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大牛(投稿《西南作家文学》)

大牛(投稿《西南作家文学》)

2013-10-22 23:51 作者:田润明 阅读量:20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夏昶把家传宝物放在夏伯伯的画像前,跪下去说:“爸爸,如今宝物取回,了了你的心愿。我要让小磊拜护宝功臣为义父、义母,我们夏家将永世不忘章先生的护宝之功。”

章建国老汉与共和国同龄,属牛,小名大牛。从出生的那天起他便命运不济,父亲远隔千山万水,在枪林弹雨的前线不说,竟然他这个嫡长子,已有了一个大他两岁的哥哥。原来大牛的妈妈十八岁时,许配给了大户田家的三公子。那时田家老三正在城里读书,一年后他考入燕京大学,临去大学前,俩人完了婚。可大牛的父亲一去不返,后又音信全无。一九四九年春节,全家正吃年夜饭,大牛的父亲突然返家,怀中抱着一位男孩,还带着全副武装的警卫。原来他早已参加了共产党,率部队南下正好路过家乡。他说男孩一岁,叫宝宝,他母亲刚刚战死疆场,只得送回家中抚养。父亲住了一夜便匆匆走了,这才有了命运多舛的大牛。

转眼大牛两岁,那在北京做官,一眼没谋过面的父亲,被城里的狐狸精迷住,写信回来要和父母包办的,大牛的母亲离婚。大牛的母亲哭闹了几天,大牛的父亲在部队官阶很高,无人敢给她做主,她只得卖了田家分给她娘俩的房子和田地,携三岁的大牛回了开平城里的娘家。

大牛的姥姥家划成份时定了个地主兼资本家,虽没扫地出门,也把二门以外的十几间房归了政府。政府把几间分给了姥姥家的长工,剩下的便出租。春天,院里的杏花开得正浓,五岁的大牛爬上树去折杏花花枝,恰赶上一位新房客搬来,领他来的是管房人杨奋儒,此人外号“羊粪”。大牛那时顽皮,经常远远见了他喊了“羊粪”就跑,他佯装追两步也就止步。今天见大牛在树上,杨奋儒“嘿嘿”一笑,大声吓唬道:“我看你还往哪儿跑!”便佯装上树捉大牛,大牛一急,忙往上爬。谁知脚下一滑,只听手上的树枝“咔喳”一声,便摔了下来。新来的房客身手敏捷,扔下行李一个健步把大牛接在怀里。俩人就此相熟,大牛便经常到他的小屋玩。大牛听他对姥爷讲:“鄙人姓白名占江,南京市人。一九三七年底日本鬼子屠城,全家只我一人侥幸逃出,流落江湖以修鞋为生。”

一天晚上大牛去他的小屋,见他独自摆棋谱,便凑过去看。他举起棋子老将问大牛:“认得这个字吗?”“将。”一连问了几个大牛都认得,他很吃惊。大牛说:“我还会下呢!”大牛的姥爷好下棋,大牛三岁时姥爷便让他认棋子上的字,字认完又教他下棋的规则。

白爷爷见大牛聪明伶俐,闲暇时便教他下棋,日子不长他竟能赢了姥爷。妈妈见大牛常去学棋,便阻止说:“跟一个修鞋匠能学出什么好来。”大牛的姥爷斥道:“此人气宇轩昂,吐字不凡,不是等闲之辈。误不了你的儿子。”大牛的妈妈离婚投奔了娘家,见父亲发话,再不敢吱声。

转眼又是春天,也是杏花开的时节。一天中午,白爷爷回来,把大牛叫到他的小屋,拿出一个古色古香的木盒子说:“这是我家祖传的玉制象棋,你先给我藏一藏,谁也不要告诉。早晚我一定来取。”见白爷爷恳切的眼神,大牛满口答应。白爷爷抱起大牛亲了亲,急忙带上行李走了。大牛还以为他过几天就回来,便把挺沉的木盒藏在了他盛小人书的箱底。

第二天传来消息,让大牛一家吃了一惊。原来修鞋匠是国民党的将军,从东北战场逃出,假扮修鞋老头儿已流浪多年。这次幸亏被他一位同村老乡认出,报告得快,没让他逃脱。

大牛的妈妈后怕不已,生怕当初他下手把大牛害死。大牛的姥爷斥责:“真是妇人之见,人家一个将军为何无缘无故害死你的儿子?”

