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大学生救一位老人牺牲了,到底值不值

大学生救一位老人牺牲了,到底值不值

2013-10-24 07:00 作者:残阳 阅读量:40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很珍贵,绝不能轻易地去剥夺和伤害他人的生命,当你剥夺了他人的生命时,你就必须用自己的生命去偿还,没有谁比谁尊贵,这是每一个社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准则。

近日和一位高中生以及他的父母一起聊天,就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中的一些话题进行探讨,就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生命价值的教育,以一个母亲的身份,通过药家鑫案件的分析,提出了我个人的观点: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很珍贵,绝不能轻易地去剥夺和伤害他人的生命,当你剥夺了他人的生命时,你就必须用自己的生命去偿还,没有谁比谁尊贵,这是每一个社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准则。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包括权利和金钱来进行践踏!这是生命的权利!所以,药家鑫必须死!药家鑫的师妹李颖也应该受到道德的审判!

于是,我们探讨了药家鑫的家庭教育体系中缺失的教育内容,很自然地谈论了一个很重要的教育话题:见义勇为。

我不赞成盲目地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一个英雄的称号,我建议家庭在教育孩子做一个“见义勇为”的英雄时,要教导孩子学会理智地用智慧去营救他人,而不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盲目地去施救。要教导孩子“见义智为”,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什么方法,比如,有一个小偷偷车,被你发现了,这时,你怎么办?第一。拦在汽车前,不允许他开走?第二.打110报警;第三:抓起身边有重量的东西向汽车前面扔去;第四:如果现场有其他交通工具,就用其他交通工具去追。很多人会选择后面三种,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偏偏有人选择了第一种,用自己纤弱的身躯挡在汽车前,结果被疯狂的小偷撞倒在地成为植物人。还有:有人溺水了,怎么救?第一:不分青红皂白地跳下去;第二:打110求救电话或向附近求救;第三:寻找施救的工具;我们只有在平常的教育中与孩子一起探讨了一些紧急情况下营救常识,我们才可能真正地做到见义智为。这也是教育的真谛与本质。于是,话题就牵出了网上谈论很激烈的一个问题:有一个大学生用自己的生命救了一位老人,大学生死了,老人活了,这个大学生的行为到底值不值得?

首先申明,我不是什么教育专家,也不是什么伟大的母亲,我仅仅是一名很普通的母亲,以一个母亲的思想来分析。我要很坚定地说:这种行为不值得。为什么?

第一:从生命对等来说,不值得

每一个生命都很珍贵,他的诞生都是一种偶然,是几千亿分之一的概率的结果,因此,生命没有贵贱之分,他是绝对的对等的。

但是,生命因为时间的关系因为某些能力的关系,让生命成为了一种有价值的东西,它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体现来彰显生命的价值。这就有了值得与不值得的比较了。

就生命线的长度来说,以人均寿命70年来计算,一个老人的生命已然接近了他的生命终点,而一个年轻的大学生,他的生命离生命终极点还有很长的一个距离,由此,两个生命此刻是不对等的,因此,以牺牲一个年轻的大学生的生命来换取一个老年人的生命,是不值得的。

第二:从生命的价值来看,是不值得的。

生命的意义是创造了社会价值。不可否认,老人对社会曾经做过巨大的社会贡献,世界的一切变化,都烙下了老人们生命贡献的痕迹,他们是时代进步的基石,我们理应怀着崇高的敬意,敬奉他们,但是,老人对社会的再创造能力已经减退,更何况中国目前这个就业年龄严重年轻化的时代,女人40男人50就已经找不到他再造价值的平台了,(我这里指的是绝大多数老人,不包括部分老人因为职业的原因,越老越吃香。)而年轻的大学生,他们接受了最现代的知识教育,有着符合时代需求的技能,他们将会为这个时代的发展,贡献巨大的能量,因为,我说,一个大学生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一个老年人的生命,是不值得的。

