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自杀前的几点思绪
导读让每个人活得更有尊严,必须保证每个公民人格平等,机会均等,言论自由,让每个公民看到努力奋斗的希望。公务员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拿纳税人的钱,必须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
近日某报讯,18日上午9时许,现年38岁的湖南湘潭市某法院公务员刘某,在租住的湘潭市岳塘区五里堆街道金耐村出租房内自杀。其留下的一封遗书坦言:“工作压力大,很累,不如死了算了,再见!”随着一盏生命之灯的主动熄灭,“再见,已不再见了”。也许因为公务员身份,刘某之死也成为一个新闻,网络上又出现种种评论,归结起来:网友大多诟病官场潜规则、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腐败,更有不少幸灾乐祸者,以各种调侃的形式表达“活该”的意思。在为死者惋惜的同时,本来不打算发表言论,然而近年来,上至省部级,下至普通科员个案多了,中高级领导干部寻短,大多牵涉腐败,引人遐想连篇,非一般人可知。而普通公务员隐身于大众之间,与你我无异,或可猜想一二,以资抛砖引玉。
ゃ自杀是一种常见社会现象,但自杀背后必然有许多复杂的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工作原因等等,但归根到底是心理问题,让活着大过了死亡的恐惧。因为没有更多的资料,媒体曝光刘某的死,只有短短的一句“工作压力大,很累,不如死了算了”。这句话透露出的一个明确信息就是“累”,累到了什么地步,不如结束生命。很多网友心目中的公务员不是“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吗?是什么情形让他这么累?是什么样的“累”有这样巨大的威力?
ゃ一是笑贫不笑娼,庸俗的物质利益、实用主义至上价值观充斥社会?
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当前社会流行的价值观是以挣多少钱作为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标准。据刘某的亲属介绍,其妻在湘乡市某银行工作,而刘某自身也非常优秀。刘某中专毕业后,曾在学校教书,后通过自学从事律师行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考入湘潭市某法院。从媒体报道分析,刘某级别不高,很可能科级以下。经历过很多岗位,应该是个有一定素质的人,至少自己一向比较自信、自尊,在一些亲戚朋友的眼里也算是成功人士,甚至可能是一些族人印象中“势力”的代表。然而,现阶段公务人员工资待遇并非很多人想像那么高,常常所谓的灰色收入往往因人因单位而异,且正逐步规范,相信绝大多数公务人员没有或并不多。一如任志强大鹗所言,许多机关干部(不仅是公务员)曾经享受了福利分房待遇,一些人通过投资合法拥有一套甚至几套价值不菲的住房并非完全不是事实。在所有公职人员中,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无房单位,特别是乡镇一级基层公务人员、教师等无房可分,并未享受任何房改福利,新进公务员就更别说享受优惠。从他租房来看,人生38载,奋斗多年,仍然和许多80后年轻人一样蜗居,或可证实这一推断。没有钱你不能优雅的活着,捉襟见肘不会赢得太多尊重和地位。ゃゃ
二是潜规则下表里不一而又无力改变的机关复杂人际关系?
中央在选人用人方面已出台很多有效措施,干部选任腐败现象明显减少.个人要求发展进步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梦想自己成功,总希望努力就可以拥有一切,然而不是想努力就有结果,也不是努了力有了成绩就有收获。一些机关(不是全部)出人头地,必须学会由衷的低头和微笑,大多数人能力不相上下,组织培不培养,更多的要看机会和缘份,要看个人背景和领导垂青。一些机关所谓的民意测评、民主推荐缺乏具体操作性,常常被异化为私下里长期的感情投资,好人主义,好好神仙受益。同时即使在机关内部,贫富悬殊亦不容小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人要溶入“资深”群体,要“天时地利人和”,与“资深”人士同台竞技,不只是搏工作,搏资历,还要搏资本,搏运作,搏交情。这也并非中国才有的社会通病,放眼东西南北,这地球任何一间办公室,大都离不开这样的潜规则。全国各地城乡结合部的地摊上摆满了教人如何为人处事、踩人上位,为五斗米折腰的盗版书。网络时代,只要想了解,没有什么玄机还可以那么神秘。剩下的问题是,该怎样坚持那份从小培养起来的“清高”,该怎样适应迅速变化的大环境?该怎样定义出世和入世?该怎样始终保持阳光的心态,心安理得做个老实人?说是不让老实人吃亏,倒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兑现?眼看年龄一天天老去,希望渐成绝望。ゃゃ
三是社会评价不高,缺乏成就感,产生信仰和情感危机?