“他可是国民党的将军,杀人不眨眼。”

“国民党那时说共产党共产共妻你现在还信吗?”

大牛的妈妈便不吱声。大牛告诉了姥爷藏在小人书箱底的秘密,妈妈吓得变色,忙不迭说:“可别是炸弹!”大牛的姥爷瞪了她一眼,她才闭了嘴。大牛的姥爷打开古色古香的木盒,只见里面分成三十二个格子,每个格子都用丝棉包着。打开,是一枚枚晶莹剔透的玉制棋子。十六枚殷红;十六枚翠绿,煞是好看。大牛的姥爷说:“这是古玉不知哪朝哪代玉石大师刻制,它可价值连城。”大牛的姥爷家曾几代开过当铺,姥爷对古玉颇有研究。大牛的妈妈要交给政府,姥爷沉吟一会儿说:“如果交给政府,我们这样的人家还能说清和他的关系?”指了指大牛,说:“你答应人家保存,就要负责到底。是福是祸看你将来的造化。”大牛的妈妈见是宝物再没说什么。大牛的姥爷把它又放入小人书箱底。

大牛在姥姥家长到八岁,要上学了,这才到了母亲和继父身边。继父姓章,荣转军官,在矿上任财务科长。继父给他取名章建国。一九六零年大牛上小学三年级,大饥荒扑面而来,人人措手不及。那时大牛的大弟出生不久,大牛的妈妈已饿得皮包骨哪还有奶喂孩子,急得大牛的妈妈团团乱转。那时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巧的是竟有一文物贩子是他们员司房一邻居家的亲戚,拿粮食换文物。大牛的妈妈心动,便拿了一枚棋子换回半袋玉米面。等大牛知道早已吃了一半,急得大牛如法炮制,偷了妈妈的一枚金戒指去换那枚棋子,可文物贩子不换。没办法大牛只得又偷出田家祖上传下来的麒麟金锁这才换回那枚殷红的棋子。等大牛的妈妈发现,文物贩子已走,妈妈臭揍了大牛一顿了事。大牛扬言如果再有人动玉制棋子我便去死,妈妈知道大牛天生的拧脾气,说到做到,从此不再打棋子的主意。谁知文革来到,那家和文物贩子有亲戚关系,大牛家邻居的儿子,是造反派的头头,和大牛两派。知道大牛有一付玉制棋子,乘大牛不在家,带人抄走。大牛知道后,召集本派人马,闯到他们的司令部。几个头头正围着玉制棋子杀得正酣,见大牛他们杀气腾腾人多势众,不得不乖乖交出。那次差点出了人命,大牛的绰号——“拼命三郎”从此叫响。大牛的继父怕大牛武斗中遭不测,硬把他从学校拉回了家。见他还是不安心、蠢蠢欲动,便把大牛强行送回了继父的老家——五塘村。

当年,一九五七年秋,大牛和母亲、继父去过一趟五塘村。大牛还清楚地记得那个清晨,塘边花香袭人,树上百鸟争鸣。五塘之首荷花塘前的一座小院,大门吱呀一响,大牛的母亲一手拎着七岁的他一手携着两岁的他的妹妹便来到了点缀着莲蓬和荷花的塘前。

他们一家四口是夜里到的老家。大牛的继父因家贫早年就离家参加了革命,这次携妻带子不远千里回老家省亲。

那时的大牛一见塘边的古树参天,百鸟争鸣立时挣脱母亲的手跑到树下脱了鞋子就要上树捉鸟。可粗大的树干那容得他这个孩童胡闹,挑来捡去个个粗大无比,急得大牛汗流满面。乡亲们见状笑得前仰后翻,这时一位美丽的小姐姐走过来说:“我领你到山上去摘果子吃。”立时他们一群小伙伴欢笑着往山上跑去,也不管母亲在后面急喊:“小心呀,别摔着!”

问过才知,她哪里是姐姐,七夕的生日,小大牛几天,乳名七夕,他便改称七夕妹。她两只大眼睛水灵灵墨晶晶,似天上的星星眨呀眨的让大牛瞧不够。

有时他会盯着七夕妹美丽的眼睛目不转睛。她便问大牛:“哥哥,你痴痴呆看什么?”

