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
导读婚后,我与丈夫精心营造爱巢,为了迎接我们的爱情结晶——女儿的诞生,我们在和谐、温馨的爱巢里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有一天,上中学的女儿放学回家问我:“妈妈,别人家的父母都有争吵,你们为何没有争吵?没有争吵,不像个家。”对于女儿的发问,我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女儿的同学互相倾诉父母争吵的郁闷。在课堂上,老师常鼓励同学们争论问题,说是问题越争越明朗,越辩越清楚,双方都有收获。于是女儿发现了自家的不足之处。
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争吵声中度过的,早晨醒来父母的争吵声冲击着耳膜,直到晚上闭眼睡觉,才可以抛却那噪杂的争吵声。父母争吵时,多是母亲的声音,偶有父亲争辩几句,战火就会立即上升,大有拉开拳脚相加的阵势。这时我就坐不住了,感觉天空正在下雪的寒冷,感觉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惊惶失措,感觉世界末日来临的恐惧。有时左邻右舍实在看不下去,到我家来劝几句,并对我说:“你们做子女的,要从中劝一劝”。我记住了邻居的话,每每此时,我就站在父母中间,适时送上一句,“你们一人省一句,不要吵了。”父亲总是接过我的话,说:“不要吵了,孩子都这么说了。”而母亲却不听,父亲只好任由她去。那时我年龄很小,不甚了解父母的历史,对他们的争吵模模糊糊,不知所云。长年累月,全家人因此忘却了笑容的魅力,每个人脸上的肌肉都紧绷着、僵硬着,所有的神经都被争吵声牵引着,心情随着争吵声跌宕起伏,无暇顾及外面美好灿烂的世界。
后来,我曾暗地发誓,日后无论在何地与何人一起生活,绝对不要争吵。争吵有碍交流,不论是赢是输都伤害双方感情。婚后,我与丈夫精心营造爱巢,为了迎接我们的爱情结晶——女儿的诞生,我们在和谐、温馨的爱巢里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接下来的生活平平淡淡、和和美美,真的就没有了争吵。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女儿上中学了,父母已经作古。
我们一直努力地为女儿营造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让女儿接受书香门第的家庭熏陶,决不让女儿吃我童年的二遍苦,受我童年的二茬罪。在丈夫努力阐述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的立场时,我总是以“不跟你说了”,“真是没办法”,“随你吧”来敷衍,以竭力扼制战火上升的局面。现在女儿不同意了,说:“妈妈,你不要说那些投降的话,你要说出你自己的观点,你要坚持你自己的立场,你缺少主见,你们俩就是缺少争吵,有争吵声才像个家。”
女儿的话震憾了我,是的,这么多年来,我怨恨争吵,遏制争吵,回避争吵,为的就是维持家庭的平静、安宁、和谐,而我的努力却换来了女儿的不满。是的,我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的立场,哪怕事情的结果按照对方的意思做了,但我有陈述的权利。
在一个晚饭时间,我们聊着聊着遇到了不统一的话题,我想起了女儿的话,我立即坚定了信心。拿出许多事实和理由与丈夫争辩,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理直气壮地与丈夫舌战。女儿悄悄地离开饭桌,默默地进了自己的房间。我们继续争吵,我知道我不会赢,但是我要据理力争,虽然事情的趋势按照丈夫的说法在进行,但我坚持了自己的立场,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一吐为快,神清气爽。第二天早上我对女儿说:“昨晚吵了一架,心里非常舒服,轻松了许多。”女儿说:“是吗?本来我考试不顺,心情郁闷,饭也不想吃,后来听见你们争吵,我的心情就好多了。”
传说上代与下代之间有代沟。我一直在努力与女儿做朋友,而多年的努力仍然超越不了代沟。我认为父母时常争吵是家庭丑事,女儿认为有争吵才像个家;我极力劝阻父母争吵,女儿却极力鼓励我们争吵;我极力维护父母的颜面,按照他们说的做,女儿却当面指出我没有主见。
当代青年对生活的理解很深沉、很成熟、很自信。现在我真的相信父母与子女之间有代沟,而且有一条很深很宽的代沟。子女的思维、想法和要求,我们做父母的无法触及,无法理解,甚至无法达成共识。我们要解放思想,与晚辈缩小代沟,努力跨越代沟,争取与子女为伍,多一些自信少一些自卑,多一些争论少一些沉默,多一些主见少一些附和,相信过了阴天雨天总是晴天。
2006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