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想了解中国,必须先认识中国的农村状况

想了解中国,必须先认识中国的农村状况

2013-10-24 00:00 作者:刘文哲 阅读量:46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编者按拜金、主流价值观的丧失、美丑观念混淆,当今的农村,赌博。色情交易在广大的农村迅速蔓延开来,

我还记得,在法社会学这门跨专业课即将结束时,我写的一篇结业论文是论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城市畸形态势。其中,不乏有一些是掺杂着农村的现状,加以对比,、反讽。对于这次假期,回老家之后才发现相对于城市高铁、楼房、公共设施的惊人速度发展,其实家乡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反而,在诸多方面出现了退步,人们的精神状态更加萎靡不振,农村青年的早衰现象更是令我痛心,在这个只讲究金钱的社会里,他们不得不靠透支生命和体力以换得延续全家生命的口粮。与城市青年相比,农村青年的青春非常短暂,早衰是他们的普遍特点。我看了一张爷爷那时在生产队时候的照片,干练、青春、朝气、爽朗是他们那个时代的青年大致形象。如果读者看一些我们现在农村青年的外表,你会格外的惊悚,甚至怀疑他们的身份。请允我用两句话来概论:乱发,其间,不免夹杂着他们从城市里带来的一些乡土化了的染发,发质很差,早已分了岔,夹杂着尘土;原先稚嫩的脸庞如今已经干巴巴的,眼神呆滞着,时而不时地注视着马路上的过往行人,背也略显现出几分驼,他们好像没睡醒似的。

今天我突然在想,我们整日制定这个,议论那个,但我们太傻了。背后有一群强大的群体,占了中国约百分之六十的人口,他们就是曾经推翻了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农民。是不是我们制定的政策只是为城市人量身定做的,高兴了几开个听众会,不过,我至今没听说过有人把听众会搬到农村来开。即使在社区开了也不过是流于形式罢了,这点,上次杭州那个听众会,提问气走官员,究竟是民主的衰退还是麻木民众。怯弱者在为自己作秀的时候没准备好。我们的农民真的太苦了,我记得上次浏览中青在线的时候,有一句话触动了我的心,要想了解中国,必须了解中国的农民。我们国家制定了一部宣传中国形象的视频在全世界播放,其中涉及三农的就只有袁隆平院士吧,咱先不说这部片子的政治色彩。不断的宣传城市阶层而忽视农众,到头来只会是城市阶层愈来愈小,激化社会矛盾,让所谓的反革命分子有利可乘。说到这,这党中央的其实也真的很纠结,恨铁不成钢,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农民在继承的祖辈父辈留传下来的小块土地上,用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泪和汗水延续着艰难成长的生命,延续着充满苦难和悲怆的炎黄命脉。因为贫困,农村青年总体上受教育程度严重不足,只能依靠悟性和本能从父辈的言传身教里获得一些生存技能。这其中人民精神生活的来源最多是一家几口不离不弃的生活,很少有人出远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后工业时代的不断结束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城市逐渐像农民打开了大门,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加之农村户籍管制的放松,不少农村青年成了在农村──城市之间来回流动的“候鸟式”打工者。这一点咱们都知道每年的这个时候是国人最纠结的时期_春运。这在给国家带来大笔的财税收入的同时,似乎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春运文化,也许几十年之后我们再看看今日,又会有另一番感慨。改革开放初期,进城务工的农村男子以进工厂做临时工为主;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近10年间他们主要在建筑业就业。建筑业的劳动强度大,生活水准差,劳动报酬低,往往还要受包工头的多方克扣;一年如能外出劳动200天以上,拿回2千至3千元就算比较幸运的了,如果黑心的工头卷款而逃,则可能分文不得。