大牛说:“你看过天上的星星吗?眨呀眨的,似仙女的眼睛,瞧也瞧不够。”

“你是牛郎?”

大牛心中一荡,说:“你是织女。”

于是他俩过家家,他扮牛郎,她扮织女。

她带大牛到田里捉已满子的蚂蚱,有大尾巴郎、大担杖、红赤纱、愣头青、刀郎……拿回家她奶奶在灶膛里一烤,个个焦黄而不糊,他俩吃起来香香的酥酥的。

父母亲的假期转眼就到,大牛只得恋恋不舍回了城里。经常梦到七夕妹,总有一丝牵挂。

好了,十七岁的大牛怀揣憧憬来五塘村重温儿时的梦。想到七夕妹也十七岁了,一定更漂亮了!要不,他才不会回继父的老家躲避城里的武斗。到了老家,不见七夕妹的踪影。原来她已是公社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队员,住在公社。

第二天,大牛特意带上一中校徽,到公社去找她。她竟一眼就认出了他,高兴的像只小鸟,蹦到大牛的面前,攥住他的双臂说:“真想不到你回来了!昨天夜里我还梦见哥哥。”搞得大牛面红耳赤,只是凝视着美若天仙的她,说不出话。她莞尔一笑,说:“怎么,没长大,还像儿时那样看我?”大牛也笑了。

七夕妹请了假,随大牛回家。俩人沿清泉河而行,河岸树木成荫,河里清水潺潺。正是歇晌,田里一片寂静,只有树上的小鸟在欢唱。大牛给她讲他们红卫兵是怎样冲破阻拦,赶上一九六六年八月三十一日毛主席在天安门的检阅。说到他们几个同学散场时被狂热的人群冲散、鞋子被踩掉后的狼狈样,她也开心地笑了……从此,他俩中午经常到清泉河岸边约会。大牛给她讲《苦儿流浪记》,讲《西厢记》……望着她那崇拜的眼神,大牛心里又美又甜,高兴极了!

大牛临走前的那天晚上,把七夕妹约到河边,告诉她明天一早要走。她楞了一下,哭着扑到大牛怀里说:“我知道没有不散的宴席。可是今天一别,怕是没有再见面的缘分。哥哥,你能永远记住我这个乡下妹子吗?”大牛轻轻抚摸着她的背,劝慰道:“如果有缘,我们会再见面的。”

沿着河他俩走了很远,渐渐远离了村庄。那时五塘村还没有电,漆黑的夜里只有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她靠在一棵白杨树上,眼望着星星,用手指给大牛看牛郎织女星,眼泪一串串掉在他的手上。大牛伸手去给她擦泪,她竟捉住他的双手放在她的双乳上……大牛情不自禁地轻柔起来……似有一股电流直击他俩的全身——酥酥的、麻麻的,美妙至极……正当大牛眩晕着,享受着第一次与少女双乳的肌肤直触所带来的快感时,她的双唇,正碰上大牛低下头的唇,刚感到一阵香甜的酥麻,俩人的舌已互搅进对方的嘴,交缠在一起……他俩都颤栗起来,巨大的快感让他俩的腿发软……俩人紧紧地搂抱着倒在了树下,舌还搅在一起……突然,大牛感到她在解腰带,一惊,听到她喃喃耳语:“哥哥,我爱你,我想把处女宝给你,我是心甘情愿,不求你的回报,我知道我这个乡下妹子不配得到你的爱……”这时妈妈在大牛来时说的一句话响在耳边——在乡下不要和女孩子交往太深,后患无穷!大牛攥住她的手,把她拉起来说:“妹妹,你长得很美,将来会有好归宿的,不要莽撞。”她没有言语。大牛把她送回公社住地,心里祝福她将来能有一个好姻缘,一生幸福。

大牛回到城里,不久便上山下乡,到昌黎县的牛富庄插队落户。一九七二年“五•一”劳动节,大牛从牛富庄回家过节,母亲和他谈,回老家去伺候你奶奶吧。原来老家的二姑来信说,奶奶(爷爷已去逝)因大牛的继父端午节寄回老家二十元钱,二叔(鳏夫,和大牛的奶奶两人过),偷偷从邮局取出后给了大牛的三婶。奶奶听说后,告到公社,这才从大牛的三叔手里要回二十元钱。从此,二叔去和大牛三婶一家过,七十多岁的奶奶没人管,每天只能提着罐子到井台等乡亲们挑水时,要罐儿水艰难度日。

