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的前世今生
核心提示 海内外有几十个城市都有“南京路”,其中上海的南京路最富盛名。但是您知道上海的南京路名称的来历吗?不知道的话,请不要望文生义。《南京路的前世今生》,将会为您揭开谜团。
“到上海不到南京路,等于没到大上海。”人们都这样说。但是,您知道上海南京路名称的来历吗?望文生义,或许与南京是六朝古都有关?
六朝古都南京,作为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古城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着浓墨重彩的一页。因此,海内外几十个城市都有“南京路”,比如上海、天津、重庆、沈阳、吉林、南昌、青岛、太原、武汉、南宁、开封、淮安、亳州、香港的九龙、澳门的海岛和台湾的台北、桃园、台中、嘉义等。如此众多的南京路中,或有不少渊薮于南京城名。但最具盛名的上海南京路肯定是个例外。
上海的南京路东起黄浦江畔,西至静安寺,全长5.5公里,是举世闻名的“中华商业第一街”。但在150多年前,南京路仅是英租界里的一条狭窄的小街巷,名叫“花园弄”,又名“派克弄”。因为老外经常在这条路上骑马,老百姓将其称之为“马路”。1865年,英租界当局为方便运兵,越界筑路,将“花园弄”向西延伸至静安寺,称之为“静安寺路”。英租界当局为了纪念其得以“合法”瓜分中国的《南京条约》,便将花园弄和静安寺路分别命名为南京东路和南京西路,统称南京路。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并瓜分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第二年的8月29日,在停泊南京江面的英军臬华丽号军舰上,屈从于武力的威胁,清政府完全按照英方提出的条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从此,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竞相瓜分,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大上海成了众多列强的公共租界,南京路更是帝国主义者耀武扬威的“十里洋场”。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就发生在这里。
南京路以《南京条约》被命名,承载了中华民族屈辱与抗争的血泪。全国解放后,面对靡靡香风与糖衣炮弹,“南京路上好八连”拒腐蚀永不沾,其优良传统与作风风靡全国,南京路因此扬眉吐气。
南京路1908年开通有轨电车。其后几十年间,国外资本的和平饭店、四大公司、国际饭店等著名建筑以及一大批大型商厦相继落成,“十里洋场”海内外驰名。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南京路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一座座新型的综合性商业大厦拔地而起,连年蝉联全国零售商业企业前三名的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上海华联商厦、上海新世界商城,与数不胜数的百年老店、名店、特色商店交错林立,南京路更加物丰人旺,气象峥嵘。有关方面的统计表明,这里的商厦有600多家,每天客流量在170万人次以上。
为了增强人文色彩,南京路于1995年7月15日实施了步行街改造——大理石铺就的金色大道,汇聚了各类现代化城市公共设施与文化设施;江泽民同志题写的“南京路步行街”石碑,矗立在东西两端,成为至尊的标志;造型现代又不失古朴的观光车穿梭其间,人流如潮,不舍昼夜,物流如海,满目琳琅,南京路于繁华伟岸中风情倍增,以风姿绰约的梦幻时空,为每一位到访者敞开着豪华靓丽又温暖温馨的胸怀。
这,就是南京路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