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马加爵之死的背后

马加爵之死的背后

2013-10-24 02:53 作者:皖山子 阅读量:31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笔者写到这里,想起马加爵在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伤痛的心找不到归处……”这一句话多么沉重。甚至他还幻想警察抓不到他,“以后到一个没有歧视侮辱的地方重新做人”。

马加爵死了!

马家爵已经死了!

马加爵已经死了,有些日子了!

他临死前留下的一封令很多警察都流泪的遗书。从他的遗书中,完全可以感受得到他原本不应该有这样的结局的。他的家庭那么清贫,他那么努力,完全靠他自己的能力供他自己读云南大学。他在遗书中是这样写的:“我一个人默默地做苦工,我一个人一天偷偷只吃两个馒头。冬天其实我更怕冷,因为我是南方人。但是为了节省洗热水澡的几块钱,我整个冬天坚持洗冷水澡。”他的坚强,他的毅力,没有受到同学们的尊重,与之相反,他得到的却是同学们的嘲弄和鄙夷。他不是一个不能与同学相处的人。在遗书中,他这样写道:“我自己还用打工的钱以及借了部分钱,买了台旧电脑。我很大方,我的电脑同学们随时可以玩,我很希望和同学们和睦相处。”他的真诚,他的真心,还是没有得到同学们的青睐,相反在同学们的眼里,他只不过是一个土包子。他还是“不去理会那些同学的歧视与人格蔑视”。而他最终之所以走上极端的道路,是同学们的歧视和蔑视惹的祸:那三个没有歧视过他的同学,在打牌时竟然恶语伤他,蹂躏他的人格。他终于明白了,“原来每个人长期以来,一直这样凶悍的歧视我,残忍的嘲笑我”。不在沉默中毁灭,就在沉默中爆发!他爆发了!悲剧也发生了!他如花的生命被钉在耻辱柱上,他留给他的父母永远的痛,他也留给我们很多沉痛的反思!

是谁毁灭了马加爵的人生呢?是命运,是他自己,是他的同学。

命运姑且可以原谅。因为谁都不知道自己会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这是不可预计的偶然。在马加爵短暂的一生中,从他留下的遗书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从来没有怨恨过给他贫穷生活的父母。甚至在他的母亲用夜里烫衣服赚来的钱丢了之后,他还悄悄丢了一百钱在地上,那是他打苦工挣来的钱。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他的善良和孝顺。他不怨命运,相反他是向命运挑战的人,坚持自己打工读书就是明证。

他是命运的强者,却是人性的弱者。他自己毁灭了自己。既然已经忍受了近四年的屈辱,为什么在快毕业了还不能忍受呢?既然那三个同学平时也还是对他不怎么歧视和蔑视的,一次打牌的口角,他就不能忍受呢?我没有批评他的意思,我只觉得他有些人性的悲哀了。如果忍受了,他就不是那样的结果了。其实他还是懦弱的,是这个懦弱毁灭了他。

而他的同学的歧视和蔑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外因。这个外因导致了马加爵的悲剧。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马加爵的同学就是看不起他,仅仅因为他穷吗?他是贫穷,在监狱中,他说穿的囚服是他穿的最好的衣服。可是他一直是自食其力读书,这种奋斗和拼搏的精神照理要得到青年才俊们的倾慕才对啊。何况马加爵也不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也是努力与同学相处,还用他自己打苦工的钱买了一台旧电脑,供同学们随时去玩。这样的现状,让我们看到了当今这些青年才俊们的内心的黑洞。这个黑洞,是被社会的某些思想支撑起来的。所以,他们瞧不起马加爵,尽管马加爵的身上有中华民族自古而然的独立自强的精神。如果马加爵的同学读到“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句话会做何种感想,那他们去对照马加爵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不是还应该去歧视和蔑视他?

笔者写到这里,想起马加爵在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伤痛的心找不到归处……”这一句话多么沉重。甚至他还幻想警察抓不到他,“以后到一个没有歧视侮辱的地方重新做人”。可见他还是渴望生活的。可是他再也没有生活了……他的悲剧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在他的背后,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有一根刺在扎疼我们的心。马加爵和他的同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在心理上是黑暗的。马加爵是长期得不到同学们的理解和尊重,心里感受不到阳光。他的同学是心理的畸形,不愿意把阳光的一面给予他人。所以他们瞧不起贫穷的马加爵。其实一个人的健康不光是肉体上的健康,还应该是心理上的健康。鲁迅先生早在上世纪初就发出了要拯救人类灵魂的呼声。而到了今天,21世纪的今天,这个现象还是存在的。我们的教育忽视了一个重大的教育问题,那就是缺失了心理健康教育。照说马加爵和他的同学们在智商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心理上却是出了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还在我们的生活里时隐时现。马加爵的悲剧已经发生了,这样的悲剧还能发生在我们的青年才俊身上吗?

相关文章关键词

《马加爵之死的背后》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