母亲一说,大牛便想起了爱他的七夕妹,她那如花似玉的面容浮在了眼前。再说牛富庄的日子实在艰苦,每年有半年的口粮是白薯,每个工值只有八分钱,劳动一年还要欠给生产队几十元,便答应下来。八月底办好户口迁移证,大牛便回了继父的老家,谁知七夕妹早已嫁到县城。

大牛和年迈多病的奶奶过日子,每天出工回来挑水做饭、伺候奶奶,很累。离他们村十五里有个位伯镇,逢五排十的大集,大牛便时常去逛一逛解闷。春节前的一天,集上有一个五十左右的老头儿摆残棋,输赢十元。大牛凑过去一看,他摆的残局走好了是和棋,老头保赢不输。不一会儿老头便赢了二十元。那时农村一个壮劳力干上一年也只能分到几十元的红。他也太欺负人,大牛心想,蹲下去对他说:“老伯,咱俩玩盘整的,二十元一盘如何?”老头抬眼看大牛是个毛头小伙,眼里露出不肖。围观的人便七嘴八舌撺掇起来,老头是个顾脸的汉子,说:“玩就玩三盘。”

“我只带了三十元。”

“那咱们十元一盘。”

说好,他俩一人掏出三十元压在棋盘下。第一盘他让大牛先走,大牛不客气,拿出白爷爷教他的看家本领,先跳马。老头以当头炮应战,大牛窍喜。本来破解当头炮屏风马便是正着,如今大牛先走哪能不赢。第二盘老头先走还是当头炮开局,大牛以顺手炮应战。中盘时大牛已反先,大冷的天老头的额头冒了汗。长考后他想对子谋和,见老头手软大牛抓住机会很快又赢了第二盘。老头憋红了脸说:“这位小弟高手,我甘拜下风。”说着他拿出棋盘下的六十元全递给了大牛,大牛急忙退给他十元说:“第三盘没下我怎么能收钱呢。”然后大牛把赢来的二十元退给了刚才输在残局的那两位。老头一见面现愧色,攥住大牛的手非要拉他到家喝酒交个朋友。大牛自报了家门赶紧脱身。没想到不久,老头便托媒人上门给女儿说亲。大牛一口拒绝。后来本家婶子软硬兼施,只得去见了一面。她长得倒也清秀,本来只想回城再定终身的大牛,渐渐动摇。订婚之日定下后,大牛的继父便回来提出分家。不管大牛的二叔、三叔怎么反对,继父硬是叫村支书把家给分了。

定亲后,继父便回去了。对大牛一见倾心的她便来伺候奶奶。一来二去,两人感情渐深。村南的水渠,堤岸满是高大的洋槐,五月花开的一天,奶奶想吃槐花馅的玉米面团子,晚上大牛牵着她的手来到堤上,袭人的花香甜丝丝的让人心醉……摘完槐花大牛手指天上的星星叫她看牛郎织女星,给她讲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告诉她牛郎星两边的小星正是牛郎挑着的一儿一女并说你也要给我添一儿一女,她彻底的醉了倒进我的怀里……两人滚进堤下的草丛第一次偷吃了禁果……

奶奶突然翻脸,不承认大牛这个孙子。二叔出面把他赶出了家门。大牛心里清楚,农村太穷,饭都吃不饱,他们省吃减用盖下的房由我占了,能甘心吗?搅黄了我的婚姻便有希望拿回家产。大牛只得返回父母家。三个月后奶奶无人照顾死去,继父和大牛回去发丧了她。可婚事没黄。一九七五年春节,大牛带她回了趟千里之外的父母家,就算完了婚。原想在城里多呆些日子,会一会谈得来的老同学,以后再见面的机会不多了。没想到个个惟恐避之不及,大牛醒悟——人心鄙夷,一个在农村结了婚的汉子,有何出息?不禁哀凉……悲哀的大牛又遭到母亲的冷嘲热讽。心想,走罢。大牛向母亲提出要在她卖掉的房产、田地中分一杯羹时,母亲竟说:“爹有娘有不如老婆汉子有;老婆汉子有不如自己手攥着有。”大牛的心彻底凉了。此时大牛早已又有了两个弟弟。他只得携妻狼狈返回,到家只剩三十元。那时的农村很穷,有的人家连买灯油的钱都没有,有三十元攥在手中不花,也算富足。命该大牛是穷鬼,一天晚上看书时,妻怕浪费灯油,拉他睡觉。黑暗中他俩嬉闹,大牛竟一拳打在她的乳房上,立时肿了。几天后化了脓,她怕去医院开刀,只得请村里的老郎中下了药捻儿。五天一换,不但收五元钱还要酒菜招待。幸好三十元花完,化脓处也收了口,没借债。

