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痕――野人诗作《诧异*日子》赏析
岁月是什么?有人说,岁月如歌,有人说,岁月如梭,岁月是指时间,更多的是说过去的日子,于是有蹉跎岁月,于是有峥嵘岁月,更有岁月不饶人的感慨。
野人诗集《诧异》中收录这样一首诗《日子》,作为自创一体、自成一家的野人先生,这首诗歌充分体现了他的语言特点,风格鲜明。诗歌三小节,仅仅九句而已,看似无力浅白的诗句,却蕴藏着独特的思维和视觉,蕴藏着野人对诗歌、对人生的思索和拓荒,烙着野人印迹。不由得我想起太极拳中的云手一招,软绵绵地,轻描淡写,确是极为高深的武功。还是跟着我一起欣赏这首《日子》吧:
从雨中
我把日子捞起
塞进岁月里
关上门
站在空白中
解开岁月的扣子
我轻轻地剥着日子
可是满屋的日子
没有一片是我的
诗歌离不开意象,离不开修辞,而新诗运用最多的修辞当属比喻、夸张和通感,常用像、似、如等修辞显性词汇。民间有俗语云,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野人诗歌也多有修辞,不过和众多诗人不同,野人诗歌修辞多是通过变形完成的,似拟人,似夸张,似比喻,似通感,又似乎不符合通常的修辞习惯,不符合通常的语言表达习惯,这均决定于野人独特的思维和视觉,这一点,诗坛上,野人独树一帜可谓之绝,他总是在别人止步的地方,另辟蹊径,别具匠心。
从雨水中打捞日子,塞进岁月,日子、岁月皆为时间,野人把这些概念有形化、立体化、化虚为实,进一步物化,物化为容器,物化为屋子,湿漉漉的日子,耐人琢磨,塞进岁月,更是耐人寻味。
岁月变形为容器、屋子,野人进一步为其关上一扇门,辟一片空白,面对湿漉漉的日子,诗人更是语破天惊,“解开岁月的扣子/我轻轻地剥着日子”,如此变形,真是匪夷所思。
如果说前两节尚有不可理解之意,最后一节则进一步明确强化了主题,装满日子的屋子,没有一片是我的,充满了伤感。
日子、岁月这样的时间概念,是虚幻的,可每一个人走过的经历却是实实在在的,正是基于此,野人这首诗歌的语言颠覆,又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纵观这首诗歌,诗人从满含辛酸泪水、强加于己的经历中,搜寻着新鲜如昨的往事,储存到岁月记忆里。诗人勇敢地打开尘封的记忆,历数过去的日子,独自思考、回忆、反省走过的时光,等把满脑子的往事翻检一遍时,猛然发现,没有一件往事属于自己,活着为了别人,记忆属于别人,无奈辛酸,无可名状。
按着钱钟书先生所言: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无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那么这首诗歌中的动词,就是画的脉络,“捞、塞、关、站、解、剥”,流动的笔触,幻化为老人指尖上袅袅飘散的烟雾,又透着十分凝重,固化为一个雨夜静坐沉思的老人。
毋庸置疑,这首《日子》写的是野人先生的所思所想,一切都是在静中幻化的,由静化动,由虚转实,虚实结合,抓不住日子、岁月的形,却可感到其中的无奈,我辈浅薄,实难用语言来表述,可谓“得意而忘言”。如果可以用类比的话,我倒想起了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的一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权作结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