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
导读这个话题是未成年人进“网吧”引起的,我们不妨还说到未成年人及其教育。年年大吵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却上不去,造声势的人依然年年高喊提高教学质量的口号。
班会课上,我不得不处理一下个别孩子上营业性“网吧”的事情,之所以说“不得不”,是因为有些孩子公开向我举报了,我也向举报的孩子正颜厉色地承诺要对这件事给予“严肃处理”。我说完后,举报的学生满意地走了,我的心里却打了个寒战。
如今,未成年人擅自光顾个体营业性“网吧”的现象其实已不新鲜,谁都承认这些现象是不正常的,是应该杜绝的,从大处说,这等现象是国家相关部门的相关法规明令禁止的。亦如谁都知道的那样,实际情况是禁而不止或者屡禁不止。当国际互联网在我国广大城乡地区日渐普及的今日,城市及城镇里的大大小小的“白网吧”和“黑网吧”一直靠广大的未成年人过活也是不容辩驳的事实。据说,“网吧”这一档是归文化部门专管的,但是,“网吧”里的未成年人的越来越多和“网吧”生意的越来越兴隆也正好说明文化专管部门的有名无实。话又说回来,这样的现象得以长期存在也不能尽言文化部门的不是,专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时蹲守在各家“网吧”里,可是,“网吧”业主们出于经济利益的强力驱使却要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网吧”业主们加强自律,依法禁止未成年人进入,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只能是“夜过坟地吹口哨”的自给自的壮胆,尤其对个别社会道德水准极低的“网吧”业主们来说,对他们说这样的话无异于劝狼不要吃肉劝狗不要吃屎,因而,无论多么昧良心的黑钱也是要赚的,此其一。其二,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正如我们的社会有诸多强有力的治理措施一样,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太多太多的“潜规则”,措施有“严打”,有“集中整治”等,并有明确的起始时间或者活动期限,难怪人们讽刺我们的某些行政部门和执法部门的工作是公鸡发情式的的“一阵风”功夫,这样做的结果无疑是在告诉不法业主和诸多未成年人要学会“躲枪口”。其三,文化执法人员和“网吧”业主之间存在着见不得人的许多“猫腻儿”,说白了,攻守双方早就学会了“做戏”,“文化执法人员”和“网吧”业主之间相依为命的“潜规则”是心照不宣的,而这写现象的一切一切的根源无非是实际利益在维系,至于工作实绩,只要在“严打”,“大检查”和“集中整治”的现场工作录像上没有一个未成年人那就是万事大吉,上“网吧”的继续上“网吧”,发财的继续发财,皆大欢喜,何乐不为?那么,未成年人的种种恶习以及劣迹的形成责任该属于谁呢?当然要属于专门从事教育的学校和广大教师。
同理亦然,如果说涉及“网吧”的管理和营运两者之间有“监守自盗”或“沆瀣一气”的嫌疑而难以攻破,那么,城市里的环境卫生状况也极类似,也带有明显的戏剧冲突式的滑稽可笑。如在城市里“不能随地大小便,违者将罚以xyz”的赫然口号具有相当的威慑力,但是城市里总是缺乏足够的公共厕所,因而,严酷的处罚条例和庄严的口号似乎从未生效,随地大小便的现象也从未禁绝。再如“严禁随地吐痰”却没有痰盂,“此处严禁张贴”却时有张贴,“公共场所,严禁吸烟”却没有公共吸烟区,占道经营是理直气壮的,人走人行道则是左躲右闪的,随处停车是无人敢管的,照章行驶的后果是理屈词穷的等等的自嘲自讽的过程是一模一样的。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领域并没有走出冷冰冰的“管理”的模式,而进入到富有人性化色彩的“疏导”模式和温馨的“服务”模式,这是很不幸的。在城市里,当我们遭遇到以上这些几似于举目无亲的尴尬境地时,我们的内心无论有多少感慨也是说不出来的,我们能做的,好像只有接受、接受、再接受,理解、理解、再理解,如果将这些现象推而广之,我们发现,其实许多事情原本也是很“正常”的,比如我们连年高喊“反腐败”,腐败分子却层出不穷,年年抓廉政建设,年年都有高官“落马”,道理都是一样的,对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领导来了是一套,领导走了又是另一套,“上面”检查了是一套,“上面”走了又是另一套的把戏,我们看得多了,也便见怪不怪,这正好应了故人所云的“挂羊头卖狗肉”的千古名句。其实,大家都知道,挂羊头卖羊肉,挂狗头卖狗肉,总比“挂羊头卖狗肉”要好些,因为骗人一时而骗不了一世,但行骗者总在觊觎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从未绝迹。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佩服安徒生的伟大,自欺欺人的把戏玩到炉火纯青的时候,那些并无丑陋感的“演员”们必定要光着屁股在街上大步逍遥,不知羞耻地独自逍遥也便罢了,他们还要强迫别人承认他们是穿着裤子的。
这个话题是未成年人进“网吧”引起的,我们不妨还说到未成年人及其教育。年年大吵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却上不去,造声势的人依然年年高喊提高教学质量的口号,但造势的结果只是给学校和广大教师施加压力。也许,不造这样的声势情况可能会更好一些,反正教学质量上不去,不喊口号了,也不至于苦苦地折磨广大教师,而喜好说大话的领导们也不至于年年放“空屁”,学生们也可以获得更多的轻松快乐。再如廉政建设,设若我们允许让一部分人先腐败起来,然后秋后算账可能会更容易些,当然,一旦放开腐败的门路,腐败分子和腐败现象反而会减少以至灭绝,那也难说。
进行课堂调查的时候,我问当事的学生:“你们打算今后怎么办?”
答曰:“老师,我们保证以后不再上‘网吧’!”
可是,谁知道呢?谁又敢保证呢?教师不是万能的,因为我们提倡多年的“三结合”教育模式,早就变成学校单方面的事情了。
作总结的时候,我向全体学生说:“你们都是未成年人,绝对不能上营业性‘网吧’的,如果再有违反国家法规和学校纪律的人,我就罚以xyz!”
话只能这么说了,作为教师,许多事情,是心可想而事未必能成的。
2011-5-5作于未末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