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手记 四:走,我们去酷贝拉
导读同样是苦难家庭的孩子,却会有不同的结局。一个孩子跳水抢救了两名落水儿童,当媒体前去采访他的时候,惊异地发现这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
虹对我说:“我们带孩子去酷贝拉玩玩吧。我同事都带着孩子去玩过了,说很好玩的,孩子去体验各种职业,赚酷币,然后,午饭就由她们用打工赚来的钱来支付。可好玩了,我一个同事的女儿才3岁,她去当演员,结果她做到一半的时候,就不想做了,要出去找妈妈,工作人员告诉她:‘不行,你还没有到下班时间’,可好玩了。”说着说着,虹哈哈大笑起来。我被她的这番描述着实打动了。你想啊:第一,孩子是体验各种职业,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在中国是没有这样的地方可提供孩子去经历职业体验的。第二。午餐是要用孩子打工赚来的钱购买,这就意味着让孩子学会抚养父母,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现如今的孩子哪知道赚钱的艰辛?哪知道父母养育孩子的不容易?哪知道自己还有要抚养父母的责任与义务呢?就冲这两点,不管多贵,我也要带雨遥去长沙玩一次。于是,我和虹约好8月28号这天带着孩子们去长沙酷贝拉……
其实,这天是孩子开学报道的日子,但是考虑到玩的意义远比开学报道大,我和虹分别帮孩子请了假。
27号下午,我专程到元祖食品买了孩子们喜欢吃的食品,又考虑到了第二天早上要赶第一班车去长沙,否则误了开营的时间:9:30分。所以,特意准备了早餐。
晚上我告诉雨遥:“明天你要很努力地赚钱,否则赚不到钱我们就没有午饭吃了。明天我和阿姨的命就掌握在你和小慈的手上了。”
“那,如果我没有赚到钱呢?”雨遥反问我。
“没有赚到钱,那我们就没有午饭吃了,你让我中午饿了肚子,我就让你晚上饿肚子。”我很坚决地告诉雨遥。
“那我只赚了一点点钱呢?”雨遥继续问我。
“赚了一点点钱,没关系的。你让我没有吃饱,那晚上回来我也让你吃不饱。”我依然很坚决地告诉她。
“那这样好了,如果我赚的钱不多的话,那你先吃饱,我再去赚钱。这样行不?”雨遥如是说。
“可以。”我和雨遥成交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接到了虹的电话,说她已经到了汽车站了,我和雨遥赶紧往车站赶。原来,开往长沙的汽车提前了,原来7点的改为6:40了,还好我们赶上了这趟车……
7点多钟我们就很顺利地到达了长沙,当我们感到酷贝拉到的时候,整个活动场馆还没有开馆,我们一行人只好在接待大厅等候,趁机把早餐吃了……
雨遥和小慈就场馆中的一些说明进行了浏览,大致知道了酷贝拉的一些流程。在漫长的等待中,小慈渐渐地失去了兴趣,开始在虹的面前哼哼唧唧地嚷着要回家。我和虹极力劝阻着,而雨遥则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东看看西看看,在酷贝拉商城流连忘返。好在很快就开馆了,所有的通道开始输入人流,我带着雨遥,虹带着小慈依次办好手续进入场馆中。
刚进场馆就看到了开心的酷贝拉形象大使:贝贝妹和酷酷哥,两个孩子高兴地前去和他们合影。
告别了酷酷哥和贝贝妹,两个小家伙朝着各自“踩好的点”走去。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酷贝拉电视台”,我对雨遥说:“你不是想当节目主持人吗?可以去体验一下咯。”而正好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在向孩子们招聘主播,雨遥成了电视台第一个应征者。
安顿好了雨遥,我们就去找小慈,我和虹东找西找终于在押钞员的岗位上找到了他。他已经穿上了工作服,但小慈的情绪还不是很高涨,虹说:“儿子,来照一张像吧!”小慈勉强地答应了,我看小慈心情不好,于是我走过去对小慈说:“加油,相信你是最棒的。来,我们击掌”,小慈没有犹豫和我互相击掌,然后我向他做了一个“OK”的手势,没想到小慈居然微笑着对我回应了一个“OK”,那样子很可爱。我知道,小慈会很认真地完成他的每一项工作的。
事实上,小慈真的很出色地完成了他的各项工作。
离开了小慈,我们又去看雨遥的工作进展的怎样了,走到雨遥工作的地点,雨遥已经开始录制节目了,我和虹悄悄地走进录制间,正好看到雨遥在录制新闻。或许是紧张的缘故,雨遥的表现没有平常的好。雨遥自己也清楚,所以,在后来看屏幕上的转播时,雨遥都不愿意前去看。