那年“五•一”节,七夕妹回村看望父母,听说了大牛的窘况,回去便求在县委任组织部长的丈夫给大牛找工作。那时离村百里外的省城正有一新建单位在县里招工。部长一句话,大牛被录取。大牛把结婚时姥姥送妻的一枚戒指卖了,置办了必需品,一九七五年八月一日大牛到省城工作,抛下身怀六甲的妻在家艰难度日。那时大牛每月只有三十多元的工资,一个单身汉吃食堂,抽烟喝酒,每月下来所剩无几。她为了要儿子,不顾罚款,竟生下第三个女儿,日子更加艰难。争强好胜的她除了养鸡喂猪还起早贪黑揽些纺线织布的活儿,没和大牛张嘴要过钱,任劳任怨地哺育着三个女儿。为此像头拉磨的驴,想悠闲地喘口气都不能,让人看了心痛。

一九七八年恢复高考,大牛考入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村里施行土地承包,妻更苦更累,但七亩地的收成也着实令人欣慰。第一年卖棉花的钱,给他买了件呢子大衣,令大牛汗颜。

一九八八年,大牛停薪留职到出生地经商。那时的商机遍地,一中的老同学在各个阶层当官的不少,他又实在,肯奉上大笔回扣,便站住脚。公司很快发展起来。大牛拿出十万,翻盖了老家的旧宅;把七亩承包地转包出去,让妻活得扬眉吐气。看到认识的老板,发财后个个变心离婚。防己步其后尘,他把不需周转的资金,每次都存成八年的定期存款,交给妻保存,让靓妹们没了觊觎之心。好心有好报,如今有几家公司不是靠别人的货款运转。那笔数目不小的存款,早翻了一番。

长女大学毕业后,大牛托关系在省城给长女安排了个满意的工作。购了套商品房,把家定居到省城。二女、三女分别考进省城大学。一家其乐融融。

那副玉石象棋,大牛文革中把它抢回,便深埋院中地下。回城结婚时挖出,带回老家保存至今。

前不久大牛内退,小区的棋摊儿便成了他打发时光的好去处。昨晚棋友老高说:“咱小区东门的修鞋匠是位象棋高手,今天背对棋盘连赢我三盘。”大牛听说后心便发痒,要去会一会。

大牛他们小区的东门两个月前来了一位修鞋老头摆摊儿,慈眉善目。修个零碎活从不收钱,很有人缘。听口音还是大牛曾下乡插队的昌黎老乡。今天大牛到他摊儿前,想杀一盘被谢绝。看来只有认了老乡让他抹不开面子。哪承想攀谈起来,修鞋匠竟是大牛下乡时教他棋艺的夏先生的侄子小昶!大牛急忙拉他到家里喝酒叙旧。

三杯过后他俩话匣子打开,大牛知夏昶年轻时因成分高没能说上亲,一直打光棍到改革开放才娶妻生子。如今儿子大学毕业在省城找了工作便把他们老两口接来,他闲不住拾起老本行一来解闷,二来补贴家用。我问起夏老先生,夏昶叹口气说:“命苦哇,早死了。如今吃喝不愁的好日子他是一天没有过上。”

夏老先生上世纪象棋棋艺名震棋坛,只因成分高,解放后便赋闲在家,不肯出山。大牛下乡后得知,死皮赖脸要拜他为师。几次拒绝后,见大牛诚心诚意,忠厚老实,只得勉强答应。但只是点拨而已,不得师徒相称。大牛千恩万谢,每晚收工后必去学上两招,棋技大增。

送出夏昶,在东门分手时夏昶不经意的一瞥,眸子闪出的火花直射大牛的心底……一颤,恸然忆起一个人来……他也是个修鞋匠,大牛儿时的象棋启蒙老师。可他是南京人,国民党的将军,多像俩人也不可能达边,大牛想。

