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栀子花:用一生守候

栀子花:用一生守候

2013-10-23 18:48 作者:残阳 阅读量:32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其实,栀子花不会因为“诗家少知己”而悲哀。春天,它郁郁葱葱;夏天,它馥郁芳香;秋天,它果实俏丽;冬天,它依旧是碧叶傲霜苍翠欲滴。

栀子花语:“永恒的爱,一生守候”

“喜悦。喜欢此花的你有感恩图报之心,以真诚待人。只要别人对你有少许和善,你便报以心灵感谢。这是因为你有一棵赤子之心,不懂人心险恶,而你真诚,使你常怀愉快,宽恕他人也使你充满喜悦。”

一——题记。

你吃栀子花不?母亲问我。

我吃啊。我微笑着回答着母亲。

你吃,就全拿回去好了。你伯伯晒了很多栀子花,我们都不吃。你吃,你就拿回去吃好了。免得可惜了。母亲说。

我理解母亲的可惜,要知道晒一大包栀子花是很不容易的,单说那一朵朵地花要从山上采摘回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是浸透了大伯多少的心血哦。

母亲让父亲从冰箱上搬下一个大纸盒子,父亲忙着从里面检出一袋袋的干菜。递过来一包干菜,眯着眼睛问我:看看这包是什么?

我接过袋子一闻,那熟悉的栀子花的味道立刻弥散在我的味觉中,一点点地浸染在我的生命中,润湿我记忆的扉页,思念的藤蔓沿着润湿的痕迹,爬满我的思绪……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和弟弟们像一群野鸭子四处飞跑,跑到一个小树林里,那里面盛开了很多洁白的栀子花,我们几个孩子可高兴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清香滋润心脾,然后,我们连枝采摘,直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小手都抱不了了,才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家。奶奶一看我们采了这么多的栀子花,知道我们一定是去了很远的地方了,狠狠地骂我们:“你们这些家伙,让你们的妈妈知道了看怎么收拾你们。”这下我们可傻眼了。玩的时候哪还记得妈妈的戒律?于是,我们几个孩子纠缠奶奶让她给我们想办法。聪明的奶奶说:“干脆,我们还去摘点回来,我给你们炒栀子花吃。”我们一听有栀子花吃可高兴了。那时候,我们的生活很简朴。一个星期才能吃上一回肉。每天都是单调的蔬菜。最好吃的菜就是父亲周末去箴的小鱼了。为了解我们的馋,奶奶不时地做点新鲜的东西吃,可美了我们姐弟三人。于是,我们簇拥着奶奶回到我们刚才采摘的地方,又采一些栀子花回来。

回到家中,奶奶教我们把栀子花的花托和花蕊去掉,轻轻地洗净。然后,把开水烫一下,捞出备用。稍微控干水分,然后,放入葱花,姜丝、麻油、盐、味精等,搅拌均匀即可。奶奶说,这种吃法,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止痢的功效。

第一次吃栀子花感觉特别香,我们三个孩子争抢着吃,似乎那是最美的菜肴。第二年,我的大弟弟因为游泳而永远消失在了那个血色黄昏,而奶奶因为弟弟的离去终日自责抑郁而去,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吃过栀子花了。而栀子花留给我的不仅仅是馥郁的清香,更有那悠悠的亲情悠长的思念……

二.

栀子花不仅可以吃,其花和果实均可入药,具有泻火除烦、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用,常用来治热病心烦、肝热目赤、湿热黄胆、热症出血、外伤肿痛等病症。栀子水浸液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水溶液能杀死钩菌螺旋体,使血吸虫停止活动,其提取液还有利胆、镇静、降压作用。

传说栀子花的种子来自天竺,与佛有关,故有人称它「禅客」、「禅友」。历代诗人都曾留下过关于栀子花的诗歌。如唐代诗人杜甫的: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宋代诗人朱淑珍的《水栀子》:

一根曾寄小峰峦,苫匍香清影水寒。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明代诗人李东阳的《栀子花》

抽白媲黄总称才,谁遣山栀入画来?似为诗家少知己,杜陵吟罢不曾开。

其实,栀子花不会因为“诗家少知己”而悲哀。春天,它郁郁葱葱;夏天,它馥郁芳香;秋天,它果实俏丽;冬天,它依旧是碧叶傲霜苍翠欲滴。

从母亲家回来,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大把栀子花浸泡,中午我非常用心地烹饪着,可是做出来的栀子花的味道怎么也不是当年的那种味道,一种淡淡地苦涩让我怀疑,这是否是我记忆中的那种可吃的栀子花?

爱人说,不好吃就别吃了,倒了吧。

我的心一阵酸痛,不是栀子花的味道变了,而是我变了,是岁月变了。童年曾经的快乐已经成沧桑岁月,这难道不是一种苦涩?曾经的兄弟情深,而今已经久远的记忆,悲欢离合的伤痛难道不是一种苦涩?宛如这晒干的栀子花一样。

而栀子花的幽香,依旧是那样的浓烈,那样的令我心醉,那样让我感怀。

是的,季节不曾改变的它的色彩,岁月不曾改变它的坚贞,它用它的单纯:绿叶白花,诠释着执著的永恒的纯洁的爱;它用朴质无华的品格,静静地开在山野、开在路旁、开在我芊芊的思念中……

相关文章关键词

《栀子花:用一生守候》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