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诗意清明

诗意清明

2013-10-22 22:35 作者:覃丽娟 阅读量:33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晴空万里,缤纷各异的风筝在蔚蓝中翩跹飞逐,壮观喜人,意趣无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又至情明,凭吊故人,遥寄哀思,悲切切,意绵绵,泪涟涟,无限情思满心田!

唐朝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鹤嗓昏乔木,清明时节谁家哭?风吹狂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白杜鹃。日落狐狸眠家上,一滴何曾到酒泉!”

清明时节,愿逢一场春雨,似乎惟有那绵绵切切的细雨,方可应时景,逐人逐愿。唐代诗人杜牧一首《清明》流传千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加温酒家何处有,牧童要看看杏花村。”一场春雨,一杯愁绪,一片酒家,一杯佳酿,景、人、物、情,如此恰如其分地相生相容,铸成清明的不朽经典。

淫雨霏霏,洒路润泽,连绵不断,滴滴缠绵。正是这纷纷春雨,拉近了天与地的距离,溶化了世与生的情感。那盏盏黑伞,袭袭素衣,皆被这春雨打湿,在伞际滚成颗颗晶莹的雨滴,既而成串行滑落,一如思念长长。凭吊的脚步,行进的车行,和不借这方慢的节奏,延长那绵绵情意;何不借这淋漓的雨水,释放凄凄情意!

又至情明,春和景明,草长莺飞,红艳艳,绿融融、暖洋洋,无限春光尽徜徉!

宋代欧阳修的《踏青》,生动传神:“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入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宋代吴惟信的《素体清明即事》,情景恢弘:“梨花飞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笛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清明时节,杨柳依依,繁花吐蕊,蜂吟蝶舞,燕歌雀啼,春光日盛,心境爽朗。如此这般,何不仿效古人,呼朋结伴,郊游踏青,寻春、探春、赏春、享春、构筑一派自然天成的和谐春光图。

晴空万里,缤纷各异的风筝在蔚蓝中翩跹飞逐,壮观喜人,意趣无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人高鼎之的《村居》,寥寥数笔,尽展鼓春风、放风筝之意境。一纸鸢,一轴线,牵扯着飞翔之梦,让一切烦扰、灾祸,皆随春风一起飘向天际。让所有梦乡和期冀,随高飞的风筝一起奋飞天宇。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延迟。”一语告诫,清明凭吊、踏青玩乐之余,更要紧思农事,忙碌耕作。万物荣发,农人们亦当擦亮农具,备好种苗,或耕牛,或机播,渐入更重劳作的辛苦之中。春早宜勤,功能工作的人们亦当鼓起士气,加紧脚步,步入实施计划的紧张之中。

诗意清明,亦悲亦喜,亦缓亦趋,诗累累,情切切,意盈盈,无限情愫寓清明!

相关文章关键词

《诗意清明》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