大牛夜里睡不着,想起手里还藏着夏老先生一本明代古籍善本,《百变象棋谱》保存至今。如今渐渐老矣,它便成了块心病,总掂着送还夏先生。它如今可是值钱。几次下决心跑一趟夏庄,不是有事错过就是想着时日还多将来会有机会,一个人莽撞地去了,有个闪失可真成了罪人。现在机会来了,交给夏昶带给夏先生的后人不就得了。可又一想,一个摆摊儿修鞋的能不见钱眼开吗?最好能瞒着他搭伴去一趟夏庄亲自交给夏先生的后人心里才踏实。有了办法心病便去了一半。想起五岁时教他象棋的白爷爷,他眸子的闪光竟和夏昶的丝毫不差,难道修鞋匠们的眼神因职业习惯竟也相似不成?

第二天大牛向夏昶打问夏先生后人的状况,夏昶告诉他,夏先生只有一个女儿嫁到婆家不久病逝,后来夏先生把他过继。

原来夏昶便是夏先生的唯一继承人,大牛一块石头落地。急忙把他叫到家中,从保险柜里拿出《百变象棋谱》激动地递给夏昶说:“这是我从夏老先生手里借的,如今终于找到继承人,多年的心愿了矣。夏先生九泉之下得知必欣慰。”没想到夏昶推辞说:“我要它何用,还是你这个读书人留着吧。”“这可是明代古籍,如今价钱不可估量。”夏昶翻开扉页,见上面有夏先生的印章,说:“你留作纪念吧。你能几十年信守诺言,算作夏先生的奖励,他如果得知会更欣慰。”大牛呆在那里,又一次看见夏昶眸子一闪让他想到白爷爷。

夏昶坚决不要,没办法大牛只得先收起来说:“暂存我这里。”

夏昶临走时说:“明天我叫犬子开车来接你,到我的舍下杀几盘,哥俩过过瘾如何?”

大牛心想,他儿子大学毕业定知《百变象棋谱》的价值,明天我拿出交给他,也算完了我的心愿,便点头应允。

夏昶走后,白爷爷又一次浮现在大牛眼前……

白爷爷您在哪里?您如果活着为何不来取你家传宝物?你说过,只要活着必定找我取回。可几十年的沧桑巨变你还能找到我吗?……

第二天十点,夏昶的儿子小磊按响了门铃。大牛见他高挑个儿、剑眉杏眼,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人喜欢。只是一身名牌西装虽然很帅但大牛觉得和一位打工者不般配。大牛的老伴见他手里拎着礼物马上笑逐颜开迎进客厅。大牛一见有茅台酒和大中华高级礼品烟,心想:买这么贵的礼品肯定是冲着古籍《百变象棋谱》来的,这下算了了我的心事。可大牛取出《百变象棋谱》,他却坚决不要,说父亲已告诉他让章伯伯留做纪念。大牛不知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得随小磊下楼,心想等到了夏家便知分晓。到楼下一看竟是一辆高级加长奔驰,想来小磊是给老总开车了。上了车大牛问他在哪个单位开车,他说在“澎湖湾大酒店”。那可是台资建的酒店,在省城数一数二工资肯定高了。汽车直奔“澎湖湾大酒店”,看来是要先还了车再去家里,夏家一定离酒店很近,大牛心想。没想到车没进停车场开到了大门前停下。门童毕恭毕敬打开车门竟说:“章先生请光临‘澎湖湾大酒店’。”大牛正吃惊门童怎么知道我的姓氏,夏昶已迎了出来。大牛一下子愣在那里,只见夏昶新理的发、新刮的脸,一下子年轻了十岁,一身笔挺的名牌西装哪儿还有一点修鞋老头儿的痕迹,十足一个董事长。另一位门童毕恭毕敬地对小磊说:“总经理好。”然后接过车钥匙把车开走。大牛立时蒙了,以为在梦中,偷偷掐了掐胳膊很痛!……糊里糊涂就进了电梯,出了电梯才缓过神来拽住夏昶问:“这一切是怎么回事?”

