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水、草――静,我的生命之源
导读有的只是行人的匆忙。前天,和X君一起在沙滩逛了一下午,虽是人工的,但味道也差不了哪里去。沙子柔柔的,中午还是烫的,到了下午就冰凉了,没有浪儿,情愫氤氲。
生命?我又在发什么牢骚呢。像我这样没有作为或许只有一点成绩的人谈何生命?错了,它对我们是平等的,以至于远至拿破仑法典,今之宪法,都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这不是人来显现的,是个定理,可以称它为公理罢!也就是说,咱们不需要像制定限制购房令那般艰难地去为生命归纳证明,这个嘛,毋庸置疑。生命这么伟大、浩瀚、广博的一个词儿,以至于我写字的时候手都打颤,生怕哪点儿不尽如人意。
1.生命的最原始形态来源我们的父母,临产的那一天也就是我们的生命开始有意义的开始,但同时,那也是母难日,母亲身上掉下的肉。不是很重的身体,却承载了一个家庭的希望,甚至是一个家族。这孩子无论以后是权贵也罢,农人也罢,身上流的血儿总是母亲的分支。最本质的莫过于你那五官的形态,总能找到些许与父母的相似点。形象的看是在复制的基础上创新,这新在哪儿呢?我看是新在一个独立的思想又汇成了,所以,我们这一代,要是没了思想,没了精神,那无异于重复于祖祖辈辈的漫漫生涯。滑稽地说,思想,这玩意倒是很邪门,有的人思想是谬论,有的呢则被别人奉为圭臬。我上天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日本人不喜欢咱们中国人,不是因为咱们不英俊,也不是没钱,倒是因为咱们失去了精神,可怕的民族在一瞬间变得那么理智。我也在想,这个消息是不是带有政治色彩呢,可,生活告诉我,这就是事实。从生命最初的诞生开始,人类经历了太多太多,可以假设,咱们的精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失去的?是渐渐淡化,还是自改革开放后瞬间锐减,又或是精神是个波动的周期,起起伏伏本属规律。民族的自我反省不已经是个进步了吗?我说这话就说明了我是这淡化了精神民族的一员了吗,可终究我也没有逃脱掉。人家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精神或许依然存在,只是岁月的风沙把它埋得更深了,以至于没有那么肤浅,让我们动不动就拿精神来保护自己,炎黄子孙倒没有那么不禁打击吧,要是打击,那百年战争都走过来了,要是说事实真的是我们没了精神的话,我想,这会是世界上最残酷也是最经典的一次战斗,没有任何婉转的动机。
2.我在纠结一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做才是热爱生命呢?先人用实践告诉我们真知是奉献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我们不是傻子,在资本主义思潮里,我想,我们中间十有六七是享乐主义者罢!拼死拼活谋生者若不是生计所迫,也大都消沉下去,这不是悲观主义者。人是会累的,累过之后怎么办呢?是按照原先的法则走下去,还是冲破束缚,则终南捷径。恐怕,这不是梁山,实在者总不至于饿着肚子,但实在者大多不会如愿,总得夹杂些不干净的元素,这份臭豆腐才会做的美味,明明知道那是臭味。我坚持不轻易评论别人的人生观,因为那是别人的事,他的嗜好,我又奈何呢?这个确实合理的。总之,少了我,地球还会照样转,而且会转的更快,因为失了我这份重量。
3.当我们忙了一天的时候,有想过明天的我们会是什么样子吗?机遇就像个筛子,指不定哪天我们就要到一个六点了,但那毕竟是六分之一的概率,但也是百分之百的几率。机遇,这玩意,不可不信,因为它本不是迷信,没有多少神话色彩。天时、地利、人和,搅和在一起了,就做成一件大事了。一个人是很简单的,无非一直是按照自己的那套法则走下去的,所以,读人,这就显得重要了。人说,眼睛是心灵之窗,那个微妙的光芒,一个内心世界。数十年的经历,都沉积在人的瞳孔里了。那天,X君问我:“怎么可以了解一个人这么快?”回答不上她,那是爸妈给我的吧,一招是陌生人面前不要多言多行,二者,注意语者言行,剖析之,悟性好的就会很快判析了。记性好的呢,则可以回去把那段记忆在脑海里反复咀嚼,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4.这几天的天气又不好了,阴雨绵绵,天昏暗的没有边际,以至于我不知道往哪边观察天际。就这样,一阵风儿,一阵雨儿,没有雷声的提示,有的只是行人的匆忙。前天,和X君一起在沙滩逛了一下午,虽是人工的,但味道也差不了哪里去。沙子柔柔的,中午还是烫的,到了下午就冰凉了,没有浪儿,情愫氤氲。这合肥的垂柳早已发了芽,用手掰开,浅绿的芽儿,我知道自己犯了戒。对着春风,我握紧双手,但风儿那股细腻劲儿还是从手的缝隙里钻了出去,嗖嗖的声音。阳光不是很烈,怪不得人家说一年之计在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