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韵
导读水是最富个性的,最富于变化的,在湖中显得深沉宁静,在海上则狂涛怒吼或海浪呢喃!细雨霏霏把春天唤醒,或者电闪雷鸣瓢泼倾盆。
雪花舞动西风,冬至。
雪花铺成一张宣纸,漫山遍野。上面浸润水彩,那是秋的颜色的残存。或者有国画的厚重,因为树和山凝成深褐色,凝重而层次突出分明。老榆树沧桑的枝干虬然成一种力度,是与岁月,与自然抗争后生命的力度,或弯曲,或挺直,或坎坷疤痕,皴裂厚重的皮质,黑灰色色泽映衬在白雪所做的底色中,凸现立体的反差感,黑与白分明,因为不再有夏天绿叶的遮掩粉饰,现实感更显强烈!
如果说雪中的榆树是长者,那么雪中的垂柳则别有另一番风味
这需要细细的工笔来描绘,而不是榆树的写实,柳枝最嫩的枝头已被秋风和冬天的西风折煞了,每一个枝条都柔软但不乏韧性,也随西风摇摆但决不盲从,肤色是暗青色,展示着青春的色彩但决不突出自己,在冬雪的底色中柔和却不妩媚,青春但不招摇,很像有个性的女孩子,当然有时因爱美而不免顾影自赏一番,在雪的底色中显得婷婷的韵意。
而雪中的远山则需要大手笔,大写意了,那是立体的而富有力度的,更有明暗映衬,可以想象成凝固的白色波浪,一波又一波的潮涌开去,人需要高登山顶,极目远眺,不要吝惜你的眼神,只要目能所及尽量放开去,用心胸,深呼吸去感触山的博大,天的高远,苍山负雪奔涌直前。近处的山石棱角分明,远处的山脊蜿蜒而刚劲,这种韵律只能用白色,用明暗的强烈反差来表现了!好在有湛蓝高远的天做映衬,会使得这画面更有立体感,真实感。
水是最富个性的,最富于变化的,在湖中显得深沉宁静,在海上则狂涛怒吼或海浪呢喃!细雨霏霏把春天唤醒,或者电闪雷鸣瓢泼倾盆。而在冬天却摇身化作晶莹的雪花把所有的梦想寄存在花瓣上,随风飘摇。水不怕婉转曲折,越是在激流险滩中越豪迈歌唱。这应该是生活的强者。更能体现水的性格的就是他可以化成冰,冰的性格就是越是严寒越能最大限度的展现自己,而且坚如磐石,又晶莹透明。只有冬的性格才能把柔情似水逼迫成坚强如石,也只有水的个性才使得残酷的现实不堪一击,滴水穿石不是神话,如此,冬天就是我们直面的生活,而水之冰则是生活的强者!冰与雪默默横卧在大地上,总显得默默无闻,不像西风那样肆无忌惮得嚎叫,他们懂得一个道理:招摇呐喊的越强烈,被时光淘汰得越快,所以在冬天,除了西风嚎叫,余下的总是静悄悄的,不呐喊的听得更远,他们在听春天的消息,而西风只能逃避春天的消息!
冬雪是安静的,老榆树是安静的,冬是安静的。安静中蕴蓄着不为人知的力,那是生活的原动力。
五线谱上的乌鸦小鸟是喧嚣的,西风是喧嚣的,喧嚣是因为对生活的无奈。不知如何应对。
远处,如镜子般光洁的滑冰场上,五颜六色的服装,和穿梭滑冰的人流使凝重的冬天热闹起来,天是蓝的,地是洁白的,服装和人们的面夹是绯红的。
负雪的老榆树下,一对老夫妻佝偻着身体相互搀扶着,脖子上都系着鲜红的围巾,都咧开没有牙齿的嘴,看着嬉闹滑冰的人流,开心地笑着,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脸上的皱纹因为笑更深了,深的象身边的老榆树皮。
2009.11.13单位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