临近中午的时候,雨遥已经完成了两份工作,我建议她去应聘学画画的工作,她跑过来告诉我:“爱姑,那是要我支付6酷币的,我现在还不能花钱,我要赚钱,要不然这11酷币不够我们吃的。”我心里窃喜。不过我还是表扬她:“嗯,不错,知道要先打工赚钱养活自己后再去考虑花钱。不过,花钱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更多的本领,那样就可以赚更多的钱了。”于是,雨遥又去找了一份室内装修的工作。
而此时,我们怎么也找不到小慈的身影,没办法,我和虹只好求助工作台进行查询,得知,小慈在“海上缉私队”工作,我们赶到那里,发现海上缉私队的工作很秘密,根本进不去,我和虹只好作罢,找了一个咖啡屋最醒目的一角坐了下来,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
小慈终于结束了他的第二份工作,也赚取了11酷币,他赶紧跑去银行办理了存款手续,给自己开了一个户头。虹看着自己的儿子如此的理财,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雨遥不知道要去银行存钱,一门心思就只知道去找工作赚钱。看着两个孩子为了生计而忙碌着,心里偷偷地乐着。
雨遥说肚子饿了,我们拿出了早上准备的糕点给她吃,她说:“不是说要我们赚的酷币来吃饭吗?怎么不行啊?”这时,我向雨遥解释说:“宝贝,这个酷币不能买东西的,是他们误解了。”“切,早知道这样,我就把钱给花掉咯。要不留着干吗用啊?”虹说:“你可以积分啊,下次来玩的时候,这些酷币还是可以用的。”
雨遥吃过午饭后,又继续去寻找工作去了。小慈这时也过来说自己的肚子饿了,于是,小慈也吃起来早餐没有吃完的面包糕点等。匆匆地吃过午饭,小慈又投入了紧张的求职中……
从上午9:30分进场,到下午2:30分结束,两个孩子穿梭在职场中积极地求职努力地工作,看到孩子们能如此地投入,我和虹都很开心……
在回来的路上,我和虹问两个孩子好玩不?她们异口同声地说:好玩,下次还要来玩。我和虹同意了孩子的要求。
现代城市家庭几乎都是独身子女,对孩子的溺爱也可谓到了极致。(当然生活在农村和一些边远山区的孩子例外。)很多家长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所以,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特别是一些单亲家庭的父母,觉得家庭的不幸带给了孩子某些伤害,所以就会千方百计地在物资上给予一些补偿,而不是从精神上去理解和关爱孩子,所以,造成孩子心理的扭曲,他们自私、任性、没有责任感、更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
曾看过一个报道:一男孩父母离异后,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觉得小孙子挺可怜的,大小就娇惯他,孩子渐渐地长大了,因为无人管教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同学不喜欢,孩子爱上了电游,初中后就不再读书,经常在网吧玩几天几夜,没有钱就找奶奶要,刚开始奶奶还挺得住,后来得知孙子的行径后,就不再给他钱玩电游,于是孩子对奶奶大打出手,最后发展到伙同几个小伙伴一起绑架奶奶,要奶奶拿出钱来,奶奶不给,就用水果刀捅奶奶,奶奶说自己已经没有了积蓄,可是孩子们不管这些,看到奶奶不给钱就积蓄用小刀子捅奶奶,结果奶奶被捅了16刀而流血过多死亡了,而懵懂的孩子们却浑然不知道自己已经犯下了杀人的滔天罪行。
同样是苦难家庭的孩子,却会有不同的结局。一个孩子跳水抢救了两名落水儿童,当媒体前去采访他的时候,惊异地发现这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他随奶奶生活,父母都不知去向了,这个家真可谓是家徒四壁了,唯一遮风挡雨的地方居然是一块彩条布搭起的地方。孩子和奶奶生活在这样十分恶劣的环境中,学习成绩却是班上的佼佼者,放学回家,孩子还要帮奶奶干农活做家务。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就有承担生活责任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