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最年轻市长”再提拔有何意义?
导读过分注重官员的年龄是论资排辈的表现,已早已被人们诟病,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代,升迁应当注重官员的能力和实绩。
2009年6月当选湖北宜城市市长并被称为“最年轻市长”的周森锋又要提拔了,有网友问,不是任满三年才能再次提拔吗?对此,湖北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11日回应羊城晚报记者说,周森锋属于“破格提拔”,已向上级组织部门报告过,符合相关规定。关于周论文涉嫌抄袭之事,组织部和清华大学均还未回应。(羊城晚报4月12日)
网络上对“最年轻市长”破格提拔是一片质疑声,“难道没有更合适的人了,难道非周森锋不足以把工作做好?”对其家世翻了底朝天,希望查出惊天新闻,大做文章。
“能者上,庸者下”,是选拔人才的基本法则。年轻又怎么了,只要有能力、有真本事就应该“上”,周瑜16岁就担任三军总督,27岁统率三军赢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书写战争史的奇迹,诸葛亮26岁出山任职军师,为刘备打下半壁江山,张少良23岁担任东北军“少帅”,将士无不诚服,林彪23岁任军长,习近平26岁担任了国务院办公厅秘书…
相比之下,29岁的周森锋当个市长何足挂齿?况且,我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应当注重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
过分注重官员的年龄是论资排辈的表现,已早已被人们诟病,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代,升迁应当注重官员的能力和实绩。周森峰在担任市长期间确实让宜城的DGP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社会治安也有了很大的改观,这些都说明了啥?
“事实胜于雄辩”,争论“最年轻市长”有啥意义?值得关注的是周森峰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今后能创造出更出色的实绩。最高检不是刚刚提出了贪腐的“35岁现象”吗?周森峰能否迈过去?
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