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离去的与不该离去的(小小说)

离去的与不该离去的(小小说)

2013-10-23 13:46 作者:逝者如斯 阅读量:48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于是,人们议论纷纷:说他真是越老越糊涂,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儿子着想。她身价百万,娘家婆家都无亲人,结婚后,她的财产不就是他儿子的?

春节假期刚过,前天我从北方回到南方。

今夜,从21:00至23:45分,我一直不敢轻易下笔,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在刚才,20点48分21秒,我突然接到一个来自故乡的电话,顿时泪流满面。我的心翻腾着,如那一江汹涌澎湃的潮水。我不停地长吁短叹,为他的离去感到欣慰,又为她的执着而感动不已。

放下手机,我悄悄地打开出租房的大门,从二楼徒步走上十八楼。在平日里,我很少上去,即使有这个必要,我也会乘电梯。但今晚,我在接到这个电话之后,必须亲自走上去。

我站在十八层楼顶的阳台上,正月十一的南方都市早已闻不到故乡那种浓浓的节日气氛,呈现在我眼前的,依然是往日的繁华、忙碌或宁静,我面向北方,笔直地站着,以视线所及的万家灯火为证,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安息吧,他本该值得安息的灵魂!放飞吧,她那颗渴望真爱、敢作敢当永远年轻的心!

30年前,我8岁,读小学二年级。

她12岁,和我同班。确切地说,她算是第二次上学,因为她在6岁那年因家庭变故而辍学了。

他38岁,是我与她的语文老师,又是班主任。

按理说,在我的人生经历中,他与她的名字,应该只在我的学生时代出现过一阵子,以后就如同无数个熟悉的人名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是今夜,他与她的名字,不仅会同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而且如同一张粘性极好的胶布,牢牢地贴在我心脏的正中央,无论我如何用力,也不能把它撕下来。

因为我毕业后就离开了故乡一直呆在南方,所以关于他与她的故事,我几乎全是道听途说得来的,因此会缺少应有的精彩的细节。我所知道的只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他45岁那年,当上了校长,可他老婆却看上了另一位比他官大的局长,那家伙好像姓谢,人我没见过。失败的婚姻并没有打垮他,相反的,他坚持不再结婚,将全部的精力扑在学校的教学上,年年被评为先进,还五次获得过全国优秀人民教师的殊荣。

她19岁那年,出落成方圆几十里公认的大美人。可她的命运并不像她的容貌那样完美,为了给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哥哥换亲,她在继父的安排下嫁给了一位弱智的男人。不久以后,她母亲与继父相继去世,她的男人也在一次捞鱼中失足掉进了河里,幸亏他们没有生下儿女。原本她总算可以脱离苦海,真真正正地作主让自己再嫁一次,可因为公婆年迈无人照顾,她又不忍心离开,索性开起了小镇上的第一家小商店。

他58岁时,因为操劳过度而卧床不起。而她,因为经商成为远近闻名的女个体户。也许,他与她的再一次相遇充满了传奇式的喜剧色彩,而我,恰恰错过了这一段最精彩的内容。当我再一次听到故乡的人议论他们时,好戏已经接近了尾声。

她坚持要嫁给他,做她的贴身护理,陪他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他唯一的儿子举双手赞成。为了促成好事,曾偷偷地将家里的户口本拿给她去办手续。

可他本人坚决不同意。

于是,人们议论纷纷:说他真是越老越糊涂,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儿子着想。她身价百万,娘家婆家都无亲人,结婚后,她的财产不就是他儿子的?

更有人说她鬼迷心窍。一个姿色出众、刚刚32岁的独身富婆,要找什么样的好男人随便挑,偏偏要嫁给一个黄土埋了一半的穷教书匠?除非,过去他们早已有关系,如今只是想重温旧梦再续前缘……

虽然做不成夫妻,但她坚持在他身边照顾他。三年里,每天给他念报、为他煮饭煎药、洗脚换衣,俨然就是他的女人,更像他的女儿。

就在昨夜,他走了,走得很幸福,很安祥!

就在今天下午,她一个人把自己关在豪华的卧室里,服下了过量的安眠药。

他留下的遗书是:今生不能与她同床,若干年后请将她葬在我身旁!

她留下的遗书是:早在十九岁,我就喜欢上了老师。两年前,已得知自己身患绝症。请将我的所有财产捐赠给福利院,只求死后能与老师同穴长眠。

今夜,适逢西方的情人节,地上所有的人都会记住他们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欧阳给力和谢朵朵。

今夜,天上所有的星星会同唱一首歌谣:

欧阳与谢兮,

一去不复回。

爱情真神奇,

视死亦如归。

花开有谢日,

朵朵沐朝晖。

夕阳无限美,

兔年多给力。

相关文章关键词

《离去的与不该离去的(小小说)》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