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阜路散记------花事
导读这世上的事情,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出发点有着不同的吸纳。对这满城桃李,众芳争春,我虽不能如儿时那般融进自己的灵魂,可依然能给予赞叹,欣赏和那么一点点怜惜的目光。
穿过与汶河路的交叉路口,几树桃花便斜着身体映入眼帘。
也是,“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阳春三月,烟花之时,本该各种花朵争奇斗艳。只是这盐阜路的大多花卉都在沿河那侧,而我此时为了遵循交通规则,只能与她们隔路相望。但这并不影响我赏花的心情,有句诗词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隔着一段距离,也有隔着一段距离的妙处。起码,有风来仪,落红如雨,也能滋润心坎干涸已久的记忆。
在我心里,对于花朵最久远最美妙的记忆,莫过于童年时盛开在原野上的紫色红花草。那一片淡淡的紫色,无垠的浮动在蓝天下,如一袭温柔的浪花,轻轻的流入天际,也流入我记忆深处,梦的边缘。自小,老人们就说我是死记性,也是,只要生命里开过的花朵,无论是美的丑的,有毒的没毒的,我都能留下她的一抹香。这早就被那片土地遗忘的红花草,如同花影深处风中的眼睛,为我此生梦境,烙下浪漫而又玄妙的一瞥。
其次就是上学时走过的桃花林,还有在北方遇见的果林。尤其北方的果林,记得那是通往十三陵的路上,当车子远离喧嚣,走进山的夹道,大片大片的桃花,杏花,梨花,便如同一团一团或粉或白或红的云霞,自天际,自山的那边飘了过来。虽然只是惊鸿一瞥,车窗外的风景,可是却犹如情人的唇吻,透过肌肤,嵌进灵魂深处,让我每每回味,如饮甘霖。
不觉间,已踏上一座小桥,桥是现代的桥,钢筋水泥,没啥看点。可桥边盛开的两树繁花,却煞是夺目。是什么花,桃花还是杏花,其实我根本分不清楚。因为她们都已变异成只供人类欣赏,而不接果子的那种。不知为何,每看到这样的花,虽亦有鲜艳的色彩,凝脂一样的花瓣,或者更鲜艳,更繁茂,心底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就像看见被强迫接受整容而摇曳生姿的美女。因而,我亦不喜欢看那些过于矫情的盆景,虽然他们别具匠心,有着姣好的造型,或者深刻的含义,可是我却只能听见隐隐的抽泣或者赶赴死场般的悲壮。
这世上的事情,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出发点有着不同的吸纳。对这满城桃李,众芳争春,我虽不能如儿时那般融进自己的灵魂,可依然能给予赞叹,欣赏和那么一点点怜惜的目光。终究,倘若没有这些花,这些斑斓的色彩,城市只能是一座冰冷,坚硬而又灰暗的钢筋混凝土躯壳。因而,我还是喜欢她们的,就像喜欢一群可爱的后宫佳丽,那么一点点天真,那么一点点矫情,那么一点点泪眼朦胧,凄迷妩媚......
此河南北走向,与盐阜路同行的那条河垂直相通,由她引水而成,应属她的支流,又称小秦淮河。河堤两侧的花不少,有桃花,梨花,杏花,粉的像霞,红的像火,白的像雪,一朵朵,一枝枝,全都倾着身体,探向河心,就像一位位正在临水而妆的美人。花与花之间,加以绿柳相间。凭栏而观,波光滟潋,一阵风过,落红如雨,花影零乱,还真有点“两岸花柳全依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