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
导读名片中蕴藏的商机让从事服务业和经销行业的人们纷纷仿效起来。在我们乡镇从事餐饮的、车辆维修的、商品经销的甚至专车运送冰棺的以及吹鼓手都送起了名片。
市场经济的大潮泛起了一朵小小的浪花——名片。以前我以为名片就是名人之片,是名人的荣誉身份证。常把它和政要、明星、大腕、经理、老板联系起来。不料近几年名片成了人际交往和市场交易的通用证件,即使在农村也已在人们手上传来递去。
有一次我参加“夕阳红”华东七日游,在卧铺车厢里认识了一位书法高手。我对书法颇爱好,俩人言谈投机,他便送给我一张制作精美的名片,而且是塑封的。正面印着他的头像以及名和字,上方用中英文套红印有“中国功勋艺术家珍迹典藏”字样,下方印有手机、座机、邮编号码,地址具体到省、市、小区、楼、室。名片背面则分行印有他在书法界的各种头衔,作品所入典籍,历次书展所获奖项,奖项皆套红铅印,犹如黑枝干上的朵朵红梅,格外醒目。看完名片让人肃然起敬。这些头衔和荣誉向人口头介绍则会有吹嘘标榜之嫌,在名片上列出就显得比较含蓄自然,我把它作为一件小工艺品收藏了起来。
普通人的名片与名人比起来就简单实用多了。一位农村青年经营出租车,每逢新顾客下车付费时,他便会送上一张名片,名片上印有他的姓名、车号、手机号及四句顺口溜:出租小车,方便顾客,随叫随到,价钱好说。让人读之开颜一笑,多了几分温馨,“回头客”也慢慢多了起来。
名片中蕴藏的商机让从事服务业和经销行业的人们纷纷仿效起来。在我们乡镇从事餐饮的、车辆维修的、商品经销的甚至专车运送冰棺的以及吹鼓手都送起了名片。当然也有图点小虚荣的,一位姓张的家电经销商,无非就是个夫妻店,名片上却印着某家用电器经销店经理的头衔,村民们从此不呼其名,皆戏称“张经理”。
日益风行的名片,成了新的时尚,成了宣传自我、推销自我、扩大影响的一种手段,是人际交往的桥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小小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