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石像”(西南文学杂志投稿)
[导读]:呵,她停住了,干嘛呢?原来这么早已经有一大群藏民集聚在这儿,走着,转着。七彩经幡在四周招展,微风缭绕,加上转着走着的人群,在清晨里真是一幅新奇绚丽的风景画。
林芝,藏语为“太阳的宝座”。在林芝生活已有十年,从未七点起床去爬山,更别说起早了。最近患上了重感冒,狼狈地瘫倒在床,整个人也消瘦许多,显得颓废。不到三十身体如此不堪一击,每每想起不由懊恼。养病一周,身体渐渐恢复,于是下定决心出门锻炼,首选的户外运动是清晨去爬山。
第一天,七点准时起床,7:20准时出发。走出家门,漫无目的。只知屋外不远处,散步约半小时可以到达山底不远处的“比日神山”,旁边有一条小路可以穿插进入山林中。
就这样子走着走着,我走到了山底公路旁。这些年,由于懒散,爱睡懒觉。既不知晨阳是什么样子,更不知天地万物在清晨是何种神态、何种变化?久违了,清晨!此时眼前一抹晨光斜照在对岸的山顶,若隐若现,暗淡,却清晰可见,不禁心喜。看太阳缓缓升起,直射的一束光线在山顶上。真美!高兴之余,不免有些遗憾和悔意,原来一直在浪费光阴,为什么不早起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清新与愉悦。看太阳冉冉初升,晶莹的露珠铺满小草,花儿开放得娇艳欲滴;听树叶沙沙作响,牧民家中的猪牛羊在公路中欢叫,提早赶集上班人们的欢声笑语……此情此景,唯有清晨可见。
气喘吁吁得不行了,原来已走到了崎岖不平密林里。歇歇吧!站起身眺望着这座城市。林芝的房屋楼层都很矮,最高也不会超过8层,楼层太高会缺氧。映入我眼帘的是八一新区景象,一幢一幢红、蓝、白、橙、紫、黄五颜六色的房屋,错落有致,井然有序地矗立在四面环山的林芝八一镇中央。街上的枫树,柳树、柏树还有很多不知名的树,凋落得只剩寥寥无几片片黄叶,在太阳的铺晒下显得格外的耀眼。林芝的太阳即使清晨也很明亮。
坚持继续前进吧。树林深处居然有个女人,正在做拍手、伸腰的动作,看来也是晨炼的人呢。在大清早的山林里,可谓难得,感觉特高兴。
我冒昧而不失热情的问:“你要上山去吗”?
她有些神秘地答:“我是,我是,转山转经……。”
她说的是陕西口音,感觉有难言之隐。我不便多问,但出于好奇紧随其后,累也跟着!我思忖着她会到那去呢?“转山转经”,在西藏常听人说起,也见过街上藏民、老人家、僧人拿着“转经”筒边走边转,或者静坐一处不停地认真地转着,不足为奇,这不过是一种祈求吉祥平安健康的信仰而已。
呵,她停住了,干嘛呢?原来这么早已经有一大群藏民集聚在这儿,走着,转着。七彩经幡在四周招展,微风缭绕,加上转着走着的人群,在清晨里真是一幅新奇绚丽的风景画。
没有人说话,都在默念着,惟见嘴动,却听不见声音。再瞧,还有人跪地膜拜,口里叽叽咕咕念着什么经文。我如坠五里雾中,一概不懂。旁边有燃着的松柏枝、糌粑、青稞、不知名的野草……。快熄灭的时候,又有络绎不绝的人来,自觉地带着这些供奉给添上,一直香火不断,一片烟雾缭绕。不时看到有人在旁撒着米、盐、豆,他们好像在祈求着什么。好奇心驱使,很想问个究竟,可看到人家虔诚严肃的样子,我只好忍住不吭声,只是默默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一切。
尝试着跟着参与,马上有人告诉我:“顺时针走,向左开始走”。在这氛围中,我也跟着走转,没有一丝杂念。半山腰处立着一块“石像”,上面刻着经文,像是“释迦牟尼”像,面相很慈善。石像上布满了哈达,贴满了人民币,一角、二角、五角、一元、十元不等……,抹了少许酥油,看来应该是特别敬重才如此厚待。原来这些围着转的主要是围着这块“石像”在转,走着、转着、念着。不时停在“石像”前膜拜、作揖,嘴里依然念着我听不懂的言语。与其说是转山转经,不如说是藏传佛教的一种膜拜,是来自心灵的一种祈祷。
下山后,这一整天脑海里一直浮现清晨山上的情形,太多的疑问需要去理清。
第二天清晨,我依旧怀着好奇的心情,直奔山上。已经有不少人在膜拜,香火香烟早已迷漫在整个山林里了。我依然默默的走着,转着,好奇地注视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人们的一举一动。不时有小鸟飞来凑热闹,抢吃人们撒在“石像”周围的米、豆,猪、羊、牛、狗也在“石像”周围转悠。当你看到这一幕时,一定会倍感奇特。其实,在西藏这是常有景象。我看到的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其乐融融的景致。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
一如既往坚持上山,最后终于弄明白,原来他们膜拜的“石像”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神佛释迦牟尼,念的经是“六字真言”。据说许愿特灵,难怪这么多人,不畏艰辛,不怕山高路远,不畏天寒地冻……步行到这深山老林的山中前来膜拜。
周末的一天,3岁的儿子也跟着我上山。一老妇逗我孩子玩,于是很自然地攀谈起来。从其口中得知,她在我儿子这般大时就已经在这山上转悠。仔细观察,只见她银发苍苍,腰弯背驼,面容慈祥,但已苍老。我不由得想起老人家虔诚的信仰,持之以恒、无怨无悔、始终如一的精神。如果我们能用这样的信念去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还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呢!
1、(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
2、“六字真言”(即吨、嘛、呢、叭、眯、畔,也就是阿弥陀佛之意)。
[田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