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傲世鬼才古龙绝

傲世鬼才古龙绝

2013-10-25 20:06 作者:小戈 阅读量:28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假如金庸是郭靖,古龙难逃杨过;倘若金庸比沈浪,古龙就是李寻欢。金庸的侠者之气自然令人景仰,古龙的悲剧气氛却更加震撼人心。

我始终认为,品味一本武侠小说,便如同做梦一般,而大侠古龙,以其案前一支瘦笔,弹指间,铸就我永恒的梦幻。

“既然到头来迟早总要幻梦成空,又何必太辛苦挣扎奋斗?但生命的意义,本就在奋斗。”这是古老小说中的一段话,充分的展示出古老不羁的浪子形态下那份昂扬的人生情怀:将人生有意义的活下去!笔者个人认为,古老的小说十分注重人性的体验,他惯用简洁犀利而又寓意长情的笔法去展现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的合二为一。同时,古老又会借生死对立,情义两难,幸与不幸并存来展现他故事人物的内心变化以及人格的独立性,揭示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真谛,从而阐述了古老独特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古老的小说看似松散,有些地方甚至笔调慵懒,但最直观的感受,还是诗情画意的意境。读古老的小说,宛如品味一首慢调长词,意境深远,辞藻绝佳。如果说金庸的小说继承了唐传奇明清以来的小说传统,那么,古老的小说便是宋词的集大成者了。小说有其固定的结构与创作技巧,所以写好一部小说是一个小说家的分内之事,但将小说的技巧与结构尽情展示的同时,又能将小说升华到词的境界,是对一个小说家在文学修养质素上的一个绝对苛刻的考验,而古龙,这个看似放浪形骸的现代豪侠,成就了这个几近完美化的苛求。我想古龙风格之所以至今无人能够超越的原因,除了古老新奇的构思无可替代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创造了小说的词化境界,由内而外,由表及内。这样的笔法,是短期内,通俗小说家们所无法超越的,而古龙,则是一位功底深厚的雅说者。

曾有人总结说,古老的小说一律是女脱衣男醉酒,风格颓靡不振,登不了大雅之堂,其实魔生于心而非外,注重表面现象的人,往往肤浅而看不到事物的内在。萧十一郎曾经对沈碧君说:“有些人是用眼睛看事情,而有些人,则是用心在看事情。”沈碧君只因目睹萧十一郎刀斩其兄以后,便认定萧十一郎血洗了沈家堡,于是仇杀了萧十一郎,直到风四娘设计诱骗赵无极道出元凶,沈碧君才恍然原来眼睛也是可以骗人的,她看到的不过是别人演的一场戏而已。此后沈碧君开始用心灵来体察身边的人事,于是她终于发现了连城壁虚伪冷酷的本质,所以最终,她选择了离开,去过自己的生活。如果她依然只是用眼睛来观察世界,那么,以连城壁的演技,估计沈碧君终生都会生活在他的谎言中无可自拔。同理,读古老的小说,如果仅仅只是看到男醉酒女脱衣,那么,只能说,此人仅仅只是在读字,不是读小说。真正的读者是读字面之后的故事,不明所以的读者,只是在字面挑剔寻找乐趣而已。

有人说古老的江湖如同一把刀,薄而犀利,刀技奇绝诡异;

有人说古老的行文风格,如同一个博大的智者,在沉静的叙述着一个看似平静却意想不到的故事;

……

假如金庸是郭靖,古龙难逃杨过;倘若金庸比沈浪,古龙就是李寻欢。金庸的侠者之气自然令人景仰,古龙的悲剧气氛却更加震撼人心。原本打算以陆小凤来比古龙,因为笔者更喜欢快乐的英雄,不过,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李寻欢的悲伤更加贴近古老寂寞的浪子情怀。

想一直这么写下去,只是古老说:“可是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事都还是要有结局的,有了开始,就要有结局,无论什么事都不能例外。”

就此搁笔。

相关文章关键词

《傲世鬼才古龙绝》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