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达到千万身家的教授,不见也罢!
一条发于4月4日16时34分的微博中,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对研究生提出要求:40岁时达到4000万身家,否则“不要来见我”。
名师才能出高徒,学生成不了高徒,说明老师的水平还没有达到名师的高度。敢问董教授,你自己达到千万身家吗?
并且按照董教授的逻辑,每年大学毕业生几百万,要想有脸去见自己的教授,每个人都要有千万身家的话,岂不是要将国库里的钱财尽数分配给他们才够,显然很荒谬。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是尊师的表现,也是传统的美德。就算是贫穷潦倒,去见见老师,聊表一下培育之恩,也是值得提倡的!而要以千万身价来替代师生之间的友谊,将纯洁的情感完全用物质来衡量,就显得太功利、太低俗了。
大学的基本职责是研究学问、培养人才,而不是培养赚钱的工具,人才包括德、智的全面发展,“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大学会培养会药家鑫”,董教授的话似乎也给了答案。
40岁时达到4000万元身价,估计大多数人都难以实现,而如果将此作为将学生逐出师门的理由,那我觉得,这种教授不见也罢!
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