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章
导读那时候的社会风气普遍很好。人们老实、淳厚,良知尚存。一枚小小的木质印章,就可以作为取款的凭证。“因不失其亲”意思是人绝对无私是做不到的。
图章、雅称印章。是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印章按材质分有;玉印、银印、铜印。讲究的还有象牙印、犀角印、水晶印。皇帝的印叫“玉玺”以区别于一般。用的最多的是民间私人的木质印。印章如今已是少见了、今天的年轻人,只知道学校的印,公司的印,政府部门的“官印”。私人的印章只见于书、画落款上红彤彤的篆刻印。我要说的是私人木质的印章,也就是图章。
上世纪50-60年代,图章可是一个很重要的凭证。上班领工资,你要盖自己的图章,家庭妇女要领取布票、粮票、副食票也要盖自己的图章。入团、入党写申请书的落款也要盖自己的图章。可以说图章是自己身份凭证重要的一部分。虽然这图章是几毛钱就可以刻到的木质印章。它在生活中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我的姐姐16岁就参加工作,后调到到兰州工作。姐姐每月要把工资的三分之二邮寄回西安的家中补贴生活。多年来我们家习惯了,每月中旬穿墨绿色制服,骑墨绿色自行车的邮递员,在大门口摇着自行车铃铛,高声叫:“×××图章!”每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们全家高兴了,就知道姐姐寄钱来了。全院的人也知道老乔家这个有出息的女子又寄钱来了。每当这时候妈妈就会停下一切事情,迅速在抽屉里拿出自己的图章,高兴的到大门口盖图章,领取汇款单。盖图章要有印油,没印油的时候,邮递员就会将图章拿到嘴边,使劲哈气,再放到手心上用劲一按,就会有清晰地字迹印到汇款单的存根上。
记得有一次,妈妈不在家,家中只有外婆和我及弟弟妹妹。大门口自行车铃铛“?!拎拎”响过后,就是邮递员高声叫道:“×××图章!”我们慌忙停下写作业,跑到大门口,对邮递员叔叔说;“就来!图章就拿来了”过了好一会儿,还不见外婆拿来图章,我刚要跑回屋看看究竟,外婆就迈着小脚、一摇一晃的来了。她老人家笑呵呵的对邮递员说;“同志啊!他妈妈不在家,不知道图章放哪儿了,我签字可以吗?”“不行啊!大娘!”邮递员说。外婆又无奈的说;“我盖手印吧!”“这也不行啊!大娘!明天吧,明天我再来,您准备好图章!”直到第二天妈妈拿着那枚木质的、小小的印章,才将汇款单拿到手。
那时候的社会风气普遍很好。人们老实、淳厚,良知尚存。一枚小小的木质印章,就可以作为取款的凭证。“因不失其亲”意思是人绝对无私是做不到的。那年代小偷也有、歹人也有。但没听说有人私刻他人印章冒领汇款的。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今天做假的东西太多了,吃的、用的、“地沟油”、“吊白块”,到让人惶恐不安的“三聚氰胺”。满大街都是“牛皮癣”似的私刻公章的广告。别说一枚私章,为了私利有人还敢私刻国家政府的“大印”。在现代科技的作用下;扫描、复制、粘贴做的是以假乱真,对社会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图章已退出我们生活许多年了,回想起那时候的图章,它带给我们的却是历史的回味,时代的痕迹,社会的写照,和我们对今天社会风气的反思。
2011.04.10.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