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
导读巴河流淌依旧,河两岸盛开的油菜花和青青的麦苗将家乡装饰得如美画卷。在河边,父亲将6只龟一一捉出,二只迫不及待先下到水中,两只趴在原地,任凭怎样催促,就是不肯离去。
父亲花180元购了6只本地龟,两大四小,坚持要在清明(三月三)这天回数百公里外的老家渠县三汇镇鹞子寨巴河放生。
清明这天一早,带着对回到生活了三年老家的渴望,我们驱车从广安出发,踏上返乡路程。经花桥入渠县到三汇镇。因道路改造,只得绕道10公里到河对面的火柴厂过渡,由于所经线路路况较差,将近12点才赶到火柴厂渡口,此时车载渡轮刚刚离去。因轮渡工人下班,要2点30分才重新载渡,只好耐心等待。
三汇镇属渠县管辖,是达县州河、平昌巴河、渠江相汇之地,河宽800余米,水面清澈,江水有节奏地拍打堤岸。望着河对面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感叹三汇小城镇建设的巨变。河风夹着花草的清香,扑面而来,也唤起儿时的记忆,在老家生活的三年,我数次来到三汇镇,这里承载有我太多的记忆。儿时的我,在这里第一次独自横渡巴河;在这里看了第一场电影《节振国》;在这里买了我的第一本小说《保卫延安》;在这里吃了让我至今难忘的特色小吃(油裹子)……
一声汽笛,打断我的的回忆,只五分钟光景,渡轮就将我们送上了对岸码头。往老家新修了水泥路,路面不宽,能容一辆小车通过,车到离老家还有两公里时,已无路前行。只能提上龟弃车徒步从半山腰往河边去。询问得知这条路是鹞子寨出去的在外事业有成的人士集资30万元修建的,其中辽阳朝阳集团董事长集资10万元、三汇镇建筑老板8万元,现在只修至联合村,估计修至码头上还要8万元。
鹞子寨如一块巨石突兀耸立,以前修有碉楼,也是一处军事堡垒,20公里外的三汇镇都能见到。相传白莲教曾兴兵将此围困月余,因上面有畜水池108口,寨子上面丢下一条条活奔乱跳的鱼来,白莲教只得退兵。儿时的鹞子寨炭码头,因曾家沟煤矿而热闹非凡,远近闻名。曾家沟的煤由小火车拉至鹞子寨,再从码头上装船运往渠县、平昌、达县等地,这里常驻有平昌、渠县等地煤建公司办事处,每年从这儿运往各地的煤达十多万吨,后因曾家沟煤矿资源枯竭而衰落。但整齐的民居,让人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这儿留有我儿时太多的回忆,有拾拣煤渣的经历、挑煤下力的艰辛、放羊么喝的快乐、河中戏水的激情、滚着铁环上学的欢乐…..
巴河流淌依旧,河两岸盛开的油菜花和青青的麦苗将家乡装饰得如美画卷。在河边,父亲将6只龟一一捉出,二只迫不及待先下到水中,两只趴在原地,任凭怎样催促,就是不肯离去,我只好代劳,将其推进河中。父亲为龟说了些祝福的话,让其修行千年,成为神龟。就在我们目送龟远去,准备离开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出现了,两只大龟带领四只小龟不约而同地从不同方向返回,停留在水面,似在感激放生之恩。离开后回望,龟还在原地,像在为我们送行。
农历三月三是放生祈福的日子,我理解了父亲选择用放生的方式来为自己与家人祈福的行为。愿回归大自然的6只龟能够自由的生活,来年的清明,如再回故乡,愿能见到你们快乐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