第三:从家庭来看,是不值得的。

孩子是家庭的基石,而老人是家庭的屋顶。失去了孩子,于整个家庭来说,就仿佛失去了整个世界。我认识一个网友,他的一个儿子是大学生,非常优秀,令他这个当老板的爸爸非常骄傲和自豪,然而,在儿子毕业后的一天,在家里帮他干活时,不小心触电身亡了,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整个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崩溃的边沿,他没有心思工作,没有心思继续照顾他的另外一儿一女,他每天坐在儿子的坟茔喝酒,说着他的心里话,他告诉我:我也知道自己还有一双儿女要照顾,我也知道病重的妻子需要我照顾,我也知道,这个家需要我来支撑,但是,我做不到,我心里只有我的小高。我看过心理医生,每天看书学习,但依然走不出失去我的小高的哀痛中。我很想离开这个世界去陪我的小高。

或许大家还记得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儿子的那个宣传部长吧,一年的时间,他都无法走出失去儿子的哀痛中,最后,选择了自杀去天国陪他最心爱的儿子去了……

我也亲眼目睹过母亲失去弟弟时,那哀痛的眼泪,整整半年都是夜夜惊魂,从梦中哭醒,哭哑了声音流干了眼泪,直到有一天死去的弟弟在母亲的梦里告诉她:我以后不会回来看你了,我要去投胎了。或许是弟弟的那个梦,让母亲有了一线的守望的缘故,母亲才没有继续哀痛下去,才开始正常的生活,……

而一个老人,相对家庭结构来说,他仿佛就是屋顶,被狂风席卷掉了屋顶,他不会像失去基石一样,变成毁灭性的打击。更何况,如今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好不容易把孩子抚养成人,却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让付出心血的父母晚年陷入无休止的痛苦中,这不公平。因此说,这样的行动不值得。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不要见义勇为了呢?

不是!我们不仅仅提出要提倡见义勇为,更要提倡见义智为!

我提倡一定要在保护自己生命的前提下,去见义勇为,在我看来,见义勇为并不是非要你用生命去换取。我也知道,很多时候,救人是一种本能,你没有选择。

我很欣赏《意林》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写的。《交给专业人士去做》。有一天,他和一位美国朋友在街上走,突然从背后传来了:抢劫。只见一个人手拿着刀子疯狂地跑着,中国留学生刚想去追,就被身边的美国朋友拉住,说:“交给专业人士去做”,而他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快速地拨通了报警电话,告诉了抢匪逃跑的路线。当他们走到前面的时候,正好看到警察围捕这名劫匪,他手里不仅仅有刀子,还有枪支。在整个围捕过程中还有警察受伤了。看到此,中国留学生终于明白了他的话。因为平民老百姓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他不知道要如何正确有效地制服罪犯,反而伤害到自己的生命。

无论你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我的思想,甚至你也可以恶毒地攻击我,但我从教育者的角度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我都要对这种行为进行人性化的分析与教导。我提倡社会见义勇为,更欣赏见义智为。我不提倡一定要用生命去换取,这样的代价与生命来说,是不公平的。我提倡建立社会化的专业救援机制,就像发生了火灾人们时,人们在潜意识中就会想到119.知道只有消防战士才能完成扑灭火灾的重任,而绝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可以做好的。(看外国大片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国外各种非常专业的救援机构。)提倡在家庭教育中,教导孩子如何处置危机下的生命救援,只有全民立体化的救援体系,我们的生活中就不会有值与不值了……

有一部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说的是二战期间,大兵瑞恩的兄弟已经战亡了,为了让瑞恩的母亲不再失去她这个唯一的儿子,美国政府做出了一个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大兵瑞恩,让他平安回到母亲的怀抱……

这个影片究竟教给了我们什么?难道不值得我们来深思吗?

2011-5-3

相关文章关键词

《大学生救一位老人牺牲了,到底值不值》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