在广大的农村,就我身边的状况看来,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到初中就辍学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会相信。我们国家所提出的九年义务教育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进步。文盲率的大大降低是归根于分母{老年文盲人口的急速减少,因为影响文盲率的两个极值端点是青年和老年,而中年的学历已固定了,老年人面临这死亡,故影响分母的大小}。而且,我们国家对什么是文盲的界限也很模糊,门槛也很低。在农村的这些女孩大多是靠到南方的一些服装厂、电子厂、橡胶厂里打工,上班对于他们开说是个很奢侈的名词了。这些大资本家们无疑不是想尽办法来挤榨他们的剩余时间,无休止的加班,其中一些工厂还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像电子厂。这些女孩在无休止的工作时,车间里的机器抹去了他们往日的天真、单纯、与梦想,还给他们的身体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有的甚至隔代遗传。更令人揪心的是,也有一些农村的女孩子在经不起苦、累的打击下,选择了另一种赚钱的方式,出卖自己的肉体,其实我们的政府在每次扫黄的时候应该明白,这一拨一拨的人其实就是弱势群体。多问几个为什么总比不讲理的好。男孩子出卖的是自己的灵魂,而女孩子出卖的是肉体。试问:当肉体和灵魂都没了,这个世界还会剩下什么?是死一般的宁静,也是哀鸣的回声。

相对于农村文盲的增加来说,政府反而把更多的财政之处尤其是文化方面的投于城市。留意一下,你会发现,每次公布开支的时候他们会说,向农村和城市各投入教育支出多少多少,表面看上来是城市多,但是农村这么多人。人均的呢?中国的官方数据最缺少的就是人均值。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差距太大,如图书馆、剧院、书店等在农村都付诸阙如,一切被城里人视为必要的精神享受对农村人来说都是奢望。近20年来在中国的城市化加速的进程中,农村的文化荒漠化现象却在加剧。这样的数亿文盲、半文盲被隔离于现代文明之外,远离智慧、创造、理性、正义和文明,他们对制度和秩序等外在压力抱有恐惧心态,也因为害怕和不解而产生出盲目的仇恨并转化为破坏现代文明的内在冲动。

当人们的基本生活出现危机的时候,人们又不得不搬回来存于中国几千年的神鬼学说,貌似这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穷也罢,富也罢,都可以信神鬼。对于这个,家里面的人也都信的虔诚,以至于我家偏房里的柜子上一直摆放着一个香炉,它的年龄比我还大。每次看着堆积的香灰都很有感觉。这点本不该向外道来的。至于马克思学说嘛,我想人们是不会置之不理的,因为还有人靠他混饭碗,但是对于那些与文学和理论早已说再见的农民们来说,信这个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呢?不得不让人反思。最重要的是这些意识形态说教解脱不了他们艰苦劳作之后的肉体痛苦和精神枯寂;也许只有上帝那真诚的召唤才让他们苦瘠的灵魂有所触动,感动得他们泪流满面。中共至今还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影响着青年的思想与行为,但大多数农村青年既没有机会接受共产党的说教,更没有心思和空闲去做这些根本不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实际收益的镜花水月般的事。终年累月在酷暑下、在严寒中、在农田里、在灰尘中与贫困作斗争的农村青年,还能奢谈什么理想目标呢?

拜金、主流价值观的丧失、美丑观念混淆在当今的农村也普遍存在。邻里之间的明争暗斗,为了一己之力坑害朋友。以前的乡里乡亲的热闹场景如今已经不复存在。更多的是建立在金钱之上。这次回家,村里的和父母的一些朋友们要么是喜事,要么是白事{丧事}大大小小加一起又花了七八百。攀着比那,不能比张家的少,也不能比王家的多,就这样,从我记事以来就广泛存在农村,扎根农村,不出礼,人家怎么还礼呢?中国人的礼尚往来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呢?农村的刑事犯罪大多源于两类,要么是欲望,要门是利益。男人出卖灵魂,女人出卖肉体,一家有难,邻里旁观、丛林法则等等,无不让人痛心。赌博。色情交易在广大的农村迅速蔓延开来,不加以制止的话,谁晓得还会不会有另一个向林则徐一样的禁赌英雄呢?

人们都知道往上数几代,谁家不是出自农村呢?或许有的是贫农,有的是贱农,你就是富商又能怎样呢?农村为城市付出了太多,城市反哺农村。就像我们说的养儿为防老一样,农村现在已经老了,需要儿子{城市}的侍奉了。

但愿城市是个孝顺的孩子,这才是孝道,是正道!

雨亦奇

相关文章关键词

《想了解中国,必须先认识中国的农村状况》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