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探谜世界著名长寿之乡中国巴马之五――长寿启迪

探谜世界著名长寿之乡中国巴马之五――长寿启迪

2013-10-21 23:03 作者:向胤道 阅读量:37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探谜世界著名长寿之乡中国巴马之五——长寿启迪

巴马那样的环境虽然很关键,我们大多数人不可能有,但自身造就的“外因”也非常重要。迪特·普罗格教授说,社会环境和生活习惯在长寿上所起的作用甚至能达到66%。结合在巴马的考察,大家认为以下4点内容非常重要:

一是饮食。巴马的实际情况和不少研究报告相吻合:清淡、少吃可以延缓衰老。德国海德堡素食研究会认为,素食者的寿命要长于没有饮食忌讳的人。杨泽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巴马长寿老人每日人均摄入热量只有1400大卡,比国际长寿协会推荐的1500大卡还低。所以我们不能大鱼大肉,暴饮暴食,饱一顿饿一顿,要戒烟限酒,养成优良的饮食习惯。

我们再看看世界上其他几个长寿地方的饮食习惯。

日本人爱吃清淡的菜肴,即低盐高蛋白食物,这种饮食结构已被世界公认为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冲绳位于海边,居住着地球上最长寿的人,随时可吃到有益于动脉血管和大脑的各种新鲜的海产品。为他们做检查的医生发现,即使迈入高龄,冲绳人仍拥有年轻的免疫系统和动脉血管、高级别的性荷尔蒙水平和完美的心理健康,癌症发病率比西方低40%。

凯姆波蒂迈勒是意大利南部的一个平静的山村,那里居住着能抗拒死亡的居民,他们吃的“低盐抗氧化饮食”。很少有人在85岁前去世,大多数人到了90岁、甚至100岁以上,也没有看过医生。专家们通过10年研究,认为他们的长寿和饮食有关。他们的饮食习惯源自简单的意大利乡村饮食,低盐同时富含抗氧化成分,包括全麦面包、意大利面食、大量新鲜水果、橄榄油和在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土地里生长的蔬菜。

“适度饮食”是法国比利牛斯山脉地区居民的饮食习惯。虽然当地以高脂肪的鹅肝闻名,食谱中黄油、牛肉和蛋糕等高热食物占了很大比重,但现今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就生活在这里。法国人认为吃鹅肝、牛肉和保持健康之间没有矛盾,关键在于适度。

二是心理。巴马的人与世无争,心态良好,左邻右舍,和睦相处,一家人几世同堂,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英国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旅游度假能够延长人的寿命。每年外出度假的人比起那些从不旅游度假的人来说,死去的可能性要低21%。研究表明“精神作用对寿命的影响也很大”。巴马的很多老人的独立性都特别强,生活自理,种菜砍柴养猪,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对长寿无疑是有好处的。圣马力诺位于欧洲南部,是被意大利包围的一个小国,这里的人平均寿命和日本相同,为83岁,男性平均寿命则超过了日本。据专家分析,关键在于他们平和的心态、健康的饮食习惯。

三是生活习惯。教授们都认为,人到30岁以后就应该注意保持生活规律,为以后的生活多积累一些能量,不要到了身体有了毛病才引起重视。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不断消耗不断补充的过程,熬夜、酗酒、过度劳累运动等都会导致身体消耗过度。而身体可供消耗的就那么多,用一点少一点,不及时休养生息是很可怕的。德国长寿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资料表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原因。在欧洲在我国城市中,70%—80%的人死于“生活方式病”———心脏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

四是生存环境。在广西巴马,长寿人有一些共同特点:性生活有规律、生育适度;多代同堂,不寂寞;爱劳动爱山歌忧愁少;膳食清淡,吃的都是完全天然、绿色的食物;住的都是土坯房,房子里也没有什么现代化装修材料。敬老是巴马人的良好传统,这也是让长寿老人安享晚年的道德因素;行路时碰到迎面来的老人,年轻人须侧立道旁,待老人过去,自己才能走;见老人挑担背东西,大多抢过担子,送其到家。有专家说:“有了这样的生存环境,对长寿肯定是大有裨益。”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戒烟限酒。”的16字生活方式,这恰恰是巴马人千百年来一直遵循的东西。说明长寿的八大元素中,个人因素的六成多么重要.

(以上一组看望百岁老人)

[本次考察,文/向一,摄影/向一、宝庆、采林、亚丽、涵月]

[月华]

相关文章关键词

《探谜世界著名长寿之乡中国巴马之五――长寿启迪》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