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泥土情怀

泥土情怀

2013-10-22 22:28 作者:水樱桃 阅读量:30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泥土,就是家乡的一切,不管家乡的孩子走多远,最为难忘的仍是家乡那片故土,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泥土,但只有自己家乡的泥土才是最亲切的。

下班时,公路停置一辆洒水车正在浇灌两旁绿化带中的花草,接着一股强烈的泥土气息扑入鼻孔,清新、浓重,随之心里便涌出一种亲切感,因从小生长在农村,对泥土就有着一种眷恋的情怀。

在农村里,除了建筑物之外,露在外面的大多就是泥土了,走到田间,更是泥土的天地。在小时候,泥巴是我们最喜欢也是仅有的玩具,玩着黄土泥巴,用水均匀的和匀,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等阴干之后,便成了形,还记得不能在阳光下曝晒,否则会裂开小缝,影响外观。

我们做过一种东西,已记不清叫什么名字了,只记得怎么做和玩了,先是用一大块泥做成底座,底座是正方形的,不过由底部向上是逐渐收起的,直到顶部留有黄豆大小的平面,趁着泥湿,在顶端插一根小棍,在外面要留出一公分长,另外再做两个实心的小圆球,用一根高粱秸杆上撕一条硬皮,也叫细蔑,把两个球连接在一起,就像一根扁担连着水桶一般。接下来就放下来阴干,等全部干透后,把细蔑中点部位放在底座的小棍上方,就看你找中间点准不准了,若是不准,两边的小球不会平衡导致一高一低,等调至平衡之后,你再拨动细蔑,它会平衡的转悠起来,那时我们常常比谁的小球能转得时间更长些。

还有就是摔泥窟,把活好的黄泥做成碗状,然后倒扣着快速把泥碗向平面的石头上摔去,看谁的泥碗结实,没有窟窿或是谁的窟窿更小些,谁就算赢。在摔的过程中,总是有细碎的泥点子迸溅到脸上、衣服上,最后全身上下全是泥点子,直到我们其中一人被家长骂着拉扯拽回家时,我们才互相做个鬼脸,放下泥巴恋恋不舍地各回各家了。这个游戏取决于泥的软硬程度和碗底的厚度,这让我们小伙伴们经常去研究怎样做得更好,一度成了我们最快乐的游戏。

如今我家生活在县城,大多是除了绿化带之外,很少看见裸露在外面的泥土,全部被坚硬、冰冷的水泥、水泥砖块或是柏油覆盖了,这样看起来,马路上颗粒无尘,干干净净地,两旁整齐林立的商品店面和漂亮的绿栽,很有一种现代城市的味道,每天进进出出呈现在眼中,水泥灰色、店面牌匾五颜六色、绿化带的绿色,看着总是觉得缺少点什么。

现在想来,可能就是泥土的颜色了,远离了泥土,却心怀泥土。泥土孕育万物,人们给大地上绿色的生命。人言故土难离,在《西游记》中,唐僧离开大唐西去取经时,皇帝在离别酒中捏一把故土,意在别忘故土、故乡永相随;在书上、电视中也看到台湾人士时隔几十年回大陆探亲时,临离之际手捧一把热土装入怀中,待日后回台湾之时见故土如到家乡一般。

泥土,就是家乡的一切,不管家乡的孩子走多远,最为难忘的仍是家乡那片故土,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泥土,但只有自己家乡的泥土才是最亲切的。那里藏着儿时泥土游戏陪伴的美好回忆;那里承载着祖祖辈辈的乡亲们每日耕耘,为城市输送一日三餐的主料;那里还有父母守望的一点口粮田,每次回家时,父母总是往我的包里装些小米、花生和玉米茬,说是纯绿色食品吃着放心;那里还有双脚曾经踩踏过多少遍的土地,一闭眼就能把那片土地在脑海中快速翻找出来,那里还有……还有这里我是说不完的。

总之,泥土,让我想起家乡,让我对它更加依恋。

相关文章关键词

《泥土情怀》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