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得因时而变
从古到今,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包括了一些生活的经验,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常识”。而对“常识”,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我认为,有的常识的确要遵循,而有的就要推陈出新。
很早以前,欧洲人称西红柿为“狼毒之果”,他们认为西红柿有剧毒,不可以食用,这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常识了,在家都认为这是正确的,后来有位年轻人,他好奇这“狼毒之果”究竟是不是有毒,因为根本没有人吃过。所以他不顾别人的劝说,品尝了这个果实,发现他根本没毒性!人们也开始食用这美味的西红柿,后来更发现它不仅没毒,而且还富含营养!
正是这年轻人不墨守陈规,才使人们破除对“西红柿有毒”这个常识的迷信。可见,常识得因时而变,这样可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电梯安装在建筑物里面也是一个常识,但就有这么一间酒店改变人们对这个常识的看法。这家酒店享负盛名,时间一长,董事们就准备修建一下,并安装一部电梯。于是,建筑专家、工程师、评估专家等都被请来了,他们共商讨这一方案。最终得出的结果是得暂停营业三至四个月。这下可损失大了,董事们当然不愿意了,要求专家们再选择一套方案。这时,一位清洁人员从旁经过,开玩笑的说了句:“我要是你们,就把电梯装在外面了。”专家们都静下来了。第二天,工程开始了,就在酒店外面安装电梯。修建、营业两不误。
可见,常识因时而变,可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钢筋、混凝土是建筑物外墙的材料也是常识,可中国奥运组委会懂得改变常识,采用高科技,应用新的材料——高分子薄膜作为建筑物的外墙,才有了”水立方”给我们、给世界的一份惊喜!
可见,常识的因时而变,它可使国家给世家印象的改变!
常识,并不是一成不变,在发展速度快的今天,常识,也得因时而变,推陈出新!
点评
这篇文章探讨对待常识的态度,文章依据题干提示,选择常识“有时,要推陈出新‘这一观点立论,作者认为:常识,得因时而变。文章开篇点题,随后从日常生活、企业发展、国家形象等三方面论述了常识推陈出新的意义,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语言流畅,论据充分也具说服力,令人一读便知推陈出新的价值。
但是,文章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文章标题是《常识,得因时而变》,文中也以“常识,得因时而变“作为各层次论述的主题句,可见文章意欲强调在推陈出新中时间、时代变化对常识正误的影响。但是,作者所列三个论据虽很好的说明了推陈出新的意义,却未能恰切的说明”因时而变“的观点。这是文章最大的疏漏。
点评人:李静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编辑:雨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