当下,由于腐败形势依然严竣,群众对官员印象特别是基层政府官员印象普遍较差。网络民意尤其明显,官民一旦对立,基本上不分清红皂白都是一边倒。客观上,长期的学习教育,绝大多数公务人员具有一定的政治信仰,素质较高,法纪观念较强,无缘腐败。说得更直接一些,绝大多数非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的小公务员别说不能腐败,不敢腐败,既使想腐败,想权力寻租也没有机会。但是,少部分腐败分子成了公务人员集体形象代表,加上公务人员身份限制,一遇群众反腐声浪,基本上在网络媒体集体噤声,时间一长,不是也是,不得不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信息网络时代,加快推进官员回归公仆身份,官员正在或已经成为弱势群体,随时承受各位主人的指教训示。另一方面,社会公众腐败容忍度逐年升高,挣钱不问出处,一些人痛恨腐败,又乐于腐败,只不过在于能否寻到机会。譬如国人传统上办事又都喜欢找熟人、找关系、找门子(打酱油都要相信熟人)。然而亲朋好友大多不知道的是,随着依法行政的深入推行,级别不高、基无权力的小公务员,很多事确实无能为力。“理解”苦楚的会认为没本事,“不理解”的会认为学坏了,没良心。渐渐发现,曾经那么高看自己的朋友玩伴,早已不再谈什么信仰价值和主义,甚至身边的亲人也对自己那么不屑。或许自己可以很“清贫”、很“高尚”、很“淡定”,可生活在这个社会里,身边的至亲都会认同吗?当终于彻底看清你的前世今生后,不是所有人都会毫无怨言地跟随你走完漫漫人生。
四是没日没夜、受苦受累受气、身心极度疲惫和劳累?
从刘某经历看,他无论在哪里,大多算个新人,换的单位越多,做新人的时间就越长。论资排辈往往是创建和谐机关最无奈和最可接受的方式。“坐牌牌吃果果”,新人在机关的规则里,绝大多数难以改变“熬”的命运。同时,机关工作必须讲规矩,讲服从。由于职责分工不同,一些单位工作清闲,一些单位任务重,事情急,熬夜加班是常事。众“老人”付出多年晋升无望后正一肚子怨气,领导息事宁人,也不好得罪,各项任务分工,新人自然需要多承担。好的领导(确实也不少)平易近人,亲历亲为,不遗余力传帮带,年轻人工作起来身心愉快,充满活力。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职位不高,怨气较深较多的干部,一朝来把权力用,架子比职位大,对下属颐指气使,揽功委过,威严有余,关爱不足,新人难免受苦受累受气而又无力改变现实,身心疲惫,心力憔悴。
让每个人活得更有尊严,必须保证每个公民人格平等,机会均等,言论自由,让每个公民看到努力奋斗的希望。公务员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拿纳税人的钱,必须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社会要求更高,公众监督更严,无可厚非。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一个祟尚信仰和正义的社会,一个阳光健康公平竞争的社会,在兼顾效率公平的同时,更需要道德信仰、精神追求。作为社会服务者管理者理应带头改善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因此,要让理想信念教育切合实际,必须要让从事社会管理、服务以及科研、教育、卫生等非直接参与市场经济运作的社会精英阶层衣食无忧、灵魂高尚、心灵安详,生活充满理想。中央应下定决心,尽快切实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让中等阶层更加巩固和庞大,这也是社会长治久安、国家繁荣昌盛的永续动力。让每个人活得更有尊严,也别让公务员生活得那么卑微。每个人都希望做最好的自己。公务员的特殊身份更需要思考:人这一生倒底要追求什么?自己倒底真正需要什么?你的选择能不能让自己信服?从而心甘情愿地努力工作,以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无愧于时代。也许每个公务人员及其亲人都应当想想这个问题,彻底想明白了,就做正确的事,尽该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