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酥饼,金华人心中的老字号(西南作家文学杂志投稿)

酥饼,金华人心中的老字号(西南作家文学杂志投稿)

2013-10-22 07:09 作者:云天 阅读量:43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金华酥饼的起源可早了,甚至可以追朔到隋唐。据说隋代程咬金曾在金华开过酥饼店,是酥饼行业的祖师,明代朱元璋攻克金华后,曾与军师刘伯温在婺州明月楼品尝酥饼……

相对于金华火腿来说,金华酥饼可是太普通、太平凡了。

酥饼平凡、普通到金华人根本就不觉得自己家乡还有这么一个特产。亲朋好友来访也想不到要推荐酥饼,要等到别人说起才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有次我在QQ群聊天就碰到这种情况。一个外地人问我金华是不是有种饼非常好吃,说了半天后我才意识到说的是酥饼,心说,酥饼什么时候就有了这么大的名声了呢?这才真应了“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句话了。

酥饼是普通、平凡的。在金华它又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走在金华城里,无论是宽敞的街道还是幽深的巷子随处都可以看到酥饼店。以前做酥饼根本不需要店,只要一个圆圆的大大的铁皮炉子就行了。家门口、单位门外、路旁等等都可以看到。肚子饿了、嘴巴馋了,随时就可以买个酥饼来充饥。

在金华,你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肚子饿了,酥饼要不要,我这里有”。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谁那里,好像要随时拿出一两个酥饼来那都是稀松平常的事。

火腿只有在比较高档的宴席上才见到,价格也比较昂贵。与之相较,酥饼确实称得上价廉物美。一个酥饼大的以前是一两毛钱或者几分钱就可以买到,现在也只要一元左右。小的就更不用说了。所以金华人不见得个个吃得起火腿,但酥饼却是人人都可以买得起的,经常都要吃到的。

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人们说酥饼对金华人的诱惑,可谓到了极致。

而这种极致你不到金华确实不能体会。金华人虽然不觉得酥饼有什么特别,但出差、旅游,走亲访友、充饥解馋等等都离不开酥饼,要用到糕点的地方第一个想到的也是酥饼。

金华人不会向别人刻意介绍酥饼,但是只要你到金华,几乎人人对于哪个店里的酥饼好吃都能说出一定的道道来。曾经看到过一份资料介绍酥饼不像火腿有固定的品牌,也没有哪一家店铺有着上百年以上的历史。因为无论在什么时候制作酥饼的人都很多,很普通。以至于你只要问任何一个金华人,他都会知道哪个地方某某制作的酥饼好吃,你都不会也不可能买错。

金华酥饼的起源可早了,甚至可以追朔到隋唐。据说隋代程咬金曾在金华开过酥饼店,是酥饼行业的祖师,明代朱元璋攻克金华后,曾与军师刘伯温在婺州明月楼品尝酥饼……“咬金酥饼”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个品牌,但却是金华人心目中真正的老字号,上千年来金华酥饼随首创者的名气而渐渐名扬四海,古人就有酥饼店“闻香下马”之说。

酥饼以浓烈的陈香和鲜甜的回味显示其特有的风味。焙烤食品种类繁多,但类似浙江金华酥饼那种风味的,恐怕很难寻觅。金华酥饼色泽金黄,香脆可口,以酥取胜,内荤外素,油而不腻,鲜香可口,含水分少,耐存放,是一种风味独特的传统焙烤食品。它进口酥碎,遇湿消融,即使牙齿脱尽的人也有口福品尝其味。

金华酥饼制作所用原料并不多,但看看简单却不是那么好做的。据说以前很多外地人因为慕名也想制作金华酥饼,但外形是像了,实质却达不到那个酥脆的程度。

金华酥饼系以特制一等粉、净肥膘肉、雪里蕻咸干菜、芝麻、饴糖、食碱、精盐、色拉油等分别制作皮、馅。经泡面、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馅、收口、擀饼、刷饴、撒麻、烘烤等10余道工序制成,其烘烤系在特制陶炉中进行,内燃木炭,将饼坯贴于炉的内壁,经烘烤、焖、烘及将炉火退净后焙烤,制作过程前后在5小时以上。由于烘烤时间长,饼中水分大多蒸发,因此利于贮存,一旦受潮,烘烤后依然酥香如故。又因面粉搓酥,使面皮分层薄如纸,焙烤后酥松油润而不腻。

刚刚出炉的酥饼口感最佳。

近几年金华举行了好几届酥饼大师的评比,这门传统工艺将在现代金华人的手中发扬广大,走向世界。

浙江省金华市第六中学张尤幸321000QQ63948523

相关文章关键词

《酥饼,金华人心中的老字号(西南作家文学杂志投稿)》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