创意”喝彩

2013-10-22 16:07 作者:空中飞 阅读量:41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时评报道:“在去年的一次公务中,我独自收到3个企业给我的现金(好处费)。现在,我通过邮政汇款如数退还给他们,并希望今后企业不要这样”。这段文字的发布时间是2010年10月17日,出现在盐城经贸信息网的《一个公务员的廉洁从政宣言》中。它的作者叫张翕飞,是盐城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行业处副处长,副科级干部。今年3月17日,他再次将另外3笔“退礼”清单晒了出来。他退回的6笔好处费,共计9千元。这个退贿清单一经公布,就在单位内外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震动(3月24日无锡晚报)。张翕飞除了想自证清白、独善其身外,更是希望树立标杆“向我看齐”,来影响周边的环境。他采取的这个有“创意”的方式,除了把所收贿款予以退还外,还在网上高调晒出“清单”,此举引发了社会一片哗然。

别看他只是一个副科级的小官,地位不显赫,但握有实权。承担着江苏盐城市机械、纺织、化工、电子、建材等行业产业政策的贯彻与落实工作。人们之所以要给他好处费,大都是一些企业为了争取省、市的奖励或扶持,就通过这种方式来争取机会,这也是目前一些地方司空见惯的潜规则所造成的。张翕飞晒单后,不说社会上有些人不理解,就连他所在的本单位同事,都不愿正面评价,谈到他时都讳莫如深尽量回避。为什么会出现敬而远之这样的现状,不外乎是他破了行规,使他们处室个人断了创收的财路。毋庸置疑,张翕飞的高调退贿,对比他位高权重的受贿官员,其无疑也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张翕飞的高调退贿只是冰山一角,可以想象官员财产申报的阻力为何会那么大。他在网上公开退贿清单,自然是很多官员不愿意看到的。这既增加了公众对官员灰色收入问题的不满,也增加了官员申报家庭财产的外部压力。可以说,他的做法是反常的,没有按规矩出牌,破坏了官场对灰色收入、贿赂问题集体缄默的潜规则。高调退贿对于盐城官场来说震动必定不小,它打破了官员权钱交易“闷声发大财”的美梦。从张翕飞主动高调退贿来看,也佐证了财产申报的意义,这对官员的监督是很有价值的。多年来,在拒贿问题上,大多数官员采取的都是静悄悄地进行,难有第三者知晓。这种拒贿靠的完全是官员自己的道德约束,而非来自社会的监督。无疑,依赖于道德自制的拒贿,在权利诱惑无处不在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善始善终。而且,不能或不敢公开拒贿,在某种程度上会诱导行贿者的违法行为,使其“贿”而不倦。

现在网站上,网友力挺,绝大多数网民是支持他的。有的网友说:“有你这样的公务员是人民的福气”,有的说“到我们这儿来做公务员吧”、“如果是真的,那么你可能会比较孤独,我们希望你这个人官运长久,不要受到同僚的排挤和上级领导的不待见”。当人们看到他写的:“今后凡是我经办的公务,都不需要给我任何形式的好处”后,包括我在内都很受感动,这才象真正的共产党员说的话。不是用手中掌握的权力给自己谋福利,而是为人民办实事。这种廉洁从政示范行动,通过网络宣传出来,可以有更大的社会效应。他倡导全国的公务员都要重视小节,重视廉洁从政的问题,没有什么不好,真是难能可贵勇气可嘉。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质疑,说他是在标榜炒作自己。有人说:“既然不收礼,当初你就可拒绝,或者收后悄悄退掉,为什么收了还要公开退礼呢?这不是“沽名钓誉”让人难堪吗?张翕飞回应道:“如果悄悄退掉,只有当事人知晓,别人不知道,其他人可能还会给你继续送,起不到弘扬正气、净化风气的目的。我就是想通过这种公开方式告诉大家,找我办事不需送礼,只要符合程序我就给你办”。说的多好呀,退总比不退好,公开退又比悄悄退好。让老百姓知道,我们干部队伍里还是有人不收礼、不贪财的。这种高调退贿彰显的是良知,不愧是盐城市优秀科技工作者。退回的虽只有9千元,但它的示范意义和警醒作用,应当要远大于此。

针对网友对公开退贿帖子热议不断,张翕飞24日又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高调退贿与廉政建设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有网友向张翕飞提出:“你这种做法上级领导是否有压力、是否支持”?张翕飞表示:“纪检组书记已经传达党组的意见,认为我做得很对,领导对我的行为很支持,但是不等于领导赞成,他也加入这个行列,只是压力会有一点”。访谈中,也有网友提出:“如果有人送给你一百万,你是退还是不退?只退九千元是不是应了一句礼不收,嫌少。官不做,嫌小”。张翕飞表示:“不管多少我今后都不会收”。他以实际行动为我们的公务员带了一个好头,廉政从我做起,值得称赞。

