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就一个字
编者按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或许没有华丽的外衣,没有极端的表达,更多是在柴米油盐中,在磕磕绊绊中,在忍让与宽容中,对爱的坚守。但毋庸置疑的是,真正的爱情就是两情相悦,然后厮守终生。
相信每一个看过央视2007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的人,都会记得一个普通的军嫂——罗映珍。她的丈夫是一名缉毒警,被毒贩打成重伤,经过治疗虽保住了性命,却成了植物人。面对如此巨大的打击,罗映珍没有丝毫退却、犹豫。几年如一日,守护在丈夫的病床旁,每天喂饭、按摩、口腔护理、洗刷,唱丈夫爱听的歌曲,读情书给他听。苍天不负苦心人,她的丈夫慢慢地有了知觉,能思维,会写字,能对妻子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依恋与爱了。
这是医学的胜利,更是爱情的胜利。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爱的执著与固守向来为人称颂。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刘兰芝与焦仲卿,被焦母拆散后,痴心不改,双双殉情;梁山伯与祝英台,生不能在一起,死后化为蝴蝶比翼双飞;许仙爱上美丽善良的白素贞,在得知妻子是蛇妖所变后,仍然痴心不改;七仙女舍弃天上的神仙日子,甘愿下凡做农民董永的妻子,纵然被王母捉回天庭,每年只能在七月七日与董郎鹊桥相会一次,仍然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或许你会说这都是古老的传说,是文学创作,其实传说与创作都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概括与升华。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或许没有华丽的外衣,没有极端的表达,更多是在柴米油盐中,在磕磕绊绊中,在忍让与宽容中,对爱的坚守。但毋庸置疑的是,真正的爱情就是两情相悦,然后厮守终生。
少年夫妻老来伴。我记得曾经看过这样的一篇文章,一对外国夫妻,年轻时成天介吵架,总说要离婚,但总也没离成,到老了,却相濡以沫,恩爱无比,其中一位先去世了,活着的得了老年痴呆症,每天唯一要做的事就是不停地满屋子找他的老伴在哪里。
而这一由来已久的真理,在人权至上的当今社会,却被越来越多的人不屑一顾,弃置一旁,他们说:“我有权利选择属于自己的幸福。”是啊,人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谁也不能剥夺他人追求幸福的权力。文秀为了自己的幸福,不惜冒大不违和当时伪满皇帝溥仪打离婚;伟大的鲁迅先生,在年轻时饱受包办婚姻之苦,后来幸遇许广平,终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知己……
以上种种,他们的初次爱的选择大多是为人所迫,身不由己,所以有了失败,有了反抗,有了第二次,也是真正自主的对爱的选择。人类眨眼到了二十一世纪,到了倡导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很少有人会被强迫去爱谁娶谁嫁谁。按说不该再有上错花轿嫁错郎的悲剧了。可离婚的却越来越多。其中当然也不乏因婚前了解不够,脾气习惯相处不来的,这样的离异无可厚非;但更多的却是因为对爱情的不忠。尤其是那些影视歌明星们,那些先于众人富起来的大款老板们,更多朝秦暮楚,喜新厌旧,甚至有人说:古代男人拥三妻四妾,现在男人包二奶三奶,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
对于持此论的人,我们只能说他是个不懂真爱的庸俗之人。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权力总是与义务相伴而生。设若女人为了苗条和享乐都不要生孩子,感冒的人为了喉中痛快把痰吐的满大街都是……那我们这个世界成了什么?你有权力追求自己的幸福,你也有义务不伤害一个无辜者的感情。世界从来就是充满了诱惑,就看你把持得住否。而沉沦于贪欲正是步出真爱之门的快捷方式,游戏感情的人终将会被命运女神驱逐在幸福的门外。爱情最神圣,爱情的承诺重于千钧。“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张信哲有一首歌,其中有一句是:“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但愿有更多的人一生对爱都只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