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严谨的写作,一步步地完美

严谨的写作,一步步地完美

2013-10-23 01:35 作者:白恩杰 阅读量:38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对诗人毕福堂和陈瑞老师的一点感受

白恩杰诗人毕福堂是《九州诗文》的主编,陈瑞是《乡土文学》的副主编。他们是我的诗友,又是我的老师,我们在一起写诗二十多年,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毫不动摇。写诗二十多年来,他们俩一心一意把我从文学功底很差的青年,一步一步引上了艰难的创作之路,再穷再苦,二十多年写诗毫不动摇。这也是我们能够长年在一起的巧合,一种缘分。这种缘分始于我一次次不间断的读他们的作品,从中感受他们朴实、精炼、理性却不失狂野的创作风格,他俩的诗作时时刻刻有一种哲理性的句子,有一种磁性和永恒的魅力。打开朗月醉雪的博客,你能读到毕福堂有血有肉,柔中带刚的诗句,更能看到一个挺拔高大的诗人形象栩栩如生的出现在你的面前。毕福堂的诗歌有他独特的美,有一种不可多得的绚丽。其语言特别的厚重,句句行行,给人一种强撼的震动,如:万物的子宫/所有的生命匆匆顶开/片片簇簇嫩黄的柳芽/年复一年翠绿地分娩/小草怯生生露出/稚气未退的田埂//日渐消融的薄冰/一寸一寸熄灭着让一种春天的开始,一种意境从诗中展开,通过诗的艺术,加工成深度的描述。使之结晶升华到春天美好的景象之中,几笔就渲染出来,让人有一种美好和向上的感受,从这一点来看,诗人是经历了一种磨难,看到大地美好的开始,对未来有一种急切的憧憬,认识到文学的路还是要靠自己去拼搏,跋涉。毕竟美好的诗句中要有自己的努力,毕竟美好的梦需要一个绚丽的过程。另外毕福堂老师的诗,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情景、每一个细节都能成为读者眼中的一个故事、一个哲理、一种精炼的语言,背后都能留下一种反思和醒悟。

陈瑞老师诗作的可贵之处,在于诗人能够恪守自己的精神家园,能够让自己纯洁的灵魂处于原始深处状态之中,有一种厚重的父子之情,诗句语言的根部,有一种潜在的亲情哲理。如发在二零一零年第五期《诗印象》一组诗《父亲之吟》就是这样写道:顶天立地/父亲轰然倒下了/世界上倒下了一座山/父亲是土地的儿子啊/他为土地忙碌了一辈子/最后,他又回到了土地/我的心淌着血/承受着撕心裂肺的这一切/呼喊着,醒来吧/你的儿子呼喊你/肝肠寸断,儿子想念你/虽然你几十年生活在城市/但你始终是农民/是一个朴朴实实/勤俭忙碌的老人/中国的土地上/行进着大多数是农民/生下来注定和默默无闻打交道/逝去时也是默默无闻做伴随/默默无闻真的该是他的命运吗?/父亲真的该/默默无闻吗?/他们那一辈人/该默默无闻吗?/不,父亲是伟大的,我用心血/在为我的父亲,父亲的一辈人/塑一座有形无形的纪念碑诗人用如此朴实大方的写作手法,歌颂了父亲的伟大,在诗人看来高官、金钱、别墅、园林是一钱不值的,只有生我养我的土地才是父亲的挚爱。由此我们能看出,诗人能够理性地定位自己和父辈的人生,能够始终如一地理解父亲的灵魂深处,写出灵与肉的一体。陈瑞老师当下有一种大气、深沉、老练的写作方式,必将会以新的面孔、新的姿势,新的生机彰显给大家。正如陈瑞老师习惯告诫自己的那番话:“人品渗透作品,文品代表人品。”我们通过他的诗文更能欣赏他独有的个性。在这里我不用说得过多,这么多年来,心里对二位老师一直心存敬畏与感激,他们严谨的写作,一步步的完美,让人受益匪浅。让我们通过他们的博客和我们编辑的《九州诗文》去更多地了解他们,毕福堂老师和陈瑞老师会有更好诗文与诗友们共勉。我喜欢他们的作品,更喜欢他们的人品。

诗评诗论

诗印象执行编辑

作者白恩杰

严谨的写作,一步步地完美

二零一一年在寒舍

月华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严谨的写作,一步步地完美》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