“进屋再说。”

漂亮的小姐打开房门恭敬地说:“章先生夏董事长请进。”

进屋后大牛又拽住夏昶急问。

“来,我先让你看一幅画,然后告诉你事情的始末。”来到客厅只见正面墙壁上挂一幅工笔彩色人物画,只见白爷爷一身戎装端坐在桌前,桌上是一盘将要取胜的残局,棋子便是白爷爷的家传宝物,白爷爷手拿一枚殷红的马正要落子卧槽,此马一落对方必输无疑。画面隐去对弈的另一方。只见画面上题字:马到成功。下面一行小字:赠夏鼎将军。民国三十六年春于南京。竟是一位逝去的国画大师的墨宝。

难道?……是了,“白占江”——战败的将军,南京人必是掩人耳目。看来我要改口叫夏伯伯了。大牛心里想。

夏昶告诉了大牛发生的一切:一九四七年春节刚过,家父夏鼎接到命令,调东北战区任战区参谋长。那时家父已看出败局,可军令如山,不得不从。当时家父在南京的邻居是位画家也是棋友听说后便作了墙上的这幅画给家父壮行。家父有一弟弟,在总统府任侍从长官,叫夏鼐。父亲把南京的家产全部托付给了弟弟,只带了那付祖传玉制象棋。因他自小携在身边,黄埔军校毕业后便步步高升,几次化险为夷,认定它是吉祥之物,有祖荫庇护。

家父到任不久国军便节节败退,眼看城破,只得换上早已备好的一身鞋匠的衣服,推独轮车混在逃难的百姓之中逃出城外。不敢走大路,单挑乡村小路走村过寨,以修鞋为生,一步步向家乡走来。几次险象环生都躲了过去,让家父更相信家传宝物对他有护身之灵。一九四九年一天半夜,家父摸进家中,把我母亲吓了一跳,随后认出,抱做了一团。民国政府早已发了讣告,没想到九死一生到了家中。在家中藏了几天,眼看风声越来越紧,只得在半夜又扮作修鞋的老头儿逃出家中流落江湖。就在开平城中摆修鞋摊儿时,一天上午被我村民兵连长撞见,他俩是小时的伙伴。家父虽一口咬定不相识,心中也知这次是逃不过了,只得先回你姥姥家中把宝物托付给你,免得落入共产党手中。家父刚刚逃到唐山便被抓。

一九五九年大赦,家父出来后到开平找你,可你姥姥家已成区敬老院。他的身份又不敢多问,只得返回家中。一九六六年临死时,家父嘱咐我务必找回家传宝物,我点头答应他便死在我的怀中。

我叔叔夏鼐到了台湾后,一九五四年台湾当局得知家父并没战死疆场,是个弃城的逃兵,很恼火。我叔叔失宠,心灰意冷便解甲经商。有从南京带去的我父的大笔资金,很快站稳脚跟。借着台湾经济腾飞的东风成为大财团之一。大陆改革开放后我叔叔是最早来投资的台商之一。叔叔找到我这个在大陆夏家唯一的后人,告诉我夏家在台湾的股份有我家父一半,我一夜之间成了亿万富翁。想起父亲临死时的嘱托,我便组织人员调查,万没想到你就是护宝之人。虽认定宝物在你手中,但也不敢贸然相认。如今人心叵测,怕坏了大事,我便扮作修鞋老头佯做和你不识。让你先认作老乡再一步步交往探清你的想法后再对症下药。几天下来,知你是个“一诺千金”的君子让我惭愧万分。我这里先向老兄谢罪,说着连连作揖。

大牛这才恍然大悟,说:“昨天夜里我还想白爷爷为何还不取他的家传宝物?让我心悬至今。这下好了,五十年失散在外的宝物终于回家了,我也一块石头落地。”说完大牛和小磊一同去取宝物,并按夏昶的吩咐把大牛的老伴也一同接来了。

夏昶把家传宝物放在夏伯伯的画像前,跪下去说:“爸爸,如今宝物取回,了了你的心愿。我要让小磊拜护宝功臣为义父、义母,我们夏家将永世不忘章先生的护宝之功。”

大牛推辞不过只得让小磊拜了。小磊起来拿出一张支票递到大牛的手中说:“义父、义母,这是一百万元,略表义子的孝心。”大牛立时把支票撕了,转身要走。夏昶拽住他说:“我刚刚向台湾的叔叔报了喜讯,他要和你说句话。”

原来夏鼐总裁已从夏氏财团的股份里划出一千万元的股份归于我的名下,并提名我为下届董事会的董事。

相关文章关键词

《大牛(投稿《西南作家文学》)》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