在目前官员财产因种种原因,还不能公开的前提下,我要为张翕飞的高调退贿举措大声喝彩。他以一己之力对抗沉疴,我们应给予道义上的支持。象他这样的政府官员是很稀罕的,为什么呢?就因为现在的官场生态是畸形的,一部分官员都默认受贿才属正常。认为权力在某些时候就意味着利益。于是,就有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打点与贿赂。从这几年我国反腐败的情况来看,不容乐观。腐败的土壤深厚,大有越反越多之势。且腐败的官员像割韭菜一样前腐后继,割了一茬又一茬。甚至于有的部门“一窝烂”。今年初原铁道部长刘军落马不久,3月18日新华社又发布通稿,查出杭州原副市长许迈永被控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检方指控其利用职务之便多次索取、收受贿赂2.13亿余元、总涉案金额近3亿,刷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官员贪腐的新纪录,有“许三多”(钱多、房多、女人多)之称,就此问鼎“新中国第一贪”。可见我国官员腐败现象仍然很严重,这才是导致高调退贿,反而成为亮点新闻的真正原因。说明廉洁不能只靠自律,关键还是要靠完善的制度来约束。

我赞扬张翕飞以个人名义向潜规则说不,无论他是高调退贿还是低调处理,其目的都是廉洁从政,当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他高调退贿与陈光标的高调行善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虽说两者都引起了一定的争议,但不可否认,其中的积极意义和正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民政部部长在褒扬陈光标的善举时表示:“无论是高调行善,低调行善,只要有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都可以认同,都可以提倡”。同样高调退贿,对于惩治和打击腐败,也有着“高调”的自律和示范意义,而且更加能够起到威慑和警示作用。现阶段我认为高调退贿很有必要,就是要让公众参与监督,让行贿者畏惧,让受贿者惴惴不安。我们既要倡导张翕飞这样有助于抑制灰色收益的主观“创意”,更要在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公示等廉政建设机制上下足功夫,以健全制度,来推动社会廉政建设向前发展。

如果有更多的党员干部,都能把自己收到的贿赂高调退出来,会让更多人知道行贿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对周围的干部将是一个教育和鞭策。它对于破解当前“办事要送礼,请人帮忙要打点”的不正之风很有必要。此举有利于强化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对于创造一个崇尚清廉社会气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让这种举措成为一种时?,形成一种大气候的氛围,才能够影响我们每一个公务员,影响到他们的施政行为;这就需要加大先进典型的挖掘和宣传力度,要让他们公之于众的退贿之举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做这种扭转不良政风的事情,而不是面临各种压力。只要取得的效果,是符合全体人民的利益,就应当得到全社会的肯定。

我们有些官员不是一出生,就命中注定是腐败官员,他们也是经过努力奋斗,才坐上那个有权决策的位子,只是在缺乏必要的监督中,才漫漫沦为贪官的。由于掌权后逐渐受人情世故的诱惑,而中了温水煮青蛙的陷阱,最后发现时已经无力挣扎。因为面子,从“身不由己”走向“情不自禁”为个人谋取不法利益。最后你捞、我捞、大家捞,权力小的小捞,权力大的大捞。你掩护了他,他暗示了我,我也会对你提供“方便”,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群蛀现象”。最终让这个群体被“共同利益”所挟持,落入违反党纪国法的深渊。由“被动型腐败”演变为“习惯性沉沦”的案例,近年来并不鲜见。张翕飞敢于高调退贿,彰显的是奉公守法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其行为令人钦佩值得尊重,并具有推广意义。只有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强化舆论监督,在众目睽睽之下,就是你想腐败也腐败不了。

官场是个大舞台,一些官员台上反腐,台下受贿,他们确实常常“收西瓜退芝麻”以博取声誉,演技精良欺骗了无数群众,也为很多人心里蒙上了阴影。但是,“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紧绳”。有了阴影就怀疑一切,还害怕阳光照射进来。张翕飞高调退贿挑战了官场潜规则,撕开了遮丑布,当前需要的不是嘲讽,而是对他鼓励。不能让他独自一人去呼唤。高调退贿的“创意”,不是沽名钓誉,而是树立正气,这是一种姿态、一种承诺、一种引导,更是廉政工作的新方向。退贿不稀奇,高调才珍贵才更要喝彩。什么时候“高调退贿”不再成为人们眼中的“另类”时,风清气正的官场秩序也就形成了。

(2011-03-2616:44:22)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为张翕飞廉政工作的新“创意”喝彩》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